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长假期间,全国消费市场再次交出靓丽成绩单。《经济参考报》记者15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小长假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1.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达472.8亿元。在消费持续升级的同时,火爆的夜间经济成为“带火”中秋消费的一大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扩内需促消费的多项利好仍在密集释放。一个月内,央地已在多领域数策齐发,加码消费升级。记者了解到,促消费补短板还在酝酿更多新政,农村和中西部将成重要发力点,特别是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将迎来更大力度支持,消费红利有望加速释放。
夜间经济成中秋消费亮点
中秋期间消费再次呈现多个亮点。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综合测算,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1.0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旅游收入增速达8.7%。
出境游方面,携程数据显示,小长假期间我国游客从近599个海内外城市出发,到达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871个国内外城市。国家数量从去年的82个增加到了88个,增长7.3%。人气最高的前十大目的地依次是日本、泰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意大利和英国。
除了出游,在餐饮消费方面,今年在电商平台上,月饼、白酒、各式礼盒、大闸蟹及蟹卡成为中秋消费主角。苏宁大数据显示,以上商品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34%、143%、139%和156%,螃蟹及相关周边销量首次超过月饼。
另外,今年中秋期间,众多商家开展夜间活动,延长营业时间,助力夜间经济持续上扬。天津此前出台《夜间经济可持续高品质2.0版实施方案》,以今年中秋为契机,天津各夜市打造新颖消费载体。厦门市举办2019中国厦门中秋旅游嘉年华,数百家餐厅24小时不打烊。北京夜间消费表现强劲。其中,夜间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总订单量同比增长26%,居一线城市首位。
分析指出,中秋期间的消费亮点是我国消费潜力释放的一个缩影,显示出各地落实细化促消费相关政策的效应。
“各地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出台促进消费的政策,根据本地优势、特色和基础条件制定促进消费的细化方案,充分挖掘当地的消费潜力,吸引外地消费。”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服务业处处长、研究员陈丽芬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抓住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创新消费客体,打造新兴消费载体来刺激消费。同时,根据痛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对症下药,破解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使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促消费再迎密集利好
围绕扩内需促消费的多个利好仍在密集释放。一个月内,央地在多领域出台一揽子重磅举措。
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了系列促消费政策举措,包括推出消费惠民措施,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提高消费便捷程度等。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8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体育健身和体育消费的措施。
部委层面,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明确下一阶段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8月30日,商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汽车平行进口发展的意见》。
地方上促消费新政也密集落地。9月11日,海口召开“两个确保”百日大行动促进消费动员大会,发布60条具体措施,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指标年度增长10%。9月12日,河北省召开全省经济运行暨投资和项目建设调度会议,强调着力挖掘消费潜力,支持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支持免税店、港货销售店设点布局,活跃“夜经济”,扩大农村消费、假日消费。
此外,福建省在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方面,则推出促进商圈(步行街)繁荣发展,鼓励开展形式多样商业促销,省级每年安排2000万元对促销活动给予奖励等举措。贵州将采取多种措施激发汽车消费市场潜力,稳定和规范汽车消费。据了解,北京市有关部门计划在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信息等领域各出台至少一项促消费政策,形成全市域促进总消费政策集成。
补短板深挖消费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了解到,加快补短板力度深挖消费潜力,将成新一轮促消费重头戏,其中,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成为发力点。
“事实上,中西部和农村消费正在成为我国消费增长增速最快的地区。”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以农村消费为例,在购买能力方面,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9个百分点。在消费意愿方面,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6.4%,两者相差2.3个百分点。
“从区域来看,中西部消费增长速度也高于东部地区,是我国消费增速未来的引领地区。”赵萍说。
以夜经济为例,有关数据显示,长沙、成都、重庆、贵阳等中西部城市“夜经济”活跃程度甚至超越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大都市。
记者了解到,我国还将加大对农村及中西部偏远地区旅游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未来5年,中国农业银行将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信用额度,用于加快推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促进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赵萍表示,我们要重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目前消费高速增长的势头,进一步释放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创造更多的消费增长点,促进其和东部地区以及城镇之间消费增长更加平衡。“推进城乡消费市场、中西部消费市场协同发展,进一步挖掘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是扩大内需的关键。”
不过,赵萍也指出,城乡、中西部地区消费市场有所差异,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也要因地制宜。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消费水平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要顺应其消费升级的需求,有的放矢,从而有效推动其消费结构升级。
标签: 夜间经济
满减优惠近乎消失 “便宜奶茶送上门”的快乐没了?
奶茶在手、天冷不抖,对于奶茶爱好者而言,吆喝闺蜜、办公室同事一起凑满减,是立冬后的小确幸。不过,随着近期包括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
在四肢畸形门诊内 医生们攻克数学“几何题”助力患者康复
由股骨头的顶点到踝关节的中心做一条辅助线,可以看出你的右腿膝关节的中点并不在这条线上,偏离得非常远,说明弯曲得很厉害。测量后我们发
季节交替 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和感染性疾病可能“乘虚而入”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身体免疫力下降,尤其在秋冬交替时节,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感染性疾病就有可能在此时乘虚而入,影响正常生活。带状疱
工业项目投资进展顺利 前三季度河北省工业项目开工率达97.8%
从省工信厅获悉,1至9月,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 6%,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 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5 4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 衡水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
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11月4日召开的衡水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经济强市、美丽衡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河
“产品+技术”组合出海将成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的又一张金名片
11月3日,中远大安号货轮装载着中车唐山公司研制的46辆宽轨客车和169箱备品备件,从天津港汇胜码头启运发往巴基斯坦卡拉奇港。这是我国出口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
世界快看点丨美媒:越来越多中国老年人争当“网红”
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在网上分享自...
环球快看点丨港媒:报告显示香港城市公交系统世界领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新发表的...
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长沙下线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
全球连线 | 在丹麦,这个“黑五”有点冷
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夹击下,...
每日看点!全球连线 | 中非农业合作助力布隆迪改善民生
从“饭都吃不饱”到一大家人丰衣足...
天天实时:巴拿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巴拿马运河2022年至2023年“...
新消息丨韩国釜山举行亚洲创业博览会
“FLYASIA2022”亚洲创业博览会1...
【天天时快讯】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在宁德古田临水宫祖庙举行
11月27-29日,以“千年临水情两岸...
环球热门:蒙古国第十一届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大赛成功举办
11月27日下午,以“诵中华传统经...
环球微资讯!2022年俄罗斯孔院联席会议在新西伯利亚举行
2022年俄罗斯孔子学院(课堂)联席...
【天天快播报】西安—新西伯利亚国际全货运航线复航
近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联合圆通航...
微速讯:2021年仅9%的肯尼亚人拥有长期稳定的全职工作
根据肯尼亚中央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
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2022年新一代信...
河北:享受重点激励政策的企业一年内环保指标达标后正式晋级
11月1日,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按...
沧州市54家企业按照“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一次办结市场主体迁移登记
想不到现在企业‘迁户口&rsqu...
广东省将进一步优化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制度
机动车检验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