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正文

6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2% 为年内首次月度正增长

近日,财政部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176亿元,同比下降10.8%。不过,6月随着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成效继续显现,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2%,增幅由负转正,为年内首次月度正增长。

财政部还透露,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6月底前已将具备条件的直达资金全部下达地方,增强了基层财政保障能力,有力支持基层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经济复苏是基础

“今年以来,在减税降费力度不减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源自于经济复苏。”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季度特别是6月,工业部门复苏好于预期。6月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长22.35%,贡献了大部分的税收增长,工业部门持续复苏有利于增加税金收入,缓解财政收支压力。6月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也分别增长7.72%和12.89%,未来随着消费复苏加快,预计财政收入的压力将进一步缓解。

这一利好可从财政部统计的相关数据中更加直观地看出:6月经济企稳回升,工业增加值连续3个月增长,带动增值税降幅收窄至2.7%;进口在4月、5月两位数下降后,6月份转为增长6.2%,带动进口环节税收由负转正,增长7.5%;一般在5月末汇算清缴的上年企业所得税,按有关规定延至6月初入库,体现为6月份收入。剔除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不可比因素,税金收入小幅增长1%。

陶金进一步分析,按照今年的财政预算,为防控疫情、稳企纾困加大投资,安排广义财政赤字达到11.2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实际赤字(不算结转结余资金)达到6.76万亿元。而1-6月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赤字使用额度为2.02万亿元,表明下半年还有4.74万亿元的额度;1-6月广义财政收支差额为3.40万亿元,表明下半年还有7.82万亿元的可使用额度。“从往年节奏看,政府性基金年末突击支出的特征较为明显。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强度预计将大于去年。”

释放更多政策活力

陶金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概率较大,财政收入的增加一方面在既定财政赤字安排的基础上缓解财政收支压力,另一方面也对进一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提供了更大空间。

据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王克冰介绍,今年受疫情影响,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面临的压力比以往年度增大。财政部因此把“三保”作为今年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

数据显示,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上年增加9500亿元,增长12.8%,增量和增幅都是近年来最高水平。其中,专门安排特殊转移支付6050亿元,支持地方财政应对疫情影响弥补减收增支和县级“三保”缺口;正常转移支付中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幅均达10%,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增幅达12.4%。

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看来,新一轮“直达性”政策创新有望构建“保就业-稳消费”的双向循环。一方面,2万亿元的财政特殊转移支付直达基层,在保障弱势群体生活的同时,也将夯实中小微企业赖以生存的需求端基础;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直达性工具着力纾困中小微企业,与“地摊经济”配合,从根本上稳定中低收入群体的就业。

程实还表示,得益于前期托底政策,5月至今,中间品去库存加快、原材料价格上升、工程机械销售回暖等信号的发出均表明投资和国内总需求进入修复轨道。在此背景下,程实认为,未来积极财政将担当主力,进一步促进投资回升。“据我们测算,今年全国两会推出的一系列积极财政举措,在扣除疫情引致的被动财政扩张后,预计至少对年度经济增速产生3个百分点的净拉动。作为这一政策效应释放的主渠道,新旧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较快反弹。”

(记者魏桥)

标签: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