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发后,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缓解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全面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积极因素逐步增多,经济呈现恢复态势,总体符合预期。
不过,目前全球疫情尚未出现拐点,个别国家疫情二次暴发风险较大,而疫情引发的跨国物流受阻和全球终端需求萎缩,对我国经济运行也造成巨大冲击。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广大中小企业,既要承受疫情期间业务停摆和需求萎缩,也要适应疫后经营方式的转变,面临较大的经营困难。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要把保市场主体尤其是保中小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落实稳企业保就业,基层末梢是极其重要的支撑:惠及中小企业的纾困政策,最终需要在基层得到落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措施,最终需要在基层得到回应;促进市场交易活跃的营商环境,最终需要在基层得到体现。因此,要督促地方政府加强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积极搭建基层稳企业保就业平台,有效发挥基层政府贴近一线市场主体的优势,最大程度帮助广大中小企业经营纾困和转型发展。
一是构建政策精准落地机制。中央和地方出台了系列中小企业纾困政策,有力缓解了企业经营层面困境,但也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加强直达基层政策顶层设计,督促基层政府主动对接中小微企业,把国家各种纾困和扶持政策精准送至企业手中。
二是构建主动服务工作机制。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关键是要发动基层。在疫情冲击面前,一些基层政府依然沿袭固有工作模式,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上传下达”,没有深入一线了解实情,没有急企业之所急,主动服务企业意识淡薄。因此,要推动广大基层干部“走出去”,深入调查研究,依法合规帮扶中小企业,想方设法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种合理诉求。
三是构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当前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挖掘优化营商环境潜力,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在中央和省市统筹部署同时,积极探索基层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和评估机制,倒逼基层进一步改革,加大便企便民服务,实现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当前,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十分艰巨,广大中小微企业是重要支撑,地方层面有必要积极搭建稳企业保就业平台,“走出去”主动为企业雪中送炭,依法合规最大程度帮助企业纾困,支持企业发展。(记者 陈涛)
标签:
要闻速递:安徽自贸试验区:前十个月实现进出口额1560.3亿元 形成了60项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1-10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
美媒:狗或成治疗人类癌症关键
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抗...
湖南湘乡开通首趟中欧国际班列
11月29日,湖南湘乡首列中欧国际...
法媒文章 汽车业迎来“按需选择革命”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在消费者购买...
焦点短讯!外媒报道 中国走在6G技术研发前沿
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
环球速读:外电:“国潮”引领中国消费新潮流
年轻人塑造着消费新潮流,而在中国...
前沿热点:“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发布
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2中国丝绸大会...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
观热点:印度尼西亚经济持续复苏
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日前公布最新...
全球通讯!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
全球百事通!“乐绘江南里——中国浙江民歌海外云展”亮相埃及
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开罗中国文...
【世界报资讯】日本调查:因物价上涨 74%的贫困家庭感到经济负担太重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国内支...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