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正文

“太空教师”再次开讲 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魏宇晨):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此次授课活动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设2个地面分课堂。“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地面的孩子们,上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太空教师王亚平,很开心又见面啦。今天是我们天宫课堂的第二课。”

当天,约45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8年级学生曹靖卓说:“这个课让我的探索精神更上一层。之前我觉得把那门课学好就行,但是上完这次课以后我觉得,不仅要上完课,我还要继续探索以外的(知识),让我富有更多的知识。航天员过强的心理素质,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我觉得都是值得去学习的。”

对于北京中学六年级的学生马晟寰来说,这次的太空授课意义非凡。他说,透明的液球飘在半空中,王亚平老师用一根小棍点在液球上,球体瞬间开始“结冰”,几秒钟就变成通体雪白的“冰球”令他着迷。“在太空中和地面,结晶虽然原理相同,但却因为重力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一个是受容器限制结成了圆柱体,另外一个是在太空中由于自身的引力汇聚成球形,最后结成了一个冰球,而且神奇的是冰球它居然还是温热的,所以让我感到很惊奇。”

众所周知,在地面上,水和油由于密度不同会自然分层,油在上水在下,然而在空间站水油似乎“难舍难分”。当天的课堂上,来自芳草地国际学校的12岁美国女孩儿安娜,跟随着王亚平老师的讲解在地面课堂一同做实验,她拿起桌上装有水和油的瓶子,让水油充分混合,她说:“我在桌子上摇瓶子,发现水和油(混合),油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小泡泡,之后因为油的密度比较小,水和油又分离开了;在天空上的实验,油和水摇完了之后会融合到一起去。”

温热的“冰球”、“分不开”的水和油、“拉不断”的液桥...这么多生动的实验在课程设计上有哪些考量呢?“天宫课堂”授课专家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回答说,安全、天地差异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陈征说:“我们太空授课是至少有这么几条,第一是安全,不能危及空间站的运行,不能有任何的安全隐患。第二,实验现象要和地面有明显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地面上,你是完全不可能随便拿一杯水就能做出一个液桥的。第三,就是航天员的操作,不要给航天员有太多额外的负担。液桥实验在这几方面都很符合这样一个因素,所以我们就把它作为太空授课的其中一个内容了。”

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透露,与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不同,第二课带上中国空间站的实验机柜也参与到了授课过程中。他还表示,根据中国空间站的工程任务安排,未来还会有生命科学实验柜、流体实验柜、燃烧实验柜、技术物理实验柜等十几个科学实验柜送入太空。他说,未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的形式也将更为丰富。

张伟说:“对中小学生实际上我们更多的是激发兴趣为主,就是激励我们的青少年未来有兴趣参与科技事业。因为我们觉得一个国家要强大,首先它的科技得强大,这就得需要后继有人,有更多的优秀的人参加到我们科技队伍当中,我们才有可能强大。”

标签: 中国空间站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