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每日快播:脱口秀“老人”梁海源:坐在角落,转身舞台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馨婷 李杭

上午11点半,梁海源盘腿坐在沙发上,捧着一杯浓浓的茶。刚起床的他,脸上挂着显眼的黑眼圈,这个常年浅眠的人,前一晚依旧没有睡好。坐在时代周报记者对面的,是卸去演员身份的、日常状态下的梁海源。

在接受专访的前一天,7月23日晚,他刚刚完成了自己的个人专场广州场表演。演出的效果不错,聊到某一个话题时,像是被触发了开关般,梁海源与观众大笑不止。到与观众的道别环节时,场内气氛依然热烈。剧场聚光灯下的,是真正享受舞台表演的梁海源。


(相关资料图)

这和此前荧屏上的他有所不同。事实上,早在7月初,《脱口秀大会5》突围赛已经开始录制。也就是说,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梁海源已经贡献了他在《脱口秀大会5》上的第一场演出。

这一面被收录在9月10日上线的《脱口秀大会5》第二期。突围赛上,梁海源不紧不慢地走上台,与观众问好,字幕抛出一个时间:梁海源,说脱口秀10年6个月。

他抛出一个开场梗:“我不是一个特别成功的脱口秀演员,但是我也不想努力了。”场下立即爆发出一阵笑声,面对台下的反应,梁海源偏了偏头,嘴角微微扬起,随后娴熟地抛梗、停顿、再将段子推进下去。最终,梁海源收获3灯,在被淘汰的边缘,领笑员大张伟直接承诺将复活梁海源,他得以顺利晋级。

梁海源在《脱口秀大会5》突围赛 受访者供图

“当时已经凌晨3点,节目已经录了大约12个小时。我在场边真的坐了很久,但那天我一点也不紧张,甚至有点在现场看秀的感觉。”梁海源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道。

这符合他的人设,如同他的线下专场名《坐在角落的人》;这又有点不符合他的人设,从前的梁海源,没有这么松弛。

参加《脱口秀大会》第二季以来,荧屏上的梁海源,表演时总显得拘谨而不自信。2020年的《脱口秀大会3》上,杨天真甚至直接点评,梁海源不适合当演员,更适合做编剧。

质疑声让梁海源被迫直面落差:他渴望聚光灯,但录制节目时表演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作为笑果文化的初创员工、一个凭借着喜剧能力与经验在团队中广受信赖的编剧,一个国内脱口秀行业的先行者,他身边许多的后来者,又已经在成名的路上飞升而去。焦虑与自我怀疑经年累月地咬噬着梁海源,造成了他此前表演中挥之不去的紧张感。

梁海源在演出间隙 受访者供图

后来,退到角落后,梁海源终于接受了一个“不够好”的自己,也找到了一个在瞬息万变的脱口秀行业里自悦自喜的前进姿势。一个在线下专场上侃侃而谈的演员,与一个总是失眠、常常拷问自我的编剧,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新的梁海源。

“你看过《绝望写手》吗?”梁海源问时代周报记者。

在描述脱口秀职业的影视作品中,比起大火的、爽文式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梁海源更喜欢《绝望写手》的主角Deborah,剧中,这是一名正经历“过气”危机的资深脱口秀演员。

随着剧情推进,在一点点突破了过去的演出风格、走出创作瓶颈后,Deborah对着镜头轻轻眨了眨眼,笑道:虽然不知道这个夜晚会发生什么,但至少,你已经准备好面对一切了。

梁海源也一样。

“如果实在不能往前走,就退回来休息一下”

时代周报:脱口秀大会5突围赛的表现,符合你的预期吗?

梁海源:我其实没有太高的预期,因为我曾经想过不参赛。之前几季节目,我一直比较紧张,发挥不出好的状态。我有点纠结,如果大家都觉得我不适合这个舞台,那我还有没有必要再去验证大家的假设?

但心底里,我对自己有一点点期望,我觉得今年的自己,跟往年是不太一样了。所以这次我决定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试一下,我到底适不适合脱口秀大会。不行,我也不勉强自己了。

时代周报:大张伟复活你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梁海源:很平静,毕竟本来就做好了被淘汰的准备(笑)。我对大老师的感激,不在于他让我晋级,而是因为他给了我遇到知音的感觉,他让我觉得我的创作能力受到了认可。

按理说,出场顺序靠后的选手,一般都会提前站起来去挑战前面的人,但那天我想好了,我谁也不挑战,该什么时候讲就什么时候讲。有人说我是在摆烂,我觉得挺好的,不用去想那么多。我曾经很佩服这种状态,现在我也做到了。

突围赛我上场的时候已经凌晨3点,距离节目开始录制已经大约12个小时。我在场边真的坐了很久,但那天我一点也不紧张,甚至有点在现场看秀的感觉。回到淘汰间时,我才发现我的后背僵硬得近乎痉挛,节目录制实在太累了。半夜上场能讲成这样,我对自己已经很满意。

梁海源在突围赛 受访者供图

时代周报:你以前就这么松弛吗?

梁海源:我确实比过去松弛了,这是因为一年来我想通了很多困惑我的人生议题。还有一个原因,录制节目前我演了很多专场,专场收到的正面反馈,给了我信心。

脱口秀其实是人生状态的一面镜子。一个人很难在表演时伪装,因为他没法变成另一个自己。只有当内在真的发生了一些变化后,他才会呈现出一个新的状态。

时代周报:今年线下专场表演中的哪一个瞬间,让你印象最深?

梁海源:6月26日长沙场的演出效果特别好,观众席里甚至有人吹口哨喝彩。那天散场后,我回到休息室时,因为兴奋,每一根神经都还在颤栗。就像是做了一场好梦,我还没从表演时的聚光灯、笑声、掌声里走出来。

能够在专场表演里将自己的人生片段分享给观众,并与观众产生共鸣,就像是共同创造了一个美妙的幻境。在1小时的专场里,我好像走完了一生。

时代周报:我看了广州场,比起线上,你在线下确实更放松。

梁海源:线上节目对演员当然很重要,每个演员都会觉得在节目上表现好了,职业生涯就会迎来重大改变。只不过,有些东西不是我能掌握得了的。节目录制会给人更多压力,它有很多摄像机,同时也是一场比赛,每个人处理压力的能力和方式也不太一样。

专场巡演让我获得了一些安全感,这让我觉得,即使我节目表现不好,未来只演线下也行,只要有观众愿意来看我演出。因为我实际上已经做好了脱口秀这件事。

梁海源在广州专场 受访者供图

时代周报:什么原因让你变得稳定了?

梁海源:2020年,在《脱口秀大会3》上,杨天真诚恳的质疑,使我的心态有所转折。在那之前,我一直觉得我是个很好的演员,只是在线上节目发挥不佳。她的评价动摇了我长期以来的自我认知。

人在遇到挫折时,一定会经历5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走过这个阶段再审视自己,我想我可能确实没有那么好。

时代周报:有没有找过朋友或者笑果内部的人,了解他们的看法?

梁海源:没有。这个问题自己想才能想通,其他人的话,多少都有些安慰成分在。

时代周报:是因为自我认知改变了,所以诞生了你的专场名《坐在角落的人》?

梁海源:首先是因为我不想让专场名是四个字的(笑),因为大家都特别喜欢起四字名。

回到专场名的含义本身,“坐在角落的人”,代表我没有那么重要。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舞台中央,被所有人注视,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我们也可以就坐在旁边去看周围发生的事情。我想,这叫若即若离,就是我没有完全参与进去,但也没有完全离开。

时代周报:以前的你,觉得站在舞台中央更开心?

梁海源:对,我会觉得自己在发光,觉得“我也太棒了”,这种虚荣心也是自我实现的一种表达。但在渴望与达到目标之间,往往事与愿违。

因为第一季脱口秀大会整体反响很好,到第二季我上台演出时,我自然会觉得应该也能够引人关注。但实际效果却和预期有出入,无论是我的表现,还是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我看到节目越来越火,越来越多新人涌入,永远有人做得更好、更受关注。

梁海源在专场后台 受访者供图

时代周报:当自我实现遭遇不如意,你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

梁海源:像我这类有点自卑情结的人,需要更多的成就感来达到内心的平衡,但很多时候,所谓的“成就感”,又需要依赖外部评价体系。所以以前我的很多不快乐,都是因为希望得到外人的认可。

现在我会下意识减少寻求他人认可的状态。既然我站不到聚光灯下,那就算了,我就坐在这里,觉得自己舒适也可以。

时代周报:所以你才写了“No gain, No pain”的那个梗。

梁海源:一分耕耘未必会有一分收获。我会安慰自己,虽然我得到的不多,但我付出的也很少。很多时候,人失望是因为有落差,你觉得自己付出了十分,最后得到的只是一分。那假如付出一,得到一,你就会觉得比较开心,对吧?

时代周报:我觉得这是你的心理战略,你只是降低了预期,但没有真的放弃努力。

梁海源:人确实可以选择一直往前走,但如果实在走不动了,也可以退回来休息一下,不用逼自己一口气达到某个目标。我曾经很羡慕身边爆红的朋友,现在觉得自己也挺好。人要能接受自己,不是只有“光鲜”的部分才值得被爱,不红、不被关注的状态,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梁海源在演出间隙 受访者供图

脱口秀行业从0到1,然后呢?

时代周报:从今年《脱口秀大会5》突围赛的情况看,你觉得目前国内脱口秀行业新人演员的孵化情况如何?

梁海源:新人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所谓“老人”,其实也是从脱口秀大会第一、二季时稚嫩的状态,花了4—5年的时间,才逐渐成长到了今天的水平。但现在上场的一部分演员,可能才讲了一、两年或者只有半年,表演水平已经挺惊艳了。

时代周报:但从晋级情况看,似乎还是“老人”多。

梁海源:脱口秀表演本来就应该花一些时间去沉淀,如果说新人一下子有碾压性的优势,是不是也不太科学?当然,肯定是会有一部分新人的天赋很突出,比如说何广智,在广智还完全是个新人的时候,他就已经说得很好了。

何广智在突围赛

时代周报:你觉得,新人的成长与内容输出速度,能不能跟上市场的需求?

梁海源:单纯以今年的情况看,我觉得还不太能跟上。私域话题在段子里的浓度有些偏高了,这是应该改善的情况。我自己其实已经在尽量避免讲这类内容。另外,目前的整个讨论语境更倾向于针对赛制以及场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关于段子内容本身的讨论其实并不多。

时代周报:压轴出场的江梓浩,他的表演里调侃了南北方人对笑话观点的分歧。我们也发现了,能在节目里走到最后的,也是北方人居多,你觉得北方人在脱口秀行业里更善于表达吗?

梁海源:你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其实我们演员内部也有这样一个认知,程璐老对我说,海源,你是少数的、脱口秀讲得挺好的南方人。

口音是一个方面。南方人的口音会让观众觉得普通话不标准,但东北人的口音,则会让人觉得好笑、加分。更重要的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北方方言里的一些用词,直接迁移到段子里,最终呈现效果也不错。但粤语里类似于周星驰电影里的经典台词,在转译成普通话之后,就会变得寡淡无味。

语言方式乃至表达方式在转码过程中的损失,是南方脱口秀演员需要承受的。

时代周报:南方脱口秀演员可以如何突破当前的瓶颈?

梁海源:首先是要练好普通话(笑)。普通话不需要好到什么程度,但起码不能影响大家在听力上的理解,这样内容才可能穿透到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是要在创作与表演上更努力一点,梓浩这次表演的明显进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真的非常努力地在研究这件事。每个演员去开放麦测试新段子的频率和次数都不一样,这一年来,梓浩肯定是我们所有演员里去得最多的那批人之一。从他的段子里,你也能看到他这一年来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你看,努力是有回报的,观众还是要给南方的演员们多一点时间。

江梓浩在突围赛

时代周报:入行十年来,你觉得脱口秀行业发生了什么变化?

梁海源:大家都知道、愿意关注、甚至愿意买票来看脱口秀了,甚至大家也愿意自己去说一说脱口秀了。我刚入行时,行业真的是从零开始,你需要跟别人解释什么是脱口秀,50元一张的脱口秀门票,也得吆喝半天才能卖出去。

以前可能是买方市场,现在是公平的市场。

时代周报:据你的观察,脱口秀行业发展这些年,一个成熟的脱口秀演员的发展轨迹是怎么样的?

梁海源:即便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脱口秀演员的想法都是,我先上《脱口秀大会》去讲5分钟的段子,让大家认识我。再往后要怎么样,大家其实都缺少一点规划。

国外的脱口秀行业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一个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一般是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后,去演出,去巡演,然后去发行作品。《脱口秀大会》很大的一部分作用,是帮助推广脱口秀文化,现在我们也需要想一下,从0到1这条路走完后,我们还需要怎么做。

标签: 觉得自己 什么时候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