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交所官网披露,陆金所控股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主板,不涉及新股发售或任何其他证券的公开发售。这是继今年2月1日后,陆金所控股再次寻求在香港上市的动作。作为领先的金融服务平台,陆金所控股能否借助回港上市,扭转其业绩下滑的颓势呢?
美股上市后,陆金所的日子并不好过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陆金所面临着来自监管和宏观环境的双重压力,导致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
根据其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陆金所控股在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同比下降6%;净利润为87.75亿元,同比下降47.5%。其中第四季度营收为123亿元,同比下降30.3%;净亏损为8.1亿元,而2021年同期净利润为47.29亿元。这是自2019年以来,陆金所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自2020年以来,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系列整顿和规范措施不断出台,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这些措施对于陆金所等平台来说,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和合规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
根据陆金所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其2022年第四季度总运营费用为38.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全年总运营费用为128.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其中,销售和市场推广费用分别为18.87亿元人民币和64.48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7.4%和9.5%;一般及行政费用分别为18.14亿元人民币和59.73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5.7%和10.1%。这些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增加了员工薪酬、技术开发、合规管理等方面的投入。
另外,由于监管要求平台提高自有资本水平,并承担更多的信贷风险,陆金所也开始调整其业务模式,从纯粹的信息中介服务向更多地参与信贷资产的发行、承销、担保和持有转变。这也意味着陆金所需要承担更高的资本占用和信贷损失。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陆金所持有的信贷资产余额为10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6%;其2022年第四季度信贷减值损失为41.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1%;全年信贷减值损失为115.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这些数据反映了陆金所所面临的监管压力和风险压力。
近几年,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而言,由于受到消费需求下降、供应链中断、资金紧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也直接导致了小微企业对于信贷服务的需求减少,以及信用风险的上升。
根据陆金所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其2022年第四季度新增贷款规模为7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6%;全年新增贷款规模为41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4%。这些数据表明,陆金所的市场需求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同时,由于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受到影响,陆金所的信贷资产质量也出现了恶化。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陆金所逾期31-90天未偿还本金余额占总未偿还本金余额的比例为1.3%,较2021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逾期91-180天未偿还本金余额占总未偿还本金余额的比例为0.9%,较2021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逾期超过180天未偿还本金余额占总未偿还本金余额的比例为1.5%,较2021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
除了业绩不断下滑外,陆金所还面临着管理层动荡的问题。早在其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的同时,也公布了高层多个岗位的调整。其中包括,陆控股董事长、总经理、首席财务官、首席风控官等多个岗位的人员变化通知。陆金所管理层的变动可能会影响其经营策略的连续性和执行力,也会影响其员工士气和团队稳定性。
在此背景下,陆金所也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脱困之法。
回港上市,能否成为陆金所的避风港?
回港上市则是陆金所迈出的重要一步。首先能够助力其拓展资本市场渠道和资源,回港上市可以为陆金所控股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和机会,降低其资金成本和风险。同时,回港上市也可以让陆金所控股接触到更多的投资者,提高其股票的流动性和估值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陆金所回港上市并不意味着其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市场表现。
虽然陆金所在美股上市后股价一度大涨,但随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股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其估值也在过去的四年里也经历了大起大落。
根据其最新的招股书,陆金所计划在港股上市的发行价区间为每股0.8美元至1.2美元,相当于每股ADS的4美元至6美元,对应的市值为57.6亿美元至86.4亿美元。
这一估值水平与其在美股上市时相比有所下降,更与其2019年完成的C轮融资时的投后估值相差甚远。据悉,2019年3月,陆金所完成了13.3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了394亿美元。这一轮融资是陆金所在赴美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也是其估值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当时,陆金所吸引了卡塔尔投资局、香港全明星投资基金、春华资本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参与。
然而,陆金所在美股上市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2020年10月30日,陆金所在纽交所挂牌交易,发行价为13.5美元/ADS,首日收盘价为16.5美元/ADS,较发行价上涨22.2%,市值达到了313亿美元。然而,在此之后,陆金所股价一路下跌,截至2023年4月11日收盘,较发行价下跌76.9%,市值缩水到了47亿美元。
相比之下,在港股上市的估值区间虽然也有所下调,但仍高于其在美股的最新市值。不过,在港股市场,陆金所也面临着来自同行业竞争者和投资者偏好的挑战。很多已在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巨头都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和用户基础,在财富管理和零售信贷领域与陆金所形成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同时,在港股投资者中,传统的地产、银行、能源等板块仍然占据较大的权重,对于新兴的科技类公司可能没有那么高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总之,陆金所回港上市是一个既有挑战又有机会的决策。
来源:港股研究社
标签:
即时:陆金所通过港交所聆讯,回港上市能否扭转业绩下滑的颓势?
近日,港交所官网披露,陆金所控股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主板,不涉及新股发售或任何其他证券的公开发售。这是...
李军:利亚德今年要实现营收100亿元,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稳健经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梁春富“股价怎么跌下来的,怎么涨回去。”李军语气笃定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23年,我们将全力以赴完成100...
当前看点!钙钛矿光伏电池性能有望大增?只需加入这一“大自然的馈赠”……
财联社4月12日讯(编辑黄君芝)钙钛矿已经显示出作为低成本、高效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巨大潜力,光伏行业和研究界正在努力开发新工艺,希望...
A股日报 | 4月12日沪指收涨0.41%,两市成交额达11322亿元
截至2023年4月12日收盘,上证指数收涨0 41%,报收3327 18点;深证成指涨0 05%,报收11883 51点;创业板指跌0 41%,报收2429 2
人民币首笔,成功办理!
中国工商银行(巴西)有限公司近日已成功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贸易双方不再使用美元为中间货币,在清算效率、汇兑成本等方面均...
微速讯:扣非净利暴增14倍!国光电器今年或推搭载类 GPT硬件产品|年报解读
财联社4月12日讯(记者陆婷婷)国光电器(002045 SZ)迎来业绩丰收,去年扣非净利润暴涨14倍。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增长主要源于传统
怡合达:先进算法可以很好地赋能FB业务信息化改造
证券时报e公司讯,怡合达(301029)...
注意!警方紧急提醒:不要点,不要回复!重大黑幕曝光,至少10国政要"出事",事关…
出大事了!根据微软(MSFT-US)和加...
【聚看点】首创环保: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0亿元公司债券
证券时报e公司讯,首创环保(600008...
天天快看点丨航新科技:终止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证券时报e公司讯,航新科技(300424...
每日讯息!硅片切片产能再扩充 高测股份拟投资50亿元建设产线
硅片切片产能再扩充。4月12日晚高...
【世界速看料】融创中国明日复牌
证券时报网讯,据融创官微消息,4...
【播资讯】天铁股份:签署橡胶隔振垫浮置板采购合同
证券时报e公司讯,天铁股份(300587...
环球精选!突发!134人遇害,中国大使馆紧急提醒!欧洲大国进入紧急状态,马斯克突...
当前世界并不平静。首先是,欧洲大...
【全球速看料】雅本化学虚假陈述案迎全国首例投资者胜诉判决
因为涉及证券虚假陈述,从2020年开...
丽江股份:预计一季度净利5000万元-6000万元 同比扭亏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丽江股份(002033...
当前速读:拓日新能:子公司光伏玻璃生产线获批进行试运行
证券时报e公司讯,拓日新能(002218...
热点!万兴科技今天涨停 七机构合计净买入约9235.86万元
证券时报网讯,万兴科技今天涨停。...
博俊科技:一季度净利预增80%-110%
证券时报e公司讯,博俊科技(300926...
每日热文:数据复盘|主力加仓计算机、传媒等行业 龙虎榜机构抢筹万兴科技、博纳...
4月12日,沪深两市股指涨跌互现,...
上峰水泥:参股投资“芯片”项目晶合集成启动上市发行
证券时报网讯,4月11日晚间,合肥...
观察:【读财报】80余只一年持有期次新基亏损 浦银安盛、信达澳亚基金旗下产品亏幅居前
编者按:一些公募产品设置最短持有...
全球农药生产向新兴国家转移,我国农药行业进入新一轮整合期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农药行业经历了...
游戏板块坐上过山车
A股小幅高开后连续第二日震荡下滑...
手抖就是帕金森么?帕金森日,我们来聊聊……
帕金森病(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