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正文

从病人找医生到医生下沉基层医院,还得从一张“疾病地图”说起

每周六下午,台州玉环市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蔡行平,总是准时出现在坎门分院,开始一周一次的基层坐诊。“以前总感觉坎门看中医不方便,没想到现在每周都有专家下来坐诊,我们不用往城区跑了。”家住坎门街道海港社区的陈女士,说起了“家门口”就医的细微变化。

从病人找医生到医生下沉基层医院,还得从一张“疾病地图”说起。

早在2018年,玉环就在浙江全省率先启动“疾病地图”绘制工作,通过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精准描绘疾病种类、疾病分布、患者信息的多维度集成地图,科学直观地了解区域疾病与健康状况,帮助市民更好管理健康、预防疾病。

一张地图,全域疾病信息一览无余

登录玉环市卫生健康“云数据”平台,主界面中一张红橙相间的玉环地图跃然眼前。疾病分布、机构分布、性别分布等关键要素,被转化成清晰可见的数字图表,居民的健康及相关信息直观、科学地反应在“地图”上。

“‘疾病地图’就是一张精准的医学地图,通过它可以对区域疾病高发危险因素和防治工作,提供更加专业的健康管理决策。”玉环市卫健局医政医管科科长罗永松说。

2018年,玉环成立“疾病地图”绘制专家小组,动态分析近5年市域内外住院病人病种、住院天数、医保支付情况等信息,建立以健康系统、健康名称、患者性别、就诊机构等多维度健康预判模型,最后以乡镇为单位精准绘制市域“疾病地图”。

“我们的‘疾病地图’辐射到村一级。”罗永松边说边在数据源栏中输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点击进入玉城街道板块,仅几秒,一张村社分布图便展现眼前,地图上每个村(社区)上都有一个气泡,气泡越大、颜色越深则代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越多。

“通过这张‘地图’,我们及时了解区域疾病情况,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也为政府出台政策规划医疗资源,打造医学高峰,补齐学科短板提供科学依据。”罗永松说。

自“疾病地图”运行以来,玉环已累计分析近45万份病历,建立100个病种模型,持续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工作。

一个导航,老百姓“家门口”精准就医

37岁的林女士两侧髋关节疼痛11年,已经影响正常生活,这几年辗转于上海、杭州等地寻医。让她做梦也没想到的是,缠绵多年的顽疾最终在“家门口”治好。“以前不知道玉环也能做髋关节置换手术,四处寻医,经人推荐来到玉环市人民医院。”林女士说。

现在她两侧的髋关节都置换了,过几天就能出院。

以往,一生病,玉环市民总想往外跑;而今,玉环通过“疾病地图”留住了不少病人。

近年来,玉环市依据“疾病地图”,动态分析市民市域外就诊率较高的病种,以市域内两家健共体总院为龙头,设立专病专科临床诊疗中心,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比如,在玉环市人民医院就设立胃肠肿瘤、创伤骨折、儿童肺炎等14个专病专科临床诊疗中心,与沪杭温三甲医院紧密合作,让患者主动留在市域内就诊。自14个专病专科诊疗中心运行以来,相应病种市域外就诊人次平均下降20%,减少医保基金支出约5000万元。

“诊疗中心成立后,我们相对应地投入高端医疗设备,引进专业人才,将每个中心的分工更加细化,方便市民就医。”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党委副书记、院长董寅说。

“海山风湿、骨关节病人多,我们就在海山分院开设骨关节病门诊,坎门呼吸道病种多,就开设呼吸病门诊。”罗永松说。

2020年,玉环健共体总院下沉专家同比增长72.32%,分院诊疗健康病种数增加35%,一二级择期手术量增加60%,基层就诊人次同比增长123%,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好看病。

一种干预,健康管理早介入更高效

每周,清港分院家庭医生杨彩雪至少下乡2次。下乡前,她会背上装有心电仪、血压计、听诊器等“工具”的定制随访包,为患者做检查。“这就是‘疾病地图’带来的便利,因为分析出来辖区内慢性病人多,分院特制了随访包,方便我们下乡诊疗。”杨彩雪说道。

通过“疾病地图”分析,胃癌、高血压、糖尿病等是清港高发的病种。对此,清港成立了全省首个社区代谢中心,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并组建了11个家庭医生团队,与辖区内29个村(社区)居民签约,目前建档率超97%。

“对每个患者我们都开出两个‘处方’,一张是用药处方,另一张则是健康宣教处方,让老百姓提高自我健康意识。”清港分院院长高成龙说,清港镇心脑血管户籍发病率已连续3年下降。

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是关键。近年来,玉环整合医疗专家、家庭医生、健康专员、社工义工等力量,组成全科融合团队,深入实施“五大慢病”防控健康100行动,每年完成健康讲座、义诊、筛查等活动近千场。

前阵子,通过“疾病地图”分析,45-55岁的玉环市民患“两癌”、胃肠道肿瘤风险较高,玉环市卫健局及时调整筛查策略和力度,实现早介入、早发现、早治疗。(曹思思、张荣)

标签: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