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观
作者 | 胡芳洁
(相关资料图)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近视12000度是什么体验?”近日,这则登上热搜的话题引发了众多讨论。
12000度近视在生活中很少见,但近视,最能引发共鸣,在中国近视人群超6亿,这意味着超过40%的人患有近视。而这一比例,在儿童青少年、大学生中更高。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总人数超过1亿。不少家长都在担忧——在学习压力增加和频繁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下,孩子患上近视似乎是无法避免的。
在家长们的“近视焦虑”下,角膜塑形镜(以下简称OK镜)作为青少年视力矫正、以及近视防控的主要方式之一,凭借“在睡梦中防控近视”、延缓近视加深的进度等特点受到青睐。
(图 / 爱博医疗官方)
据智研咨询数据,2020年国内OK镜市场规模达到106.62亿元,2021年增长至125.32亿元,仅2012-2021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就达24.8%。
而据东莞证券数据,早在2019年,OK镜市场份额最高的是内地企业欧普康视,市场份额占比约30.8%,而爱博医疗OK镜产品在2019年才获批上市,占比仅1%。其余68.2%的份额由境外企业占据。
此外,OK镜产业有90%左右的毛利率,在国内仅1%的市场渗透率,加上政策层面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压力,都给市场的玩家们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作为一个极为依赖线下服务和本地医生资源的行业,目前市场仅有8家境外、3家内地生产商。随着消费端接受度不断提升,以及材料、产品研发的迭代和推进,OK镜市场有望迎来怎样的变局?国产替代时代会否到来?
OK镜是一种采用透气性硬质角膜接触镜材料制作的定制化镜片,通过特殊逆几何形态设计,可以暂时改变角膜形态,从而达到暂时性降低近视度数的效果,可用于预防和延缓近视。
实际上,OK镜在国内市场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早在1998年,OK镜被首次引进国内,但很快就遭受重创。
由于早期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加上验配、后期诊疗不到位,导致诸多医疗事故。2000年,全国多省市出现因配戴OK镜引发角膜受损、溃烂甚至近乎失明的病例,并引发大量诉讼。
2001年3月,OK镜作为反面案例登上央视315,到了当年6月,国家药监局将OK镜纳入“三级医疗器械”管理,生产、经营、验配等环节均要受到严格监管,这一系列举措使得OK镜一度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直到现在,这场风波对OK镜行业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甚至“OK镜在国外被禁用”等失实说法依然在流传。
回过头看,2000年的风波导致直到今天监管层面对OK镜的管控都分外严苛。
2005年,欧普康视旗下的“梦戴维”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的OK镜产品。此后6年,都没有任何新产品获批,直到2011年,才集中审批通过了5家境外品牌OK镜。
截至目前,共有11家企业包括8家境外企业、3家内地企业的OK镜产品获批上市。2019年以来,共有3款产品获批上市,监管部门明显加快了OK镜产品的审批进度。
实际上,官方对OK镜的积极态度,在近年来也在变得更为明显。2021年10月,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及解读,明确提出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减缓近视进展时的相关建议。
而2022年6年,业内流传的一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关于征求角膜塑形镜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和操作规范意见的函》中,取消了针对角膜塑形镜验配机构“二级(含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的要求。
业内将此条款的放开视为OK镜下游销售终端“松绑”的信号。那么,目前OK镜在国内具体的发展情况如何?
北京樊女士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体检检查出视力异常,于是她带孩子到医院复查,被诊断为近视,两眼近视度数分别达到125度、175度。
“当时正好快放暑假了,想着假期休息一下,也许视力能恢复。没想到,只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涨到200多度了。”樊女士对表示,等开学以后,她再带孩子去检查,双眼度数已上涨至175度、225度,这让她对当时的侥幸心理十分后悔。
“现在很多孩子在检查的时候就发现近视200多度,10岁左右的的儿童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远视储备,200多度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并不是很高,但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这个度数已经不低了。而且儿童眼睛还在发育中,这种情况非常有可能发展成高度近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验光室工作人员对子弹财观表示。
第二次视力检查以后,樊女士决定立刻给孩子配镜,考虑到OK镜只用晚上佩戴,不会影响白天的活动,并且能够相对有效的延缓近视加深进度,尽管价值不菲,樊女士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验配OK镜。
樊女士希望立刻为孩子佩戴眼镜,以避免近视的进一步加深,但事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经过综合考虑以及医生的建议,樊女士选择了美国CRT品牌OK镜,经过前期的验光、试戴、确认参数后下了订单,费用为1.28万元。
但OK镜属于定制镜片,每一个镜片的参数都需要根据佩戴者自身的条件进行定制,进口品牌定制周期往往要1-2个月。就这样,从验配到拿到眼镜,又过去了两个月的时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视光中心医师梁亮(化名)对「子弹财观」表示,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的区别包括泪液循环性、覆盖近视度数等,整体而言在视力矫正和防控效果上差别并不大。
不过从时间周期上看,内地品牌定制周期约2周左右,明显优于境外品牌。另外,在价格上差异更为明显。
(图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视光中心)
以北医三院眼视光中心为例,可选OK镜品牌基本涵盖了目前市场上已有品牌,包括7大境外品牌、2大内地品牌。通过价目表可以看到,内地品牌在价格上明显更为实惠,约为境外品牌价格的1/2。
据「子弹财观」了解,一副OK镜佩戴期限一般为1年至一年半,如果近视加深则有可能要提前更换,加上护理液、冲洗液等日常维护费用,佩戴进口品牌OK镜一年花费约在1.5万-2万元。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佩戴,一直戴到18岁,按10年计算整体产生的费用高达近20万。如果选用内地品牌,则是10万元左右。
“选进口品牌的消费者占比在50%以上。不过,现在选国产品牌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了。”梁亮说。
目前,在小红书上关于OK镜的笔记超过2万篇,其中不少家长都给孩子选择佩戴国产品牌。除了综合各方面权衡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没有选择”。
“我们这边的儿童医院只有梦戴维一个品牌,没得选。”一位广东的消费者说。
OK镜属于三类医疗器械、且专业程度高,消费者并不具备自主选择的能力,主要依托于医生建议等。覆盖更多医疗终端的渠道优势,显然成为OK镜品牌快速扩张的基础。
“如果你想从外地赶来找我配镜,再怎么我也要把你劝回去。”一位眼科医生在社交平台回复咨询者。3个月一次的复查,以及日常不适的随时问诊,是实现眼部健康、近视防控的基础保障。
OK镜注定是一个本地化的消费,而这一特征也给国内企业的后发制人提供了机会。
“在中远期看来,相较进口厂商,国产厂商深入基层的能力更强,且可对地方眼视光医疗机构出现的问题进行更加及时的反馈,有利于增大市场份额,实现覆盖面更大的产品推广。”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团队执行总监刘伟奇对「子弹财观」表示。
事实上,OK镜赛道之所以被境外品牌占据68%的市场份额,而内地品牌一直式微,主要是因为多年以来只有一家内地企业可以提供OK镜产品和服务。
2005年,欧普康视获得OK镜上市许可,成为内地首家获批上市的OK镜生产企业。2019年,第二家内地企业爱博医疗获得OK镜上市许可,虽然进入市场比较晚,但爱博医疗OK镜产品的发展势头,给后来者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0年爱博医疗实现OK镜业务收入0.41亿元,2021年上升至1.0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60%。
而2022年上半年,爱博医疗OK镜产品营收0.76亿元,同比增速71.7%,整体规模已达到老牌企业欧普康视同类收入的21%。
“中国青少年近视人群庞大,且国家近十年来频繁出台近视防控相关政策,对国内厂商来说,可以借此机会与更多医疗机构合作,共同建立可进行OK镜验配的视光中心,同时加强地方眼科医疗机构验配能力,填补当前因眼视光医疗资源不足导致的OK镜验配缺口。”刘伟奇表示。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无论是政策端的鼓励发展,还是国内OK镜企业的营收逐年上涨,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OK镜赛道已有“国产替代”的苗头,而从客观层面来说,国货OK镜在价格和售后服务上也将有益于更多地区的青少年。
目前,欧普康视也在关注下沉市场的机会,并在财报中表示:“公司是本土企业,全部研发和生产环节都在国内开展,受进出口关税、政策、运输等的影响较小,在产品交货期和型号规格完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满足不同手术医生和不同患者的需求。”
据「子弹财观」观察,除了依托公立医院眼视光中心等传统渠道外,欧普康视还在通过拓展自有服务终端来提升服务力和渗透力。根据2022年上半年财报,欧普康视已建立合作关系的终端总数超过1500家,并持续参股、控股相关服务终端,2022年上半年,并表子公司319家,其中绝大部分为眼科诊所等服务终端。
除了下沉渠道的拓展外,上游原材料以及产品研发领域,也是内地OK镜企业寻找突破的重要方向。
“OK镜的主要研发壁垒集中在材料、光学设计、以及加工工艺。其中,材料直接决定了佩戴的舒适感及安全性,透氧量越大,发生结膜充血的可能性越低;光学设计直接决定了成像清晰度,离焦量越大,则近视控制效果越好;加工工艺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品率及产品韧性,产品韧性越强,则越不容易发生损坏。”刘伟奇对「子弹财观」说道。
虽然目前市场上OK镜产品超过10种,但是从原材料来看,可以说大同小异。目前OK镜原材料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美国博士伦的BOSTON系列、PARAGON的Paragon材料以及英国Contamac镜片。
除了菁视(C&E)和CRT使用Paragon材料、爱博医疗采用Contamac材料以外,其余厂商均使用BOSTON材料,这些材料性能都可满足角膜塑形镜制作要求。
2017年,昊海生科通过收购获得Contamac公司70%的股权,2021年增持至79%。实际上,昊海生科将要推出的、正在申请注册阶段的OK镜产品正是基于Contamac材料。
此外,昊海生科还在2021年通过收购获得了亨泰光学旗下OK镜产品“迈儿康myOK”、“亨泰Hiline”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销权。
一旦自研产品获批上市,昊海生科将成为内地首家集原材料、代理以及生产于一体的OK镜厂商,这也必然带来OK镜竞争格局的改变。
“近年来,国产OK镜龙头企业皆有新一代产品布局,新进入的厂商也同样在技术路径与产品结构上进行优化改进。随着各项研发及近视防控利好政策的推动,OK镜验配流程更加便捷高效,以及更多国产迭代产品的上市,未来几年内,国产品牌收入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且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刘伟奇表示。
OK镜市场格局的改变,已是大概率事件。不过,安全依然是最重要的“警戒线”。经历过一轮重创的OK镜行业,花了近10年才能再次复苏,而国货OK镜,能否能真正做到“物美价廉”?还有待我们进一步观察。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全球速读:增收不增利!海达尔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2485.24万元 同比下降1.35%
2022年11月29日,海达尔(代码:836699 NQ)发布2022年三季报业绩报告。2022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 04亿元,
回暖预期遭打破!10月笔电面板出货量创新低 机构研判低迷持续至明年Q2|行业动态
财联社11月30日讯(记者王碧微)京东方A(000725 SZ)近日预测称“四季度IT面板需求有望恢复活力”的结论恐遭打破。集邦咨询、IDC等多...
世界热资讯!长虹能源:收四川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2022年11月29日,长虹能源(836239 BJ)发布了关于公司收到四川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1、内幕交易知情人登记制度存在设计瑕疵...
今日热闻!东西问丨沈卫荣:如何理解藏传佛教中的活佛转世制度?
活佛转世制度在藏传佛教中的形成,与西藏的观音崇拜直接相关,是藏传佛教选择其宗教领袖的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方式。沈卫荣:如前所说,转...
自拍馆行业数据分析: 64.83%消费者会选择网上下单,提前打电话预约
自拍馆主要指的是专门为消费者提供自主照片拍摄服务的门店场所。与传统照相馆相比,消费者在自拍馆中无需听从摄影师指挥,可自主选择拍...
“2022 影响力·中国 时代峰会”将延期至12月20日举办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作者:黄锐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原定于11月30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广州商务航空展暨“2022影响力·中国时代峰...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
世界快看点丨美媒:越来越多中国老年人争当“网红”
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在网上分享自...
环球快看点丨港媒:报告显示香港城市公交系统世界领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新发表的...
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长沙下线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
全球连线 | 在丹麦,这个“黑五”有点冷
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夹击下,...
每日看点!全球连线 | 中非农业合作助力布隆迪改善民生
从“饭都吃不饱”到一大家人丰衣足...
天天实时:巴拿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巴拿马运河2022年至2023年“...
新消息丨韩国釜山举行亚洲创业博览会
“FLYASIA2022”亚洲创业博览会1...
【天天时快讯】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在宁德古田临水宫祖庙举行
11月27-29日,以“千年临水情两岸...
环球热门:蒙古国第十一届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大赛成功举办
11月27日下午,以“诵中华传统经...
环球微资讯!2022年俄罗斯孔院联席会议在新西伯利亚举行
2022年俄罗斯孔子学院(课堂)联席...
【天天快播报】西安—新西伯利亚国际全货运航线复航
近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联合圆通航...
微速讯:2021年仅9%的肯尼亚人拥有长期稳定的全职工作
根据肯尼亚中央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
42家房企抢一块地!杭州第四轮土拍收官战落幕,全年土地出让金下降近3成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忻奇琪“...
雷特科技北交所发行结果:网上有效申购倍数64倍 冻结资金73亿元
挖贝网11月29日消息,雷特科技(83...
上半年亏损之下,卫龙第三次冲刺港股IPO
据港交所文件显示,今年6月27日卫...
双十一家具销冠的另一面:林氏家居产品质量屡遭投诉,多次被告外观设计专利侵权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叶曼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