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正文

不法分子瞄上了求职者趁机诈骗钱财 民警支招识别“招聘类诈骗”

春节过后,用工市场迎来火爆场面。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瞄上了求职者,趁机诈骗钱财。

案件回放

毕业半年的小潘对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满意,打算新年过后另觅新职,但是应聘了好几家公司,都以其工作经验少为由婉拒了他。不久前,一家网络公司主动联系小潘,称他们的HR与小潘是校友,在校园互助群里看到他求职的信息,正好公司有一个岗位很适合小潘,希望小潘能来面试。

小潘听后兴冲冲地带着简历来到该公司,但在等候面试时,邀请他来的HR却告诉他之前的岗位因为特殊原因不再进行招聘,但有一个薪酬待遇差不多的岗位在招人,让他试一试。看到“校友”如此贴心和周到,小潘决定试试。

面试第二天,公司人事约小潘到公司,称在其努力争取下小潘被录取了。不过因为小潘的专业不吻合,公司要求小潘先培训学习一段时间,学习要缴纳1.28万元的岗前培训费,以便更快上岗。小潘称自己刚毕业没钱,公司人事表示,可以通过小额网贷进行垫付,等到后面开工资了,小潘很快便能还上。该人事还说,正是看在小潘是其校友的面子上,才如此帮忙。小潘信以为真,扫码支付了1.28万元的培训费,可没想到等了好几天也没能等到培训通知,再联系该人事时,发现已被其拉黑。意识到被骗的小潘急忙报警。

案件分析

经警方梳理,小潘是遇到了典型的“招聘类诈骗”。

不法分子深谙一些年轻人求职心切且社会经验不足,对高薪酬向往的心态,在一些知名网站、本地论坛、校园校友群上发布事先编造好的招工信息或有针对性地寻找诈骗目标人群; 添加受害人联系方式后,骗子为稳住应聘者,会要求其进行面试等流程。为了进一步忽悠,骗子会声称其已被录取,但由于“专业不对口”要求缴纳培训费,骗取被害人钱财后,骗子们就携款逃之夭夭。

此外,还有的不法分子会巧立名目,虚构一个公司和求职者联系。在经过所谓的面试后,伪造一个假合同以获取求职者信任。最后,再以入职需要提供材料费、体检费和保证金等为由,要求求职者转账。甚至在疫情防控期间,还会以疫情为由,要求求职者交一定的押金,以保留职位。

民警支招

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求职者求职心切才设下圈套,引人踏入陷阱。针对此类骗局,民警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攻略:

1.在投递简历时,务必在正规的招聘网站或者人才市场投递,可以先在网上查询公司信息,对信息进行反复核实,切勿轻信陌生广告中所谓的“高薪职业”;2.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费都属于违法行为,凡是遇到涉及收取培训费、报名费、服装费的情况,应提高警惕,不要贸然向招工者提供的账号进行汇款、转账,不要轻易缴纳各种费用。

标签: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