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络营销逐渐成为保险业发展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抢滩”保险直播。其中,既有行业高管亲自走进直播间代言保险产品,也有很多对保险知识一知半解的非专业人士,为了博眼球、炒噱头,在直播间里卖起了保险。
对此,不少业内专家表示,过度营销副作用明显,不但会导致风险聚积,还可能会损害消费者利益。
“保险直播与其他类型的直播带货有所不同,保险产品专业性较强,投保前消费者需认真了解保险合同中每一项条款的含义,再进行签约投保,以免后续引起理赔纠纷。”业内人士指出,正常情况下,保险销售人员通过与客户进行深度沟通,才能帮助用户做出合适的决定。但随着直播、短视频等营销宣传和销售手段日益普遍,合规风险隐患已不容忽视。
据介绍,目前在“直播间”里存在许多无资质机构,如部分科技公司、咨询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等业外机构在未取得保险中介从业资格的情况下,擅自开设短视频直播平台账号进行直播营销。同时,还有许多非专业人士滥竽充数,有些不具备专业素养的人在短视频直播平台开设账号,包装成“保险专家”“理财专家”来指导消费者购买保险。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主播会故意曲解保险产品的政策或条款,如宣称“过往病史不用申报”“得了病也能买”“什么都能保”等,给消费者理赔埋下隐患。同时,还有部分主播存在违规承诺收益的问题,如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银行理财产品的区别,发布“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复利滚存”等不实信息。
为让消费者正确认识保险直播营销中存在的风险,明明白白买保险,北京银保监局发布了直播购买保险“三清楚”:一是清楚主播是否有资质。根据相关监管规定,只有持牌保险机构的自营平台可以从事互联网保险销售活动,第三方网络平台经营开展上述保险业务,应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资格。
二是清楚宣传是否有陷阱。目前,直播平台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夸大保险责任、隐瞒保险合同重要内容等不实宣传常常发生。消费者应擦亮双眼,不盲目轻信宣传中的那些“好”,也要用心甄别宣传中所谓的“坑”。
三是清楚自己是否有需求。购买保险的前提是自己确实需要保险,不要因为直播中宣传“打折”等而冲动消费。购买保险也可以“货比三家”,通过对比不同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保费金额、保障期限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标签:
欧盟从俄进口液化天然气创纪录
欧洲国家今年1月至10月进口俄罗斯...
肯尼亚需要1.4 亿美元来应对干旱
肯尼亚政府表示,从现在起到2023年...
要闻速递:安徽自贸试验区:前十个月实现进出口额1560.3亿元 形成了60项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1-10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
美媒:狗或成治疗人类癌症关键
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抗...
湖南湘乡开通首趟中欧国际班列
11月29日,湖南湘乡首列中欧国际...
法媒文章 汽车业迎来“按需选择革命”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在消费者购买...
焦点短讯!外媒报道 中国走在6G技术研发前沿
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
环球速读:外电:“国潮”引领中国消费新潮流
年轻人塑造着消费新潮流,而在中国...
前沿热点:“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发布
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2中国丝绸大会...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
观热点:印度尼西亚经济持续复苏
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日前公布最新...
全球通讯!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
全球百事通!“乐绘江南里——中国浙江民歌海外云展”亮相埃及
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开罗中国文...
【世界报资讯】日本调查:因物价上涨 74%的贫困家庭感到经济负担太重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国内支...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