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城市的市场变化,对周边区域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和引导性。因此,对“大城市”房价的管控一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2021年伊始,沪深杭三个热点城市先后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从限购、限售、税费等方面进行施压,同时对“假离婚”、信用贷、法拍房、赠与房等方面的漏洞进行填补。此轮调控升级后,这些城市对投资投机需求的压制力度堪称前所未有。
倪虹再度强调“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等基本原则,并指出“发现问题及时出手”。
与此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于1月下旬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情况。
热点城市调控升级,反映出当下楼市政策的重要风向。去年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作为2021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如今,这些大城市的出手正在变得迅捷有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的独家消息,自1月27日起,广州工农中建四大行的房贷利率全部提升,同时已有银行暂停房贷业务。
金融政策的收紧,也是楼市调控的另一项重要变化。
1月以来,房地产销售仍然保持惯性下的高规模,但政策变化的影响,已经潜移默化地发生。
“大城市”面临调控高压
除了沪深杭三地外,还有一些热点城市在近期收紧了调控。合肥于今年年初要求,离异未满两年再度购房的,仍按原家庭名下的房屋套数计算。此举对“假离婚”的意图十分明显。
去年年末,合肥就已经针对当地楼市的各种问题,实施“堵漏”方案,包括严查补社保买房、探索“多校划片”政策和“6年学位制”政策等。
1月19日,无锡市住建局发文称,推行基本装修和升级装修分类管理,按规申请价格备案。政策意在避免商品房项目通过搭售精装修的方式进行涨价。
北京市住建委党委书记、主任王飞在1月25日表示,严查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和中介炒房、投机炒作。同时加强对长租企业的严厉监管,禁止企业形成资金池和租金贷。
近几年,房地产调控保持高节奏。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2018年到2020年,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频次分别为450次、620次、489次,政策内容有保有压,范围覆盖限购、税费、资金监管、人才引进等各个方面。其中,进入2020年下半年,东部热点城市调控的频次明显增加,且以打压性的措施为主。
按照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主任严跃进的观点,这与市场热点的变化有关。他认为,从2016年开始,三四线城市受益于棚改红利而一度快速升温。但随着棚改热潮消退,以及热点一二线城市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市场热点逐渐向一二线城市转移。到2020年下半年,随着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到中性,这些城市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1%,销售额同比增长14.1%,成为2020年唯一保持加速上行的区域。进入去年第四季度,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就一直领先于70个大中城市。
去年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作为2021年度重点任务之一。这也是监管层首次将调控重心聚焦到“大城市”。
大城市的市场变化,对周边区域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和引导性。因此,对“大城市”房价的管控一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这也被认为是住建部赴沪深进行调研督导的重要原因。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认为,现阶段房价仍是不能碰的红线,一旦市场出现过热的征兆,短期内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调控政策大棒必将尾随而至。
就具体的政策内容而言,今年核心一、二线城市更可能升级限购,涉及限购区域扩容,二手房纳入限购范围,强化购房资格管控等,同时还将限制通过假离婚、假落户等方式骗取购房资格。相比之下,三四线城市的调控力度会相对较弱,更倾向于通过强化限售的方式“维稳”市场。
“去杠杆”进入落地阶段
金融层面的管控也已同时展开。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的独家消息,自1月27日起,广州工农中建四大行的房贷利率全部提升,从此前的首套房LPR+40bp、二套房LPR+60bp,调整为首套房LPR+55bp、二套房LPR+75bp,变更后首套房贷的利率为5.2%,二套房为5.4%。
同时,广州已有银行暂停房贷业务。
贝壳研究院的统计也显示,今年1月,36城平均首套房贷利率5.23%,二套利率5.52%,于底部微升。房贷平均放款周期环比延长5天至53天。
这被认为是“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的一部分。自去年7月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后,房地产金融管理的收紧已是箭在弦上。此后,针对房企融资的“三条红线”,针对银行房贷的“五档管理”先后出台,意味着政策进入细化和落地的阶段。
严跃进指出,房贷利率的调整将影响银行房地产贷款额度,体现出“五档管理”政策已经启动。其中,今年虽是该政策的过渡期,但其实际影响正在逐渐显现。从其他城市来看,不排除未来房贷利率继续提升的可能。
与此同时,银行对房企融资的限制,也可能逐渐加码,体现为审批流程延长,合规性要求增加等。
居民部门仍需稳杠杆,确保居民杠杆率和负债率不再继续上升。热点城市不排除升级限贷的可能性,有去化压力的城市或将适度放松限贷,但不会超出现有限贷政策框架范围。
上海易居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今年房企整体融资环境依旧偏紧,房企去杠杆、降负债已是大势所趋。
楼市政策的变化,将逐渐影响到市场的各个层面。
北京某上市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公司位于“绿档”,但在制定2021年的策略时,仍然以稳守“基本盘”为要义,对区域扩张和多元化业务推进都“前所未有地谨慎”。
近两年不断有房企曝出资金链问题,说明在强有力的金融管控下,很多房企的财务架构十分脆弱。
该人士表示,虽然很多房企通过借新还旧进行了债务置换,但总体而言,整个行业的资金压力还是会逐渐变大。
市场层面,多数机构认为,经历了2020年的销售高峰后,今年的房地产销售规模将有所下滑。其中,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虽然调控压力较大,但仍会是交易热点。
标签:
满减优惠近乎消失 “便宜奶茶送上门”的快乐没了?
奶茶在手、天冷不抖,对于奶茶爱好者而言,吆喝闺蜜、办公室同事一起凑满减,是立冬后的小确幸。不过,随着近期包括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
在四肢畸形门诊内 医生们攻克数学“几何题”助力患者康复
由股骨头的顶点到踝关节的中心做一条辅助线,可以看出你的右腿膝关节的中点并不在这条线上,偏离得非常远,说明弯曲得很厉害。测量后我们发
季节交替 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和感染性疾病可能“乘虚而入”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身体免疫力下降,尤其在秋冬交替时节,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感染性疾病就有可能在此时乘虚而入,影响正常生活。带状疱
工业项目投资进展顺利 前三季度河北省工业项目开工率达97.8%
从省工信厅获悉,1至9月,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 6%,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 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5 4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 衡水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
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11月4日召开的衡水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经济强市、美丽衡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河
“产品+技术”组合出海将成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的又一张金名片
11月3日,中远大安号货轮装载着中车唐山公司研制的46辆宽轨客车和169箱备品备件,从天津港汇胜码头启运发往巴基斯坦卡拉奇港。这是我国出口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
世界快看点丨美媒:越来越多中国老年人争当“网红”
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在网上分享自...
环球快看点丨港媒:报告显示香港城市公交系统世界领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新发表的...
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长沙下线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
全球连线 | 在丹麦,这个“黑五”有点冷
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夹击下,...
每日看点!全球连线 | 中非农业合作助力布隆迪改善民生
从“饭都吃不饱”到一大家人丰衣足...
天天实时:巴拿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巴拿马运河2022年至2023年“...
新消息丨韩国釜山举行亚洲创业博览会
“FLYASIA2022”亚洲创业博览会1...
【天天时快讯】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在宁德古田临水宫祖庙举行
11月27-29日,以“千年临水情两岸...
环球热门:蒙古国第十一届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大赛成功举办
11月27日下午,以“诵中华传统经...
环球微资讯!2022年俄罗斯孔院联席会议在新西伯利亚举行
2022年俄罗斯孔子学院(课堂)联席...
【天天快播报】西安—新西伯利亚国际全货运航线复航
近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联合圆通航...
微速讯:2021年仅9%的肯尼亚人拥有长期稳定的全职工作
根据肯尼亚中央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
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2022年新一代信...
河北:享受重点激励政策的企业一年内环保指标达标后正式晋级
11月1日,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按...
沧州市54家企业按照“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一次办结市场主体迁移登记
想不到现在企业‘迁户口&rsqu...
广东省将进一步优化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制度
机动车检验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