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疫转段,大多数国家表示欢迎,美国却借机发起新一轮攻击,安的什么心?
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污蔑和攻击就从未断过。将疫情武器化已成为美国的拿手好戏。
(相关资料图)
一、搞病毒溯源?想甩锅推责!
这几天,美国政客又炒起了“病毒溯源”的冷饭。刚刚经历了十五轮投票才艰难当选的众议院新任议长麦卡锡甫一上任就对中国开火,称众议院将调查新冠病毒起源并追究中国责任,还将其列为共和党人承诺在本届国会众议院进行的五项“关键调查”之一。
“病毒溯源”已是老生常谈。2020年,美国前政府凭空捏造“中国病毒论”,最终唱了出乏人问津的独角戏。2021年,美国现政府又对中国搞“三个月情报溯源”,结果不但没搞出什么新花样,反而被中国点到美国德特里克堡、北卡大学实验室等“死穴”,最后也只能灰溜溜收场。
美国政客一再踢上铁板,却始终没有放下坐实“中国病毒”的执念,原因在于美国抗疫实在惨不忍睹,必须找个替罪羊。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最完备的医疗体系,却“躺平”不作为,最终成为死亡人数最多国家,并大搞“医学种族主义”,通过栽赃中国来转移矛盾、甩锅推责。
2021年6月,美国新冠病毒变种的“变动期”,正是美国最爱炒作“病毒溯源”问题的时间。(图源:玉渊谭天)
“中国病毒论”这套谎言已经被戳穿了三年,为何现在还能忽悠人?纳粹德国时期被称为“宣传天才”的约瑟夫·戈培尔的话也许适用:“如果你说的谎言范围够大,并且不断重复,人民最终会开始相信它。”
美国目前仍掌握话语霸权,手握国际舆论场的麦克风,声量和影响足够大。西方许多人身处美国多年来精心编织的信息茧房,已经听惯了美国的虚假信息和选择性叙事。
近年来,美国将虚假信息作为对中国攻击施压的政治工具,已经形成“黑金、黑论、黑嘴”反华舆论产业链条,并以虚假信息为依据,出台打压遏制中国的措施,颁布涉华法令,实施对华制裁。
可以预见,“病毒溯源”这副臭牌美国还会打下去。美国人惯用的“舆论造势—官方定调—追责索赔”的老把戏也会继续玩下去。
二、为正义发声?搞遏制打压!
不只“病毒溯源”,疫情三年来,美国对中国的各种攻击抹黑从未消停。武汉疫情初起,美国有人妄称“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中国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美国说“动态清零”践踏人权。中国防疫转段,美国又称中国“置人民生命于不顾”。
总之,中国干什么都是错的,美国不会对中国说出半个好字。
在美国的话语体系中,美中竞争的本质是“民主对抗威权”,中国搞的是“威权统治”,因此是有原罪的。如果中国做得好,美国就酸上一句“代价几何?”,但凡中国有个什么风吹草动,那美国就直接断言“中国要崩”。
部分美国政客和媒体将疫情问题意识形态化,热衷于搞“政治优先”和双重标准,充分暴露其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漫画 | Latuff)
美国对中国强烈的敌意,源自对霸权衰落至深的恐惧。不只中国,连日本、德国、法国这样的盟友,只要露出一点要赶超老大的迹象,美国就会立即出手打压。何况现在“坐二望一”的是个制度完全不同、又蒸蒸日上的国家?
美国曾试图对中国“以接触促转变”,但近年来不得不承认难以从内部改变中国,然而对中国搞“颜色革命”的图谋从未停止。此轮疫情发生后,各地医院、殡葬机构里立马多了不少“洋面孔”,他们在四处搜罗中国涉疫“黑料”。《纽约时报》等不断放大负面个案,给民众的一些抱怨不满扣上“反政府”“反威权”帽子,唯恐中国不乱。
三、为世界考虑?搞孤立排挤!
随着中国防疫措施的持续优化,多地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规模“过峰”,中华大地年味越来越浓,中国经济“兔”飞猛进指日可待。
北京市率先迅速“过峰”。2022年12月30日,元旦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北京路面上通勤车流量明显回升,“烟火气”回归。
但美国一些势力却预言,中国此轮疫情将向别国输出新的变异毒株,导致全球疫情久久不能结束,进而拖累世界经济复苏。
这些言论显然站不住脚。中国本轮疫情病毒全部来自境外,中国也是受害者。而美国则几乎集齐全套变异株,还任由病毒变异发展。如果有谁向世界输出变异株,那也只能是美国。
过去三年,中国严防死守,美国趁机“脱钩断链”。对内,预摘牌在美中概股,将美国对华投资由“限入”的单项管制升级为“限入+限出”的双向管制,鼓动在华美资美企回流。对外,通过“印太经济框架”等平台,推销“近岸外包”“友岸外包”,拉拢盟友在技术转让、数字经济、供应链、投资审查等领域构筑“小院高墙”,打造美国主导的排华平行体系,企图抽干中国对外开放的源头活水。
2022年7月19日,美国财长耶伦在韩国首尔市LG科技园发表演讲,极力推销“友岸外包”,并将矛头直指中国,称要通过“友岸外包”解决中国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等问题。
目前,美国货币供应“大放水”并未如愿实现经济快速反弹,引发的高通胀却开始反噬经济,2023年美国经济将衰退已成为多方预测共识。另一边,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被疫情打垮,反而前景一片大好,国内外经济界群情振奋。美国自然如坐针毡,也只能靠继续捏造中国好不了、靠不住、去不得的假象蒙骗世人。
四、帮中国抗疫?为资本打工!
2022年12月底,中国刚宣布优化调整防疫措施,美国白宫发言人柯比就表示“美国愿帮助中国应对疫情”,国务卿布林肯立马附和,“美国做好了向中国提供新冠疫苗的准备”。疫情发生以来,美国这样对中国急不可耐的“殷切关怀”还是头一遭。
三年来,美国在抗疫援助方面的各种骚操作,早已让人看清他们从来不是真的悲天悯人。2021年6月,美国煞有介事宣布向总人口约140万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捐赠区区80瓶疫苗,招来群嘲。美国等西方国家多次把临期疫苗送到非洲,导致一些非洲国家不得不销毁数以百万剂的疫苗。
2021年6月,美国宣布向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捐赠80瓶疫苗的一天后,20万剂中国国药疫苗运抵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
2021年12月,尼日利亚卫生部门在首都阿布贾郊区一个垃圾填埋场,集中销毁了由西方国家捐赠的已过保质期的超过100万剂阿斯利康新冠疫苗。
要知道,美国此次所谓愿向中国“提供”疫苗,不是捐,而是卖。这原本是商业行为,讲究的是市场和供需。中国自产的疫苗和药品完全可以满足自身需求,但美国为强行撬开中国市场大门,鼓吹中国“抗疫失败”、贬低中国疫苗和药品,以此逼迫中国接受美国的“善意”。
美国政客美其名曰帮中国抗疫,实则是在当资本的“撬棍”。美国政府与药企向来过从甚密。仅新冠疫苗制造商之一的莫德纳公司一家在2021年就获得近10亿美元政府资助。
辉瑞等制药巨头也早已在疫情中赚得盆满钵满。2021年,辉瑞销售额同比增长95%,达到 810 亿美元,其中光是新冠疫苗一项就入账360亿美元。如今又来了14亿人的庞大市场,谁见了不眼红心热?
美国制药行业是美最大的利润行业之一,对美国政治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在政治权力护航下,美国各大医药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更何况,美国卖疫苗还按亲疏远近“看人定价”。比如,莫德纳疫苗的美国采购价为每剂15美元至16.5美元,欧盟采购价为22.6美元至25.5美元,而泰国、哥伦比亚和博茨瓦纳的采购价却高达27美元至30美元。不知若真卖给中国,又要溢价几何?
除了疫苗,被美国捧上天的“新冠克星”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Paxlovid)也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不久前,Paxlovid生产商辉瑞曾参与2022年中国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结果却因坚持高昂要价,导致谈判失败,未能被纳入中国医保。然而美国却说是中国不顾老百姓死活,拒绝引进“特效药”,对中国政府进行道德绑架。
综上可见,美国借疫情对中国搞污名化,只不过是对华长期遏制战略的一种表象。中国制定和调整防疫政策,看似是医学、社会问题,其实也绕不开中美战略博弈的历史大背景板。
2022年5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发表的对华政策演讲中表示,“接下来十年将是决定性的十年”。
如今,美国已将中国视为“最严峻长期挑战”,明言要“竞赢”中国,强调“接下来十年将是决定性的”。可以想象,未来美国必将使出全身解数遏制打压中国,中国人还将面临更多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的风险和挑战。
我们若要成功突围,除了攻克美国这只“拦路虎”以外别无选择。而一旦踏平坎坷,我们必将看到更多风雨后的彩虹。
接力棒已经传到吾辈手中,中华儿女唯有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标签: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环球动态:朝阳少侠:美国有人挑头污名化中国防疫转段,背后藏着四个阴谋
中国防疫转段,大多数国家表示欢迎,美国却借机发起新一轮攻击,安的什么心?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污蔑和攻击就从未断过。将疫情...
在轮椅上与命运“竞速”(暖闻热评)
【人物】脊髓损伤运动员 【故事】宁夏有一支由“轮椅大军”组成的运动员队伍,他们中许多都是脊髓损伤的重度残疾人。从瘫痪在床到学...
当前快报:带着爸妈开店的他,要“再站起来” | 相对论·蹲点深夜小馆
这是一家挺过了疫情的 湖北小馆 这是一个北漂了九年的 三口之家 在新一年的北京 熟客们又回到这里 他们说 “三年...
【世界速看料】“黑匣子”寻获,媒体分析尼泊尔空难可能原因
参考消息网1月17日报道尼泊尔官员称,搜救人员16日发现了于前一天坠毁的尼泊尔客机的驾驶舱语音记录仪和飞行数据记录仪。这两台数据记录...
外媒:拜登承认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尚未实现
参考消息网1月16日报道据法新社1月15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天在埃比尼泽浸礼会教堂发表讲话时表示,马丁·路德·金著名的平等和正义的...
在世界最冷城市生活 要穿得像“卷心菜”
俄罗斯远东地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首府雅库茨克被认为是全球最冷的城市,有“冰城”之称。近日,雅库茨克遭受严寒袭击,气温进一步下降...
世界热推荐:康巴什区:打造数字金融“新港湾” 擦亮康巴什的“金名片”
2023年鄂尔多斯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
微头条丨开业运营7周年 亚投行“朋友圈”何以越来越大?
2022年,亚投行新成立了融资伙伴关...
每日动态!浙江立法拓展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
旨在拓展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的《浙...
天天最新:深圳预计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5万亿元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日前公布,20...
世界要闻:两部门明确多项个税优惠政策延续实施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6日发布公告...
实时:中国贸促会发布《自由贸易协定商务应用指南》
1月16日获悉,中国贸促会当天正式...
中国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
中国服装协会1月16日披露,2022...
全球快看点丨2023年世界经济会好吗?
2023年全球经济会好吗?目前看来...
每日聚焦:截至去年底广东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超1600万户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月16日介...
全球信息:2022年重庆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9.2%
1月16日从重庆市商务委获悉,2022...
俄罗斯马加丹州2022年开采51吨黄金 同比减少1.3%
俄远东联邦区马加丹州2022年开采黄...
天天精选!亚经协中马合作委员会致力于促进双方经贸合作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中马合作委员...
世界快报:16部门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网信办等16...
全球球精选!“美丽中国之友城绘”暨“水韵江苏·与世界的对话”中马青少年绘画展...
“美丽中国之友城绘”暨“水韵江苏...
观焦点:京津冀建设氢能产业生态体系
在加氢机前停车,工作人员插入加氢...
速讯:开业运营7周年 亚投行“朋友圈”何以越来越大?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题:开业运营7...
热议:美国媒体发文驳斥中国新冠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谣言
中国日报网1月16日电(党超峰)近...
美国《华尔街日报》:刷手机让我们的时间观念产生错觉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14日文章,...
情节忠实原著,演员符合角色,真人版《三体》开篇中规中矩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吕克】广大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