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日前印发《关于加快聚集支撑疏解创新创业新人才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新区今年启动实施“雄才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围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布局人才链,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到2023年,初步建成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区和人才特区。
建立人才常态化交流机制
方案提出,全面实施产业人才集聚计划、高技能人才培育计划、民生事业人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计划、金融人才发展计划,深化拓展“名校英才”入区计划。深入实施人才交流计划和“789”薪火计划,建立健全新区与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干部人才常态化交流机制,加快培养选拔一批70后、80后、90后优秀年轻干部,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素质突出、人员相对稳定的党政干部梯队。
利用两年时间,培育引进一大批能够引领、支撑、服务新区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领域需要的各类人才,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领军人才、行业人才、技能人才、社工人才和本硕博毕业生人才队伍。
探索人才弹性编制池制度
方案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注重加强政府在产业集聚、平台构建、政策扶持方面的引导,更多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人才在政产学研间自由流动。建立高端人才双聘制,探索人才弹性编制池制度,吸引“候鸟型”人才来新区创新创业。探索采取多种形式在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招才引智联络机制,鼓励企业引进外国专家。加强人才聚集平台建设,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平台,打造全球人才创新聚集地。
在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方面,搭建雄安新区人才智慧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人才“一键式、一站式、一条龙”全程服务制度,对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保姆式”优质高效服务。建立非首都功能疏解单位及人才服务保障绿色通道。对各类全职人才实施更为便捷的落户政策。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人才安居政策体系,通过租赁补贴、购房补贴、人才公寓等方式,为各类人才提供安居保障。优化人才子女入学政策,高层次引进人才子女享有在新区优质公立学校优先入学的权利。提高人才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各类人才医疗保健待遇,建立人才就医绿色通道。对外籍人才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提供出入境和居留便利。
马上就访
雄安应立足集聚多元化高层次人才
针对雄安新区启动的“雄才计划”,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穆桂斌告诉记者,引进人才应立足雄安的历史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充分依托国家信用,大力吸引社会投资,集聚匹配雄安发展方向的多元化高层次人才;打造特色产业、依托产业吸引人才,通过干事创业平台,使人才与产业、政策、项目、资金充分结合,迸发集聚效应。
穆桂斌认为雄安新区应重点吸引四类人才。一是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出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来自拟向雄安疏解的五种机构,即非首都功能的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央企总部、高端金融机构、部分高等院校和医院;二是创新创业的本土人才,这些人才将来自雄安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高端现代服务等五新产业,并呈现行业领军人才、产业高端人才、青年人才梯次引进的布局;三是国际高端人才,将重点引进科技创新和商业金融服务类高端海外人才;四是支持城市运维的规划、环保、公共服务等人才。第一类人才将会定向输入,其他三类人才缺口较大。他说:“当一个地区能持久、稳定保持对人才真正的尊重,该地区集聚人才的机制自然就会形成。在向人才倾斜的同时,还要注意政策机制的科学性、稳定性和公平性,防止因效率而显失公平。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雄安要建成宜居宜业的千年之城,不应只吸引工程师和科技人员,还要有教育家、艺术家、作家,要有人文气息和精神生活,最终实现人才与文化精神交相辉映、互为促进的长久繁荣。”(本报记者 李如意)
标签: 雄安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