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正文

黑颈鹤成为明星物种 昭通市越冬栖息的湿地水鸟数量和种类持续增加

昭通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区位十分突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孕育了昭通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黑颈鹤成为明星物种

全市共有脊椎动物671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1%,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5种,国家Ⅰ级保护哺乳动物有豹、云豹、林麝3种,鸟类有黑颈鹤、金雕、白尾海雕、白肩雕、黑鹳、四川山鹧鸪6种。其中,黑颈鹤是昭通市的明星物种。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生态修复项目,大山包湿地公园固土保水、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湿地植被得到良好恢复,湿地面积持续扩大,为黑颈鹤提供了更好的栖息地环境。监测数据显示,每年到昭通市越冬栖息的湿地水鸟数量和种类持续增加,特别是到大山包湿地公园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增加态势明显,去年超过1700只,创历史最高纪录,约占世界黑颈鹤总数的1/6。

全市共有木本高等植物457属、1025种,约占全国木本高等植物属总数的12%。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有巧家五针松、攀枝花苏铁、银杏、珙桐、南方红豆杉、水杉、光叶珙桐7种。巧家五针松为昭通市独有,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另外,昭通市竹资源丰富,有竹类13属66种,属于全国首次发现并命名的就有18种,天然筇竹面积占全国的83.3%。

建立23个自然保护地

“十三五”期间,坚持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营造林526.69万亩,昭通市森林覆盖率提高12.2个百分点,达到47.2%。

全市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2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全市自然保护地总面积16.59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39%,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基本纳入了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范围,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自然保护地大格局。

此外,全市认定并公布一般湿地名录120处、湿地保护小区66处,湿地面积3.61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2.29万公顷、人工湿地1.32万公顷。创新开展“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推进以固体废物清理、面源污染防治、水域岸线保护、水生态修复为重点的“清水行动”,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全达标,393条大小河流保持一江清水出昭通。

累计发现4个新物种

昭通市认真做好生物资源调查和编目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物种调查数据,及时准确掌握了资源本底信息和动态变化。截至目前,市域范围内累计发现新物种4种,分别是巧家五针松、威信小檗、乌蒙巨苔、钱氏钩虾。

特别是对珍稀野生动植物作了大量的专项调查和研究,例如,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范围内的筇竹、野生毛竹等植物,开展了分布区域、范围及规模的专项调查,编制完成《筇竹资源调查报告》《野生毛竹调查报告》;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范围内的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巧家五针松、南方红豆杉等植物,开展了植物植被群落样地调查,以及气象、水文、土壤等环境要素监测。

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全市系统开展极小种群物种拯救和保护工作,有力保护了极小种群物种,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逐步恢复。例如,原生巧家五针松曾经只有34株,经过多年的近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研究,已实现人工繁育近7000株,保存幼苗幼树5000余株,今年8月10日首次在昆明植物园结实,标志着巧家五针松迁地保护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全市复垦复绿土地面积达353万平方米,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达成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昭通共识”,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持续修复水生生物多样性。“十三五”以来,累计组织在金沙江、赤水河、横江等重点水域放流长江鲟、胭脂鱼、鲢鱼等鱼类近500万尾,有效改善重点水域渔业生态环境。

标签: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