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祭奠保家卫国的忠魂,重温那些本不该冷却的“热血”记忆

《见字如面•初心季》上期节目以“青春”之名,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段百废待兴、活力满满的奋斗历程。本周六21:20播出的第七期节目,将带您走进新中国成立伊始,发生在中国最南端及最北端的两场战争,祭奠那些保家卫国的忠魂,重温那些本不该冷却的“热血”记忆。

朱国胜:为解放全中国洒热血不解放海南岛誓不归

1949年底,两广战役结束,华南沿海地区全部解放,国民党军残部整编海南岛上的原有部队,组成所谓“固若金汤”的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伯陵防线”,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海登陆。

与陆上战斗不同,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我渡海部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其中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3军128师383团“渡海先锋营”三连连长朱国胜所在的部队,不仅面临航渡距离远,水流湍急的问题,而且由于预定登陆点均在我军炮兵射程之外,我方无法对其渡海登陆作战行动提供火力掩护,而国民党军的军舰却能够轻易驶抵中流,对我渡海部队实施轰炸拦截。与此同时,驻扎在海南岛上的国民党守军尚拥有40余架作战飞机,可随时升空直接支援其守岛部队,而我空军部队才刚组建,短期内难以投入实战,因此四野渡海兵团必须在完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以木帆船作为渡海工具,悉数以陆战部队单独向敌陆海空三军立体防御发起进攻。

用小木船对决大军舰,这使得解放海南岛之初的登岛作战,注定将成为一场九死一生的艰难战役,但朱国胜及其战友没有丝毫畏惧,他甚至在出征前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正是在登岛战役打响前夕,朱国胜给连队党支部和战友们提前写下一封告别之信。他在信中说:“我准备在解放海南战役中立下最大的决心。在海上沉着顽强打兵舰,到陆地我要抢先第一个登陆。在战斗中,如果我的腿被打断了就用手往前爬,手打断了就用牙咬,绝不贪生怕死。”

1950年3月初,朱国胜和战友们乘坐木船横渡琼州海峡,一举攻下了“伯陵防线”。一个多月后,他在敌众我寡的风门岭战斗两度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后又被炮弹炸伤两处,终因流血过多,于担架上停止了呼吸。

这位英雄连长朱国胜,最终以血肉之驱,兑现了自己渡海作战前的庄严承诺,并倾尽一腔热血,践行了其出战前“绝不贪生怕死”的决心。而他提前写下的告别之信,也就成了烈士最后的遗书。

本期节目中,青年演员俞灏明将重现带领战士们以小木船打败大军舰、为解放海南岛英勇献身的朱国胜。

“黄继光母子”同框:为保家卫国抛热血不立功不下战场

1952年,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进行至关键时刻,年仅21岁的黄继光身负重伤不畏生死,依然冒着枪林弹雨,穿过炮火硝烟,向着敌人的中心火力点匍匐前进。最后时刻,他奋身跃起,以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孔,为了胜利壮烈捐躯。

上甘岭精神感染和鼓舞了新中国的几代人,而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则在上甘岭的高地上,用自己的热血书写了保家卫国的军人担当,用生命捍卫了“不立功不下战场”的壮烈誓言。

黄继光堵枪眼的故事尽人皆知,但在做出那勇敢无畏的舍身一扑时,他的内心世界究竟想的是什么,我们永远不得而知。不过在黄继光牺牲前的一次战斗间歇,他曾请战友代笔,给远在祖国的母亲写下一封家书。在这封简短的家书中,黄继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跃然纸上。

其时,终于摆脱了封建地主压迫,不再当牛做马的黄继光也像很多中国人一样,畅想着未来的幸福生活,但他也深知,为了保卫全中国人民的幸福日子,自己需要站在保家卫国光荣战斗的最前线,并发誓“不立功不下战场”。

想当年,抗美援朝的战斗生活条件极为艰苦,随时面临着会流血牺牲,可黄继光却报喜不报忧,他只在家书中请母亲和哥嫂弟弟切切保重,不必挂念自己。

当黄继光英勇牺牲的消息传来后,他的母亲邓芳芝难掩悲痛。但悲痛之余,面对来自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怀,这位英雄的母亲则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指战员写了一封长信。

在这封信里,她将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视为自己的孩儿,并以慈母的口吻告诉大家:“光儿……他为了多数人过幸福日子,牺牲自己,他有志气……我失掉了一个儿子,现在却有了千千万万个儿子……望你们常常来信,免得我挂念!我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

英雄的母亲邓芳芝在黄继光牺牲后,又相继送一个儿子、三个孙子、两个孙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而她自己则在乡下老家始终坚持从事生产劳动。她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两次被评为全国烈士军属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并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本期节目中,将由著名演员刘琳和青年演员靳川川将对读英雄母子的往来书信,用舞台重现母子同框的感人场面。

少康:为抗美援朝燃热血在他乡明月下思故乡

原名邵尔谦的少康,是抗美援战争中中国人志愿军里一名默默无闻的普通战士。他于1950年10月16日跟随部队入朝作战,主要在志愿军某师文工队里从事宣传工作,负责为前线的战友们送上丰富的精神食粮。

出于保密原因,少康自入朝后一直没给家里写信。当时间推移到1953年的中秋节,朝鲜停战协定业已签订,战争总算结束了,因此当晚的月亮似乎特别地大而亮。少康也就在朝鲜成川郡玉井的这样一个静好月夜里,给自己远在祖国大西北工作的弟弟写了封家书。

少康没在这封信里过多纠结战争与和平的话题,他只是给弟弟详细记述了自己在朝鲜一连度过的三个中秋节的故事。

自入朝以来,少康连续三个中秋节,都是伴随着战争硝烟度过的。第一年的中秋节,他是在与战友们冒着严寒,借着皎洁的月光挖阵地中度过的;第二年的中秋节,他是跟随部队于搬家中途遭遇敌人的夜航机投弹和公路旁的高射机枪、高射炮扫射,在一片火光中穿越封敌人锁线中度过的;第三年的中秋节,他则是随部队参加反击战,三天两夜不敢睡觉,随时准备投入紧张战斗中度过的……好在战争终于结束了,这位年轻的战士终于可以借助皎洁的月色,向远方的家人畅叙衷肠了:“你知道朝鲜秋天的景色吗?”“你知道朝鲜人民怎么过中秋节吗?”“你的恋爱成功没有?家里人有不同意吗?”而他家书中所记述的所有这些家长里短,无疑都是硝烟散尽后平静珍贵时光的真实写照,却也反衬出了此前那段热血战争岁月,曾经多么跌宕不定,令人壮怀激烈。

本期节目中,青年演员宋洋将化身志愿军文艺兵少康,在家书中娓娓道来他在异国他乡的中秋节故事。

本周六21:20,黑龙江卫视与腾讯视频《见字如面•初心季》第七期,《热血》澎湃,回肠荡气。

标签: 保家卫国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