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通惠河,与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交相辉映的,除了“三庙一塔”景区,还有一片“花园洋房”——绿化美观、停车规范、道路整洁,不仅楼体靓丽,还有人脸识别单元门、智能垃圾桶……“这还是天桥湾吗?可真漂亮。”在老通州人眼里,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破旧”,如今成了“美社区”。小区悄然焕新背后,居民议事厅功劳不小。
“老小区改造,涉及各种问题,居民的利益诉求也是多种多样。要真正让居民满意,首先得问需于民。”天桥湾社区党总支书记米妍说。2019年初,新华街道在天桥湾开展协商共治试点,成立了居民议事厅。老旧小区改造,改什么?怎么改?遇到难题怎么推进?大伙儿共同商议。
“前期问需表发下去,居民呼声最大的就是改造上下水管线。”米妍拿出一张小区的老照片,小区的甬路上有好几条因查找漏水点而形成的“拉链”。不过呼声虽大,也有居民持不同意见。有位一层住户就表示,听人说,改造管线需要刨开自家地面,不仅周期长、噪音大、灰尘多,还会让本就面积不大的房屋内更显局促。
在社区“协商共治”工作机制的指导下,这栋楼的居民代表们来到了居民议事厅,召开议事小组会,讨论出的方案是,派居民代表、施工方负责人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给这位居民做工作,共同帮对方打消疑虑。
敲开居民家门后,几方代表和住户一起围坐在客厅。居民代表首先发言:“咱们小区旧了,要是不改管线,这往后跑冒滴漏的情况估计会越来越多。”紧接着,居委会工作人员也打开了话匣,劝说住户:“都楼上楼下住了几十年了,您有什么实际困难,大家一起商量着帮您解决。”施工方负责人更是打了“包票”:“我们保证文明施工,会将作业面尽量缩小,几天的工夫就能完活儿。”这场在住户家中召开的议事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住户最终同意了改造方案。施工队进场后,邻居们还经常来监工,帮着收拾屋子。
很快,这户居民家就完成了施工,过去锈迹斑斑的铁管换成了PVC管道,还加装了独立控制的阀门,“多亏同意了改造,不然,错过了这项好政策,得多后悔。”这位起初还持反对态度的居民,反倒成了政策的宣传员。
作为议事会的积极参与者,居民刘云英说,这两年来,天桥湾小区的议事会已经举办了上百场,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了小区没有电动汽车充电桩、保温层效果差、路面坑洼不平等多个居民关切的问题。“小区里420多处违建的拆除,也有议事会的功劳。”居民刘雪芹说,现在她每天都要到拆违后建起的社区便民空间里逛逛,超市、菜站、理发店、维修咨询点,都是居民的“心头好”。
“实践表明,协商民主的运作机制,有利于培育契约精神,调动多方主体的积极性,使治理实现可持续。”米妍说。得益于协商共治,现在小区硬件设施已经实现了大幅提升,社区准备趁着这股热乎劲儿,用协商议事的方式带动居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今年计划推出社区榜样人物,评选过程居民全参与,“协商共治,会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