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渐趋平稳,复工复产后的防疫工作也成为重点,尤其是对于火车站、机场、医院、办公楼等人流密集区域的防疫工作,人脸识别这类“非接触”技术为其提供了较大帮助。
在上海的一些医院,进门处就有红外人脸测温仪刷脸测温。在上海市东方医院,院方还可以通过100多个人脸识别探头来锁定“号贩子”等重点关注人员。
除了疫情催生的需求,人脸识别本身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在不少领域开始应用。比如,为了提高考勤效率,有工地已安装人脸识别实名登记系统。
数据显示,2010-2018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0.7%。2018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为25.1亿元。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目前,我国排名前列的人脸识别企业,主要有旷视科技、商汤科技、云从科技等专门从事人脸识别技术研发应用的创业型公司,老牌的安防及上市企业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川大智胜、欧比特等,同时还有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百度以投资或自有研发团队的形式进入人脸识别领域。
人面不知何处去?律师称收集信息须合法
人脸识别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确实给各方带来了便利,不过从AI视频监控进课堂、换脸App到消费者起诉“刷脸”商家,人脸识别商业应用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在引发关注。
记者在上海一家商场的卫生间看到一台人脸识别供纸机,顾客只需要注视摄像头,机器就会自动出纸,并且短时间内无法重复取纸。该台机器显示已经有超过八万人次取用过纸巾。此外,随着生活中的人脸识别应用越来越多,部分上海市民向记者表达了担忧。
业内人士表示,头部的人脸识别技术开发企业一般注重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保障,一方面升级软件和硬件提高识别精确度,另一方面通过加密避免使用过程中储存原始人脸信息。
记者了解到,一些未经加密,直接保存原始人脸数据的应用,就可能会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法律人士认为,个人的脸部信息也属于公民的个人信息,非法盗取,出售提供以及以其他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可能会涉及到触犯刑法。同时,个人也应提高警惕。
标签:
要闻速递:安徽自贸试验区:前十个月实现进出口额1560.3亿元 形成了60项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1-10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
美媒:狗或成治疗人类癌症关键
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抗...
湖南湘乡开通首趟中欧国际班列
11月29日,湖南湘乡首列中欧国际...
法媒文章 汽车业迎来“按需选择革命”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在消费者购买...
焦点短讯!外媒报道 中国走在6G技术研发前沿
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
环球速读:外电:“国潮”引领中国消费新潮流
年轻人塑造着消费新潮流,而在中国...
前沿热点:“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发布
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2中国丝绸大会...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
观热点:印度尼西亚经济持续复苏
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日前公布最新...
全球通讯!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
全球百事通!“乐绘江南里——中国浙江民歌海外云展”亮相埃及
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开罗中国文...
【世界报资讯】日本调查:因物价上涨 74%的贫困家庭感到经济负担太重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国内支...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