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机构捷信表示,鉴于疫情期间的特殊性,自2月24日起,暂停医美(运用医学技术方法进行人体美容)领域金融服务,待疫情结束后解冻。
疫情期间,消费金融受影响的场景不止医美领域,家装、婚庆、旅游等需要现场执行的消费项目需求也有所下降,导致消费金融机构业务减少。
受疫情影响,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在内的各类涉足消费金融业务的机构,短期内面临着两大困难:业务需求下降与逾期率较高。
一方面,消费金融业务量在消费需求受抑制等因素影响下降低。另一方面,存量消费金融业务也因复工复产不完全等因素,出现逾期率有所提高的问题。
诸多现实问题,倒逼消费金融行业积极应对和实施自救。不少消费金融公司对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人群在信贷政策上予以倾斜,采取延长还款期限、减息免息等多种举措。部分公司允许借款人在疫情期间延期还款,以此维持用户黏性。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金融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水平、金融市场环境、居民收入变化等因素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国GDP 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消费不断升级, 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稳步增长。加之移动互联网、金融科技的出现,以及年轻群体成为消费生力军,中国消费金融前景可期。
据乐信旗下分期乐商城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95后”消费金额占比达到了69%,比2018年增长30%。去年“双11”,分期乐商城用户人均消费金额达到2500元,有七成用户是“95后”。从发展趋势看,只要努力提升风险控制合规性与精细化管理水平,未来消费金融将继续处于增长期, 整个行业整体也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疫情期间激发的“无接触”业务被一些消费金融公司视为弯道超车的机会,线下业务占比较大的消费金融公司正在加快向线上转型。一些消费金融公司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加强对合作导流平台的管控和监测,并对其系统性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完善风控体系。
专家认为,随着全面复工复产的实现,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消费金融业务回款也将回归正常。未来,伴随监管政策进一步完善和商业模式持续创新,消费金融和金融科技为消费者及金融机构赋能、为国内新消费提供动力的意义将进一步彰显。(记者 尚文)
标签: 消费金融
要闻速递:安徽自贸试验区:前十个月实现进出口额1560.3亿元 形成了60项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1-10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
美媒:狗或成治疗人类癌症关键
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抗...
湖南湘乡开通首趟中欧国际班列
11月29日,湖南湘乡首列中欧国际...
法媒文章 汽车业迎来“按需选择革命”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在消费者购买...
焦点短讯!外媒报道 中国走在6G技术研发前沿
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
环球速读:外电:“国潮”引领中国消费新潮流
年轻人塑造着消费新潮流,而在中国...
前沿热点:“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发布
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2中国丝绸大会...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
观热点:印度尼西亚经济持续复苏
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日前公布最新...
全球通讯!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
全球百事通!“乐绘江南里——中国浙江民歌海外云展”亮相埃及
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开罗中国文...
【世界报资讯】日本调查:因物价上涨 74%的贫困家庭感到经济负担太重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国内支...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