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今年夏粮丰收大局已定,秋粮要争取有好的收成。”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第一站就来到松辽平原,了解粮食生产,体现了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今年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即便春节后叠加物流、零售等行业人手紧张,中国的粮食价格依然保持总体平稳,市场运行快速恢复。“米面随买随有”“粮食还是吃新的好”,关键时刻的良好表现让大家宽了心。这背后最大的支撑力,源自中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源自我们牢牢守护的粮食安全。
外部环境复杂变化,粮食安全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历史经验表明,粮食关乎国运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不现实,也靠不住。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预计,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1.35亿增至2.65亿,这表明粮食安全仍是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倘若粮食受制于人,必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保障粮食安全,才有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定力。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树立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就是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中国碗装中国粮”,这背后是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决心和魄力,更是坚实的信心和底气。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全球不到10%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粮食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2019年达6.6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创纪录的“十六连丰”。眼下夏粮已实现“十七连丰”,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好基础。
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也是世界粮食安全的稳定器。去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大量数据和事实阐明了中国粮食安全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状况很好,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下构建自身的粮食安全体系,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推动世界粮食贸易发展,深化粮农领域的国际合作,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从中长期看,粮食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牢牢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助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记者李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