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季度亏损的一众车企中,以美系三巨头—福特、FCA(菲亚特克莱斯勒)以及通用的情况较为典型,具体亏损金额分别约为16.14亿欧元、9.28亿欧元以及4.25亿欧元。三者之中利润同比下滑幅度最高的是福特,跌幅超211%,最低的通用亦达到117%。
亏损,成为绝大部分跨国车企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的关键词。
截至发稿,除了丰田、本田、宝马等少数车企尚未公开4―6月经营状况,包括大众、通用、戴姆勒等主流车企近日先后交出Q2成绩单。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已发布2020年Q2财报的主流跨国车企中,仅有特斯拉以及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在2020年第二季度实现盈利。
而在二季度亏损的一众车企中,以美系三巨头—福特、FCA(菲亚特克莱斯勒)以及通用的情况较为典型,具体亏损金额分别约为16.14亿欧元、9.28亿欧元以及4.25亿欧元。三者之中利润同比下滑幅度最高的是福特,跌幅超211%,最低的通用亦达到117%。
对于Q2的亏损,福特、FCA以及通用均在财报中提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自3月下旬开始,上述三大美系车企的北美工厂均由于疫情肆虐被迫停产,并一直持续至5月中旬,换言之,牺牲了第二季度约一半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据上述以及包括捷豹路虎、马自达等其他主流车企的财报显示,新车交付量已经自5月起稳步提升,但距离恢复至疫前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欲盈利先降本?
亏损成为汽车行业常态的二季度,特斯拉以及PSA的逆市盈利令人羡慕。
尤其是后者,据其官方数据,PSA集团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34276辆,同比下降42%,整体车市销量占比仅为3.3%,可谓连疫情中最后一块稳健的市场也宣告失守。
它们凭何实现盈利?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两家车企财报时发现,成本控制是一个共通点。
“集团在这一阶段(疫情始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幅度降低支出。”7月28日,PSA官方在财报上表示,2020年上半年集团的一般及行政、市场营销等支出数额为23.72亿欧元,较去年同期降低10.37亿元,降幅超过30.42%。
或源于PSA集团成本控制成效显著,同业也开始效仿。
例如,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日前发布二季度财报的同时,集团CEO康林松便表示将持续大力削减成本。据德国媒体《经理人杂志》(《Manager Magazin》)当地时间7月22日报道,戴姆勒拟将原定1.5万人的裁员计划规模扩大至3万人。
削减开支、裁员,是控制成本的手段之一,在此之外亦有车企希望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达到相同目的,例如特斯拉。
与福特、FCA、通用等同属美系车企的新能源车巨头—特斯拉,第二季度调整后息税前利润达到12.09亿美元,GAAP标准下净利润为1.04亿美元。其虽然与前三者一样经历长时间停产,但经营状况可谓天差地别。
“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时期,我们的业务表现出强劲的韧性。尽管我们在弗里蒙特的主要工厂关闭了近半个季度,但我们在2020年第二季度实现了第四次GAAP连续利润,同时获得了4.18亿美元的正向自由现金流。”7月23日,特斯拉也在官方平台如此表示。
特斯拉二季度的盈利,与其健康的造血能力密切相关。报告期内,特斯拉总毛利率为21%,单车毛利率达25.4%,较去年同期的18.9%提升明显。
特斯拉单车毛利率的提升,与其在中国市场实现国产化,并且销售规模已占公司总体的1/3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国产化率约在40%的水平,预期在年末能够提升到80%甚至更高。”8月1日,熟悉特斯拉的消息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通过国产化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不仅有利于成本控制,还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除了上述提到的国产化特斯拉车型,福特旗下林肯的首款国产车型—长安林肯冒险家,一经推出便为集团带来可观销量,其较同级豪华品牌紧凑型SUV低5%―10%的指导价是重要因素。
国内汽车产业遇发展契机
疫情促使外资车企加速降本增效的同时,也为国内汽车产业带来发展契机,如新能源本土化方面的配套。
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包括大众、戴姆勒等外资车企巨头均在电池领域重锤出击,前者以不低于60亿元的认购总额,持有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厂商—国轩高科26.47%的股份,后者则计划参与另一中国电池企业孚能科技的4.8亿美元IPO。
“今年一季度,欧洲车企吃过电池供应短缺的亏,在中国市场除宁德时代外,再深度绑定一家电池供应商是最为稳妥的做法。”8月1日,汽车行业分析师陈尧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众多外资车企拟在国内市场原有产品规模的基础上,加码发展新能源车型的本土化生产,不仅会令新能源车相关产业链受惠,也会令传统汽车制造产业的市场容量进一步提升。
“虽然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扩张有点冒险,但机会还是有的。”8月1日,天津一家为一汽丰田、长城汽车等主机厂配套车门隔音胶条的供应商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其计划近期在广东再开一家工厂,“大众的重磅新能源车即将在佛山工厂生产,‘新势力’新建的工厂也不少”。
据了解,诸如大众即将在华推出的ID系列纯电动新能源车,还有奔驰的EQ纯电动新能源车家族,都属于独立于燃油车型的产品规划,造车平台与原有车型并不完全通用。这也是国内不少主机厂近年扩张生产线的原因之一。
传统外资车企的新能源本土化扩张,加上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一系列不容小觑的“造车新势力”冒起,国内汽车制造业规模有望在原有基础上,迎来新一轮增长。
“新能源车也是车,虽然没了发动机、变速箱,但胶条、雨刮也总要有,这就是新订单啊。”上述供应商表示。
(记者潘卓伦)
标签:
要闻速递:安徽自贸试验区:前十个月实现进出口额1560.3亿元 形成了60项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1-10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
美媒:狗或成治疗人类癌症关键
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抗...
湖南湘乡开通首趟中欧国际班列
11月29日,湖南湘乡首列中欧国际...
法媒文章 汽车业迎来“按需选择革命”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在消费者购买...
焦点短讯!外媒报道 中国走在6G技术研发前沿
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
环球速读:外电:“国潮”引领中国消费新潮流
年轻人塑造着消费新潮流,而在中国...
前沿热点:“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发布
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2中国丝绸大会...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
观热点:印度尼西亚经济持续复苏
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日前公布最新...
全球通讯!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
全球百事通!“乐绘江南里——中国浙江民歌海外云展”亮相埃及
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开罗中国文...
【世界报资讯】日本调查:因物价上涨 74%的贫困家庭感到经济负担太重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国内支...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