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最近两年,A股市场ST类股票似乎又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整体走势明显强于同期大盘,相当数量的ST类股票连续走强。
ST类股票在历史上几经沉浮,曾几何时,一度遭到强力爆炒,频频上演“乌鸡变凤凰”的戏码,但一段时间内,又一度泥沙俱下,集体遭遇“用脚投票”的窘境。
有专家认为,此番ST类股票再次连续走强,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需要理性看待。此外,专家们还提醒,仍需留意ST类股票自身的风险,不可重蹈以往盲目炒作ST类股票造成重大损失的老路。
ST类股票连续走强 走势明显强于大盘
最近两年来,A股市场ST类股票(注:为表述方便,本文中所称ST类股票含*ST股和ST股,下同)连续走强,走势明显强于同期大盘。
行情数据显示,自2021年一季度开始,ST类股票总体持续上涨,万得(Wind)编制的ST板块指数涨至2021年年底的近2000点,近乎翻倍,其后一度有所回调,至今年5月份跌至1300多点。不过,从今年5月份开始,指数开启新一轮升势,目前重新涨至超过1700点。
对比主要市场指数来看,上证指数2021年以来累计下跌7.42%,深证成指2021年以来累计下跌16.41%,而同期万得编制的ST板块指数则逆势上涨,累计涨幅高达46.24%。今年5月份以来,ST类股票在经历短暂修整后重启涨势,期间万得编制的ST板块指数累计涨幅达24.71%,也明显超过同期上证指数5.52%的涨幅和深证成指9.75%的涨幅。
具体来看,目前142只ST类股票中,有16只股票2021年以来股价翻倍,其中ST实达(行情600734,诊股)、ST澄星(行情600078,诊股)、ST众泰(行情000980,诊股)、*ST天成(行情600112,诊股)等股票涨幅甚至达到200%或以上。
以期间涨势最为凌厉的ST实达为例,自2021年以来,公司股票价格累计涨幅接近900%。
ST类股票在历史上也是起起落落,几经沉浮。曾几何时,ST类股票一度遭到强力爆炒,身上具备的壳资源价值,以及各种似有似无的概念,都成为市场炒作的理由,以致于频频上演“乌鸡变凤凰”的戏码;但在2017年至2020年间,ST类股票又迎来至暗时刻,一度泥沙俱下,集体遭遇“用脚投票”的窘境,不少ST类股票期间跌幅动辄达到90%以上。
ST类股票最新“画像”如何?
A股市场的ST制度早已有之,伴随着制度的变革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如今的ST制度有其自身的特色。
根据目前交易所相关规定,当前上市公司风险警示分为两种,分别为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这类风险警示多是亏损等财务方面的原因;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这类风险警示多是违规占资、违规担保等公司治理的原因。
在经历制度的变革和市场的洗礼后,如今的ST类股票群体最新面貌如何?
根据记者的统计,目前A股全市场ST类股票共142只,占到全部A股总数的约3%。其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股票(*ST股)有59只,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股票(ST股)有83只。这里可以看出,目前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股票(ST股)其实更多一些。
按照上市板来划分,上述ST类股票中,主板股票119只,创业板股票21只,科创板股票则仅2只,表明当前ST类股票仍以主板股票和创业板股票为主。
从行业分布来看,目前的ST类股票广泛分布于各个行业。按照中信一级行业划分,医药行业ST类股票最多,达到11只;计算机、基础化工、商贸零售、机械等行业的ST类股票也较多。
从市值规模来看,当前ST类股票市值多数较小,约九成的ST类股票市值不足百亿元,其中八成ST类股票市值不足50亿元。不过,仍有少数股票市值超过百亿元。这其中,其他风险警示股票(ST股)相较于退市风险警示股票(*ST股)市值一般相对较大。
从财务状况来看,上述142家公司中,约半数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不足5亿元,其中10家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然而,这里面仍有不少营收超过百亿元的公司。比如,ST易购(行情002024,诊股)2021年度营收甚至超过千亿元,达到1389.04亿元,ST海航(行情600221,诊股)、ST冠福(行情002102,诊股)、ST龙净(行情600388,诊股)、ST中利(行情002309,诊股)、ST奥马(行情002668,诊股)2021年度营业收入也超过百亿元;盈利能力情况方面,108家公司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状态,其中26家公司亏损额超过10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ST类股票群体成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中,目前看起来很好的上市公司,未来有可能被实施风险警示;当前的风险警示公司,未来有可能解除风险情形,从而摘星脱帽,甚至不排除脱胎换骨。
ST类股票行情为何回暖?
ST类股票群体的冷暖,与近年来A股市场的制度变革,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
过去一些年,退市制度方面的一些漏洞正逐渐补上,相应威力逐渐显现,退市股数量由此大幅增加。不少退市股动辄暴跌90%以上的场景,令不少投资者切实感受到相关风险的存在,这种退市股风险的集中快速释放也很快传导至ST类股票身上。这里面的原因是,一些退市公司在退市过程中需要经历风险警示阶段,这意味着,ST类股票面临的退市风险比其他群体要大得多,大量退市股的暴跌因此直接带动不少ST类股票连续下跌。另一方面,A股市场对重组、借壳等方面的制度和监管逐渐完善,借此炒作的机会明显变小。对照这段时间的行情来看,万得编制的ST板块指数在2017年至2020年间呈现连续下跌的态势,一度从接近3000点跌至1000点出头,期间最大跌幅近2/3。这段时间ST类股票的泥沙俱下,是此后部分ST股股价连续修复的一个历史背景。
资深市场人士桂浩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ST类股票表现较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目前ST类股票被实施风险警示,很多是因为非业绩原因,比如因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一旦相关问题得到整改,“脱帽”就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虽然目前总体经济形势比较严峻,但对于部分ST类公司来说,若能及时转型,获得发展的机会仍然存在。近些年市场从较多关注业绩和核心资产,开始转向专精特新和赛道品种,这种变化下,一些小市值ST类品种一旦具备相关题材,就容易获得市场炒作机会。
回到上市公司本身,记者发现,随着注册制深入推进,退市制度不断完善,壳资源价值下降。但这并不代表ST类股票公司本身一文不值。事实上,如果上市公司只是短暂出现经营困难,当公司主营业务恢复正常,财务指标改善后,估值回升就可能发生,这需要投资者仔细甄别。
例如,国际医学(行情000516,诊股)今年年初由于深陷“孕妇流产”事件,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国医”,股价在“戴帽”前后出现大跌。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时,ST国医旗下两家子公司西安高新医院和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分别被责令“停业整顿3个月,期满整改合格后重新开诊”。
今年4月中旬,停业整顿期满且整改合格,国际医学旗下的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在4月13日恢复正常诊疗工作,公司股票自4月18日起撤销股票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价自此持续震荡回升,目前基本上已恢复至年初大跌前的水平。
另外,记者梳理近几年来ST类股票的表现发现,在“炒壳”已进入穷途末路的背景下,连续涨停或涨幅居前的ST类股票,股价飙涨背后,多与市场热点有些“沾边”。
近段时间,A股上市公司跨界并购热潮再起,但从并购标的看,与此前偏好白酒、游戏等行业不同,新能源领域和高端制造领域等成为上市公司并购新方向。部分ST类股票借着新能源并购热潮,股价大幅走高。
比如近期涨幅较大的*ST园城(行情600766,诊股)、*ST未来(行情600532,诊股)等,均因跨界新能源股价被热炒。今年5月9日晚,*ST园城公告显示,公司拟增资取得江西科宇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51%的股权,后者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6月20日晚,*ST园城又公告称,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西瑞宇锂能有限公司,跨界进军新能源领域。5月份以来,*ST园城股价接连走高,累计涨幅超80%。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涉足新能源之前,*ST园城还先后与津彤源、圣窖酒业、浙江元集等多家企业传出“并购绯闻”,欲涉足领域包含危废处置、白酒、新材料等。不过,最终全部“告吹”。
无独有偶,*ST未来也因跨界新能源,股价大涨,甚至逼近历史新高。日前,*ST未来公告,公司拟通过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以不超过38.5亿元收购瑞福锂业70%股权及新疆东力70%股权。瑞福锂业主要从事电池级碳酸锂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新疆东力主营业务为锂矿石的开采。7月低点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00%。
ST类股票背后的机构调研身影
ST类股票普遍具有市值小、业绩差、风险高等特征,个人投资者参与ST股票投资需要签订风险揭示书后才能进行交易,公募、私募等投资机构虽然也可以参与ST股票交易,但是为了保障基金的收益率以及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一般情况下,很少重仓买入ST股票。
险资作为A股市场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此前,银保监会已明确规定,不得买入被交易所实行“特别处理”、“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的股票。
但记者梳理机构的调研情况发现,在投资规定约束下,机构对行业影响力较大、或者资产优质但只是遇到短暂经营困难的公司调研热度仍然较高。
例如,国际医学今年年初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当时,包括中银基金、广发基金、中信保诚等多家基金公司下调国际医学估值。虽然3个月停业会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造成较大损失,但从资产角度而言,公司仍然具备经营资质,整顿期满后将会继续开业。
随后,国际医学公布的调研信息显示,易方达基金张坤、张清华,中欧基金葛兰,广发基金吴兴武,交银施罗德基金杨帅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参与了调研。此外,高毅资产、拾贝投资、源乐晟资产、保银投资等多家百亿私募机构的投研人士也参与了此次电话会议。
当时,参与调研的机构关注的主要是,停诊3个月的影响,是否会因业绩被实施风险警示的风险,以及摘帽的可能性。
此外,今年以来,ST海航、ST基础(行情600515,诊股)、ST红太阳(行情000525,诊股)、ST交投(行情002200,诊股)等也获不少机构调研。ST海航近日公布的调研信息显示,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诊股)、天风证券(行情601162,诊股)、兴业证券(行情601377,诊股)等头部券商机构,景林资产、千合资本等知名私募以及人保资产、泰康资产、阳光资产等大型险资参与了调研。在调研活动中,机构对公司主业恢复,何时摘帽以及整个行业的情况比较关注。
机构调研ST板块公司更多的是通过调研该公司了解整个行业的一些变化,而不是为了加大ST股票的配置。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有些ST公司负债累累,账面上亏几个亿或十几个亿很常见,就算有机构调研,也不会为它的高负债买单。在退市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该清退的公司就应该清退,这样才能形成进退有序、大浪淘沙的市场格局,也是注册制改革希望达到的效果。
ST类股票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曾几何时,由于上市公司是一种稀缺资源,不少未上市的公司往往会选择借壳上市。由于“借壳”预期的存在,“炒壳”风气盛行,价格信号扭曲,影响市场功能发挥。
“ST股大部分都属于空壳公司和僵尸企业,被错杀的概率很小。随着注册制全面推行,退市公司的数量还会大幅增长,这将成为一个新常态,而退市的股票主要来自ST板块,投资者如果去爆炒或者买壳借壳,这个风险很大。”董登新对记者表示,ST股被爆炒可能还与退市制度当中的一个重大漏洞——重新上市有关,退市后有少量公司以优厚的条件重新上市,而不是走IPO这个大门。
董登新进一步指出,ST公司退市后,能回归市场的概率非常小,投资者如果赌重新上市这个概率的话,纯属是一种赌博行为,普通投资者应该敬而远之,切莫参与ST股的赌博或者炒作。
桂浩明也明确提醒,ST类股票毕竟属于风险品种,相关公司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觉得只要是ST类股票,就一定会有翻身的机会,这种历史早就过去了。
来源:金融界
【你关心的A股头条都在这,关注这个号的人都在股市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