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文章背景:
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倡导发起了新兴版画运动。新兴版画的发展壮大诞生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历史时刻,艺术家用版画这一艺术形式揭露侵略者的残暴,弘扬救亡图存、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武汉一时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版面艺术家也聚集在此。
胡风在武汉主编的文学期刊《七月》是扶持、发表抗战版画作品的重要刊物。1938年1月8日至10日,胡风在艾青、田间、萧军等左翼作家、美术家们的帮助下,依托《七月》主持全国抗敌木刻画展览会。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出版的第一张《新华日报》,就以《“抗敌木刻画展览会”参观记》为题,报道了此次展览的盛况。1938年1月13日《新华日报》四版特别推出“抗敌木刻展览会”特刊。艾青、田间、萧军等人专门撰写相关文章刊发其上。
现在我们最喜欢看苏联底木刻,一方面因为它的艺术的成功,一方面因为它所反映的旧俄罗斯的解放,俄罗斯人民的血液,已经从混乱的市街转向宏伟的工厂,从泥泞的道路转向明亮的农场,俄罗斯人民的言语,也从呻吟,嗫嚅咽哑,开始在红场,在普希金园,在高尔基城,在一切的散布着早晨一般的生命的地方,以生动的豪放的节奏,向全世界骄傲着说话了……
但假如这被损害与被侮辱的中国,由于年青的艺术工作者们的斗争,向明天,向自由的灵魂,和他们的欲望,他们的意志,他们的手,笔尖,刀锋,勇敢地显现着我们民族今天的受害,显现着奴隶在锁枷中狂歌的音节,显现着我们必需起来斗争,显现着成长在这殖民地上的粗野的马,反抗的枪,英雄的行列,驱逐着祖国的仇敌,显现着胜利的明天的到来!……我们不必要敌人的虚伪,夸张,浮躁,我们忠实地,大胆地,深刻地,把我们的灵魂卷入工作一起。在明天,我们会更喜欢地看中国的木刻,因为他和我们的生活更熟识、更亲切;因为在那版图的场面上,条纹上,有了我们自己的血与眼泪,有了我们自己的梦与讴歌,因为在那版图上的土地,是中国的土地,在那版图上的河流,是中国的河流,在那版图上的英雄,是中国的英雄;在明天的中国,我们的艺术工作者们和我们的战士们将一同被人民在墓碑前,在祭坛前,在会场前,为人民所纪念着吧!
……
在明天,中国自由了,中国的艺术家的手和刀锋也自由了……
——摘自1938年1月13日《新华日报》四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