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正文

多部门决定延长资管新规至明年年底 资管产品风险呈现收敛态势

7月31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会同多部门决定延长《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过渡期至2021年底,同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安排,平稳有序推进资管行业规范发展。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分析师何小红认为,监管部门此次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1年,有助于缓解疫情对金融机构资金端和资产端产生的双重冲击,避免存量产品处置对金融机构带来的压力,实现老产品向新产品的平稳过渡,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资管产品风险呈现收敛态势

2018年4月,资管新规正式下发,持续推动资管业务平稳转型、规范整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资管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银行风险显著收敛,资管业务逐步回归本源,呈现稳健发展的态势。

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资管产品的风险呈现收敛态势。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此前表示,资管产品的风险收敛体现为:一是同业交叉持有的占比持续下降,今年5月末,资管产品的同业资金来源占其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为49.8%,比年初下降了1.2个百分点;二是杠杆率回落,资管产品的负债杠杆率平均为107.7%,比年初回落了0.9个百分点;三是净值型产品占比持续上升,今年5月末,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占全部资管产品募集资金的比重是60.3%,比年初高了4.9个百分点;四是非标准化的债权规模持续减少,今年5月末,资管产品投资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规模同比下降7.6%,比年初多下降1.2个百分点。

另外,资管产品风险得到控制,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也发挥了更积极的作用。央行数据显示,今年5月末,资管产品的底层资产配置到实体经济的余额是39.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2万亿元,占全部资产的43.6%,比年初提高了0.6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新增的投向实体经济的底层资产主要是企业债券和股票等标准化的资产。

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2020年底结束。但事实上,临近资管行业转型过渡期结束时间,净值型产品余额仅占60%左右,行业转型压力加大。基于对实际情况的考量以及尽可能减少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少专家此前也建议适当延长过渡期。

谈及过渡期延长1年的主要考虑,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过渡期安排的初衷是确保资管业务顺利转型,实现老产品向新产品的平稳过渡。将过渡期延长1年,可以鼓励金融机构“跳起来摘桃子”,在对冲疫情影响的同时,推动金融机构早整改、早转型。同时,过渡期延长1年,能够较好统筹存量业务整改和创新业务发展的关系,通过资管业务的转型升级,带动存量资产的规范整改。

施行“过渡期适当延长+个案处理”政策安排

为稳妥推进资管业务整改规范工作,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提出了“过渡期适当延长+个案处理”的政策安排。

具体来看,监管层充分给予了金融机构自主权,明确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至2021年底,在锁定2019年底存量资产的基础上,由金融机构自主调整整改计划,编制整改资产台账,实行清单制管理,过渡期内按季监测实施。

何小红认为,上述政策安排提高了金融机构整改计划的自主性,有助于其较好统筹存量业务整改和创新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带动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

为了鼓励金融机构早日完成资管新规整改任务,监管部门也给予了相应的“奖优惩劣”激励措施。“配套支持措施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实施,将确保整改工作在过渡期内有序平稳进行,引导资管行业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何小红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管新规全面延期至2021年底的框架下,对于2021年底前仍难以完全整改到位的个别金融机构,允许金融机构说明原因并经金融管理部门同意后,进行个案处理。

在兴业研究金融监管高级分析师陈昊看来,这一举措也考虑了部分机构可能面临的实际困难,避免“一刀切”。不过,对于这些个案处理的金融机构,其整改监测频率将由按季实施监测从严改为按月实施监测,并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

(记者马玲)

标签: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