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正文

今日播报!“两高”工作报告提请审议 公正司法助力中国之治


(资料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吴倩):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两份报告全面回顾过去五年主要工作,紧紧围绕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用事实说话,用案例说话,以公正司法助力中国之治。

在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有名有姓的司法案例多达98个,创历史新高。这些案例中既有“百香果女童被害案”等引发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案件,也有事关价值取向的“小案件”。比如,朱振彪追赶肇事逃逸者,逃逸者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死亡,法院判决朱振彪对此不承担责任;医生在电梯内劝阻吸烟,被劝老人突发心脏病离世,法院判决驳回老人家属向医生索赔的诉讼请求。最高法办公厅副主任余茂玉说,这些案件体现了旗帜鲜明支持见义勇为、不让好人吃亏的价值取向。“人民法院通过符合法理、情理、道理的判决,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扶不扶’、‘管不管’等法律和道德风险,通过小案件讲清大道理,用公正司法呵护道德的勇气,引导社会成员增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让老百姓敢做好事、愿做好事。”

2021年施行的《民法典》专门强调人格权保护,凸显对人的价值的重视。最高法报告显示,5年来法院累计审结人格权纠纷案件87.5万件,涵盖了名誉、荣誉、肖像、声音、个人隐私等多个方面。报告列举了很多生动案例。如,在自家门前安装可视门铃却无意间拍下记录邻居进出录像,法院判令予以拆除;在餐厅就餐被强制要求扫码点单并收集个人信息,法院判令停止侵权并删除客人信息。最高法办公厅主任郭竞坤表示,“为加强人格权司法保护,一方面法院通过妥善审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小案件,厘清权力保护和行为自由的边界,明确可为与不可为;另一方面注重在司法政策中完善人格权侵害禁令、人身安全保护令等规定,这样就起到了预防和保护的功能,防止危害后果的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诚信社会建设。最高法报告显示,针对司法实践中被执行人不讲诚信,通过隐匿、转移财产等手段来规避、逃避执行的问题,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惩戒失信、褒奖诚信。最高法办公厅副主任余茂玉介绍说,“在惩戒失信方面,对不如实申报财产的,我们建立了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累计查控案件8535万件次;对转移隐匿财产、自称无能力还钱但还过着奢侈生活的,建立联合信用惩戒体系,有918万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在褒奖诚信方面,我们出台了善意文明执行意见,建立信用及时修复机制。耄耋之年创业还债的守信老人带动1260多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债务,这个例子也写进了今年的报告中。”

公益诉讼是近年来检察机关大力推进的工作。最高检工作报告列举了许多公益诉讼领域的典型事例,如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推动禁止为未成年人纹身,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对电竞酒店、盲盒、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业态予以规范,以公益诉讼守护美丽中国,促万峰湖、南四湖水域环境整治等。最高检办公厅主任马琪表示,“现在社会各界都希望公益诉讼检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法律已经明确赋权的是13个领域,我们首先要把这些领域的案件办好办实,同时要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公益损害问题,积极稳妥的去拓展范围。比如说,大家都很关心外卖小哥被困在系统里,还有保健品虚假宣传坑骗老年人,最高检都是以公益诉讼立案推动源头治理,我们就是要努力让法治的光辉照耀到每一个人。”

2018年,针对一起强奸、猥亵多名女童案暴露的校园安全问题,最高检向教育部发出一号检察建议,建议健全完善预防性侵害的制度机制,加强相关制度监督。最高检报告显示,5年来,检察机关通过强制报告追诉犯罪5358件,对不予报告的督促追责719人;推动入职查询2003万余人次,不予录用1830人,6814名有前科劣迹人员被解聘。最高检办公厅副主任胡光阳表示,强制报告和入职查询两项制度守的是社会底线,护的是国家未来。“强制报告制度对于解决一些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导致犯罪发现难、发现晚的问题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另外一项制度是入职查询制度,它作用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在招聘的入口就把那些‘大灰狼’堵在门外,另外一个就是对于那些已经混进去队伍的那些‘披着羊皮的狼’能够把它及时的揪出来。”

在2021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依法纠正冤错案件”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两份报告显示,法院和检察机关都采取切实举措,坚决纠正和防止冤错案件。法院依法纠正五周案、张玉环案等重大刑事冤错案件26件53人。检察机关坚持疑罪从无、有错必纠,对10件原判十年以上的重大冤错案件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法院均改判无罪。

标签: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