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中国证券报》16日刊发文章《强信心、扩需求、定任务 地方奏响稳经济“协奏曲”》。文章称,近期,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地密集召开两会,在公布2022年地方发展成绩单的同时,加紧谋划2023年地方稳经济任务单。
挺民企、撑平台、扶地产,着力强信心;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奋力增需求;定任务、列清单、划重点,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各地纷纷吹响稳经济促发展的号角,力争在新一年发展中走在前列。随着稳经济的地方路线图逐渐明晰,各地促发展的合力不断增强,多位专家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全面恢复值得期待。
强信心:挺民企撑平台扶地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平台经济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房地产事关国计民生……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民营经济”“平台企业”“房地产”成为地方两会的热词,围绕这三个热词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皆指向强信心。
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北京提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湖南提出,力争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0%,要让广大民营企业有“优”的服务、“进”的空间、“创”的动力;浙江提出,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新时代浙商精神……
支持平台企业大显身手,北京表示,积极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形成一批“绿灯”投资案例;浙江表示,支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制定支持政策,建立专业化服务机制,鼓励平台企业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重庆强调,用好信贷、债券、股权、内保外贷等支持政策,完善财税、金融、产业等配套措施,推动房地产投资逐步回暖;安徽明确,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四川提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
“随着政府一系列纾困破茧的举措落地实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有望持续优化拓展,发展优势和潜能将进一步释放。”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说。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平台企业在经济资源配置、供需配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认可,平台企业将迎来新发展。
此外,专家指出,地方政府积极发力,突出“因城施策”,推进“保交楼”,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将起到支持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增需求:扩内需稳外贸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
多地聚焦扩内需促消费。北京、福建、山西等地表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上海提出,全力打造东、西两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办好“五五购物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等。四川明确,支持成都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多省提出万亿级投资计划,保持合理的投资强度。江西提出,实施省大中型项目3527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6万亿元左右,实施工业企业技改项目3000个左右。广东明确,2023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3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支持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改。安徽提出,适度超前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200项……
专家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消费与投资规模将有所恢复。各地从投资和消费两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有利于创造扩大内需的动力和环境,统筹发挥扩大内需对经济恢复的拉动作用。
在着力扩内需的同时,各地对稳外贸的重视程度不减。上海提出,加快培育一批跨境电商、离岸贸易、数字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国际贸易标杆企业。浙江明确,拓市场抢订单引外贸,进一步扩大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山东表示,着力办好日本、韩国、RCEP区域3个进口博览会,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用好16市跨境电商综试区,优化海外仓布局……
“外贸涉及的行业企业覆盖面广,包含原材料、中间品、产成品等不同类型,牵一发而动全身,稳外贸是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之一。”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说。
挑大梁:经济大省再奋进
2023年稳经济促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多个省区市发布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这些数字在起到统领全局作用时,也成为观察预测2023年经济发展情况的线索。
记者梳理发现,地方政府制定的GDP增速目标数值在4%至9.5%,主要集中在5%至6.5%。值得关注的是,海南以9.5%左右的增长目标位列榜首。西藏、江西、新疆GDP增速目标也都在6.5%以上,分别为8%左右、7%左右、7%左右。
相关分析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于2023年经济走势,乐观预期在不断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大省勇挑大梁成为一个鲜明的特征。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将2023年GDP增速目标设在5%以上,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进出口总额增长3%。同为经济大省,浙江也将2023年GDP增速目标设置为5%以上。
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在稳经济促发展的目标之下,专家认为,2023年各省市尤其是经济大省要继续勇挑大梁,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牵引力和驱动力。
随着稳经济的地方路线图逐渐明晰,2023年中国经济全面恢复值得期待。“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呈现稳中有进、逐步恢复的态势。”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杨翠红说。
日前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1%左右,呈现进一步复苏态势。
强信心、扩需求、定任务 地方奏响稳经济“协奏曲”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中国证券报》16日刊发文章《强信心、扩需求、定任务地方奏响稳经济“协奏曲”》。文章称,近期,北京、上海、浙江...
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对孩子的眼睛大有益处!【健康幸福过新年】(4)
寒假恰逢春节,儿童青少年如果生活不规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很容易导致近视发生或近视程度加深。 选择视频工具要坚持“宁大勿小”...
环球动态:朝阳少侠:美国有人挑头污名化中国防疫转段,背后藏着四个阴谋
中国防疫转段,大多数国家表示欢迎,美国却借机发起新一轮攻击,安的什么心?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污蔑和攻击就从未断过。将疫情...
在轮椅上与命运“竞速”(暖闻热评)
【人物】脊髓损伤运动员 【故事】宁夏有一支由“轮椅大军”组成的运动员队伍,他们中许多都是脊髓损伤的重度残疾人。从瘫痪在床到学...
当前快报:带着爸妈开店的他,要“再站起来” | 相对论·蹲点深夜小馆
这是一家挺过了疫情的 湖北小馆 这是一个北漂了九年的 三口之家 在新一年的北京 熟客们又回到这里 他们说 “三年...
【世界速看料】“黑匣子”寻获,媒体分析尼泊尔空难可能原因
参考消息网1月17日报道尼泊尔官员称,搜救人员16日发现了于前一天坠毁的尼泊尔客机的驾驶舱语音记录仪和飞行数据记录仪。这两台数据记录...
世界热推荐:康巴什区:打造数字金融“新港湾” 擦亮康巴什的“金名片”
2023年鄂尔多斯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
微头条丨开业运营7周年 亚投行“朋友圈”何以越来越大?
2022年,亚投行新成立了融资伙伴关...
每日动态!浙江立法拓展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
旨在拓展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的《浙...
天天最新:深圳预计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5万亿元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日前公布,20...
世界要闻:两部门明确多项个税优惠政策延续实施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6日发布公告...
实时:中国贸促会发布《自由贸易协定商务应用指南》
1月16日获悉,中国贸促会当天正式...
中国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
中国服装协会1月16日披露,2022...
全球快看点丨2023年世界经济会好吗?
2023年全球经济会好吗?目前看来...
每日聚焦:截至去年底广东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超1600万户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月16日介...
全球信息:2022年重庆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9.2%
1月16日从重庆市商务委获悉,2022...
俄罗斯马加丹州2022年开采51吨黄金 同比减少1.3%
俄远东联邦区马加丹州2022年开采黄...
天天精选!亚经协中马合作委员会致力于促进双方经贸合作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中马合作委员...
世界快报:16部门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网信办等16...
全球球精选!“美丽中国之友城绘”暨“水韵江苏·与世界的对话”中马青少年绘画展...
“美丽中国之友城绘”暨“水韵江苏...
观焦点:京津冀建设氢能产业生态体系
在加氢机前停车,工作人员插入加氢...
在世界最冷城市生活 要穿得像“卷心菜”
俄罗斯远东地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
今日看点:外国小姐姐在北京过小年,感受“饺子文化”
俗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腊月里...
速讯:开业运营7周年 亚投行“朋友圈”何以越来越大?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题:开业运营7...
热议:美国媒体发文驳斥中国新冠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谣言
中国日报网1月16日电(党超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