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共和国荣誉
“进京之前,我先跟我的超级稻告了个别。回去第一件事,还是要下田看看。”不久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北京接受“共和国勋章”颁奖。面对媒体“围追堵截”,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话很幽默,也很写实。90岁高龄的袁隆平颁奖前一晚到京,第二天颁奖和中国工程院座谈会结束后,就不顾辛劳,马不停蹄地赶往机场返程。又有一整天见不着自己心爱的杂交稻试验田,他心里着实“不适应”。
毕竟,“泡”在田里,是他科研生活中最幸福的事。
“实事求是,是做学问的态度”
“泡”稻田,最能体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感觉。
“在田里,人的身体上半截被太阳晒着,很热。腿在田里冷水中泡着,很凉(当时没有水田鞋)。但我们每天都要拿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在成千上万株稻穗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那真的就像是大海捞针。”袁隆平向科技日报记者回忆当年,头顶烈日、脚泡“稻海”,众里寻“它”千百度,特别有画面感。
1956年,还是湖南怀化安江农校教师的袁隆平,开始了科研生涯。
不过,科研“水太深”,刚“下水”的他,就被当时苏联生物学家“无性杂交”学说误导,走了几年弯路。直到1960年,才转而以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为依据,并选定杂交水稻研究方向。其中最重要的,是系统选育高产的良种。
“系统选育要选大穗子。所以每年水稻抽穗到成熟期间,我都去田里选种。”袁隆平说。这也就有了“泡”稻田的那一幕。
1961年7月的一天,“泡”稻田的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颗粒饱满、长着10多个8寸长稻穗、明显“鹤立鸡群”的稻株。这一定是“良种”。他小心翼翼地对“良种”进行标记、培育,期待来年亩产试验大增收。
怎知第二年,“良种”抽穗却参差不齐。失望的袁隆平,坐在田埂上,呆望着稻株百思不得其解。突然,他脑海里闪过一个灵感:自花授粉的水稻,出现了杂种后代才有的“分离”现象,是否说明自花授粉作物也有杂种优势?他赶紧记录,并反复统计稻穗参差不齐的分离比例。3∶1,完全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这代表着,他选的“良种”植株,确为天然杂交稻,也说明水稻确实可能存在杂种优势。
尽管当时学术界普遍否认水稻杂种优势的存在,但袁隆平还是坚信“眼见为实”。“实事求是,是做学问的态度。”他说。
为了找寻他预测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他每天带着夫人和学生,吃完早饭就下田,带两个馒头当午餐填肚子,一直要忙到下午4点方回家。在这样的日常生活里,他们的反复试验和积累,最终成就了袁隆平在世界杂交水稻历史上,截至目前也熠熠生辉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原来传统理论中,“自花传粉植物自交无退化,因此杂交就没有优势现象”的“魔咒”,因为袁隆平对“眼见为实”的坚持,而被打破。此后他和科研团队历尽艰辛育出的“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也获颁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
“如果此路不通,不妨换一条路走”
2014年,袁隆平为首的科研团队,又一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一次,是因为独创的杂交水稻“两系法”。
两系法杂交稻,是建立在一种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基础上的育种技术。与三系法相比,作为“母亲”的“光温敏不育系”,同时充当了不育系和保持系两种角色。换言之,杂交水稻育种从“一妻两夫”,发展成为了“一妻一夫”。
说起来有些轻描淡写,但这水稻的“一妻一夫制”,来的却异常惊心动魄。
三系法成功后,人们对两系法充满了期待。不过,这项研究之初,人们对这位“母亲”的育性转换习性尚未“摸熟”,以至于1989年,我国盛夏一场罕见的低温,让科研人员大大地吃了一惊。
低温中,“母亲”开始“心绪不宁”,在不育系和保持系角色间异常切换,导致当年全国两系法制种大面积失败。
就在多数人要放弃这项“不靠谱”的研究之时,袁隆平和协作组重要成员顶着巨大的压力,寻找原因,调整选育不育系技术策略,最终发现了导致雄性不育的“临界温度点”,解决了不育系繁殖过程中的临界温度“漂移”等问题。
“我总结自己走过的科研道路,首先搞科研的大方向要对。其次,搞科研要学会在此路不通时,换一条路走。”袁隆平如是说。
“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继续努力”
“颁奖,习总书记跟您说了什么?”记者问。
袁隆平答:“总书记问我有什么新进展,我跟他说,超级稻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
作为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袁隆平毫无争议地斩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共和国勋章”。诸多荣誉加持,他却始终坚持自己“老生常谈”的一句话:“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继续努力”。这从“共和国勋章”颁奖礼上,袁隆平回答总书记的话便可见一斑。
“90后”的“稻神”,明显不服老,依然带着一家老小向前冲。
3个月前,袁隆平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挂出了亲笔签名的“告示”:“全体员工,人人须知,我心中有三大主要任务。其一,冲刺‘禾下乘凉梦’,继续巩固每公顷18吨产量的目标;其二,选育耐盐碱稻,瞄准每公顷产量4.5吨的目标;其三,发展第三代杂交水稻。”
今年,在袁隆平的部署下,团队布局了云南个旧、河北邯郸和四川德昌等3个点,进行18吨/公顷大面积示范种植,采用其亲自指导选育的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9月底,四川德昌县实测结果攻关片,平均稻谷亩产量达1090.2公斤。
“目前,我国18亿亩耕地保护的红线,远不能满足粮食生产。不过,我国有10多亿亩盐碱地,现可供利用的在2亿亩左右。假设能从中拿出1亿亩开发,每亩按300公斤产量计算,每年就能增加300亿公斤粮食。我提出了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提高耐盐碱水稻产量的技术路线。”袁隆平说。
就在国庆前,团队的第二个“小目标”有了成绩单。内蒙古乌兰浩特“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耐盐碱水稻现场测产验收评议会”上,专家组实测亩均产508.8公斤;而不远处吉林大安市示范现场的盐碱稻理论测产平均亩产614.7公斤,折合实际亩产522.5公斤,均大幅超过了袁隆平的“及格线”。
“杂交水稻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产量上了一个台阶,但也进入了缓慢增长期。现在,我们采用遗传工程不育系,初步研究成功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这有望在未来为粮食增产带来惊喜。”袁隆平如此介绍他的第三大目标。
在功劳簿上闲不住的他,自然也不会放弃自己的杂交水稻“世界梦”。
“在缅甸中央农业研究院的水稻实验室,我和学生在田里工作。因为缅甸人信佛不杀生,水田里到处都是眼镜蛇。有次,从抽屉里冷不丁蹿出8条小眼镜蛇,至今我都心有余悸。在热带雨林里,我们还要与吸血的旱地蚂蟥作斗争……”袁隆平说。
在他和一大批中国科研人员的前赴后继下,亚洲、非洲、“一带一路”沿线,杂交水稻已在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并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
标签: 杂交水稻
满减优惠近乎消失 “便宜奶茶送上门”的快乐没了?
奶茶在手、天冷不抖,对于奶茶爱好者而言,吆喝闺蜜、办公室同事一起凑满减,是立冬后的小确幸。不过,随着近期包括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
在四肢畸形门诊内 医生们攻克数学“几何题”助力患者康复
由股骨头的顶点到踝关节的中心做一条辅助线,可以看出你的右腿膝关节的中点并不在这条线上,偏离得非常远,说明弯曲得很厉害。测量后我们发
季节交替 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和感染性疾病可能“乘虚而入”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身体免疫力下降,尤其在秋冬交替时节,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感染性疾病就有可能在此时乘虚而入,影响正常生活。带状疱
工业项目投资进展顺利 前三季度河北省工业项目开工率达97.8%
从省工信厅获悉,1至9月,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 6%,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 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5 4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 衡水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
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11月4日召开的衡水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经济强市、美丽衡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河
“产品+技术”组合出海将成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的又一张金名片
11月3日,中远大安号货轮装载着中车唐山公司研制的46辆宽轨客车和169箱备品备件,从天津港汇胜码头启运发往巴基斯坦卡拉奇港。这是我国出口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
世界快看点丨美媒:越来越多中国老年人争当“网红”
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在网上分享自...
环球快看点丨港媒:报告显示香港城市公交系统世界领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新发表的...
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长沙下线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
全球连线 | 在丹麦,这个“黑五”有点冷
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夹击下,...
每日看点!全球连线 | 中非农业合作助力布隆迪改善民生
从“饭都吃不饱”到一大家人丰衣足...
天天实时:巴拿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巴拿马运河2022年至2023年“...
新消息丨韩国釜山举行亚洲创业博览会
“FLYASIA2022”亚洲创业博览会1...
【天天时快讯】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在宁德古田临水宫祖庙举行
11月27-29日,以“千年临水情两岸...
环球热门:蒙古国第十一届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大赛成功举办
11月27日下午,以“诵中华传统经...
环球微资讯!2022年俄罗斯孔院联席会议在新西伯利亚举行
2022年俄罗斯孔子学院(课堂)联席...
【天天快播报】西安—新西伯利亚国际全货运航线复航
近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联合圆通航...
微速讯:2021年仅9%的肯尼亚人拥有长期稳定的全职工作
根据肯尼亚中央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
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2022年新一代信...
河北:享受重点激励政策的企业一年内环保指标达标后正式晋级
11月1日,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按...
沧州市54家企业按照“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一次办结市场主体迁移登记
想不到现在企业‘迁户口&rsqu...
广东省将进一步优化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制度
机动车检验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