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攀登珠穆朗玛峰。
新华网郑州10月11日电 (秦伊冉) 近日,登山题材电影《攀登者》受到热议,电影中执着勇敢的登山英雄,不畏艰险的攀登精神感动了很多观众。而电影中的原型人物之一就是来自河南西华的王富洲,他是中国乃至世界首位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运动员。
1975年珠穆朗玛峰王富洲和队友手托国旗。(右为王富洲)
临危受命 为国登峰
1958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的王富洲被调入国家登山队,成为了一名登山运动员,也就此开启了他的职业登山生涯。
屈银华 贡布 王富洲(从左至右)
1960年,当时的国家体委决定组队从北坡挑战攀登珠峰,当时国家登山队中25岁的小伙王富洲就是受命登峰的一员。1960年5月24日,登山队员王富洲和队员贡布、屈银华、刘连满从海拔8500米的营地出发,在严重缺氧、寒冷、黑夜等恶劣条件下,王富洲和队员贡布、屈银华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于5月25日凌晨4时20分登上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
然而遗憾的是,成功登顶是在凌晨,由于天色昏暗、拍摄条件不好未能留下影像,故而在当时此次登顶并不被世界承认。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这一次,书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的红色旗标被竖立在峰顶,成为中国登山队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铁证”。
王富洲曾住过的老宅。
英雄印象 激励后代
“他比我大五六岁,经常带着我玩。小时候富洲哥可顽皮了,但是身体素质特别好,跑几个来回都不嫌累,那时都有做这(运动员)的潜质。”80岁的王新乾老人是王富洲的邻居和玩伴,回忆起童年往事,他仍历历在目。
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址坊镇南流村,一处破旧院落是王富洲曾住过的老宅。如今,王富洲的父母、弟弟均已过世,老家尚有弟媳李树莲、侄子王秋生等人。
成名后,王富洲还多次回到家乡母校,激励学子。1979年至1989年间,王富洲曾两次回到南流村小学。南流村村支书王进超是当时的学生之一,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进超印象深刻,“我那时候四五年级,那年听说他要来,几个村的人们都跑过来看。他还讲了登山时的经历,我们听的热血澎湃,都想成为他那样的大英雄,将来也能报效国家。”王富洲就读过的淮阳中学还成立了“富洲班”,以此激励高三学子。2013年10月,王富洲回到中学母校淮阳中学,并捐赠了自己用过的11件登山珍贵纪念品。如今,这些赠品陈列在淮阳中学校史馆王富洲纪念展台上,激励一代代在校学生。
王富洲铜像。
因为常年从事登山运动,王富洲留下来不少伤病。在早年登山时,国家登山队里许多队员都有冻伤,王富洲的好几个脚趾就被冻掉了,多根手指后来也被截掉了指关节,他还常年饱受着脑血栓,听力、视力障碍的折磨。2015年7月,80岁的王富洲不幸在京逝世后,中国登山协会曾说过“以王富洲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登山家所创造的登山精神已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已成为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动力源。”
据了解,目前,西华县积极组织县委机关干部观看电影《攀登者》,共同学习王富洲和登山队员们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此外,南流村也正在筹备修建“王富洲故居”,旨在把英雄王富洲的事迹和精神永久的流传下去。(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