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规模增厚净利润的操作似乎没那么有效了,守住25%的毛利率红线也不再是易事。即便是头部房企,也面临着毛利率下降的压力,不少房企正在进一步遭遇盈利能力的“滑铁卢”。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统计数据梳理发现,2021年一季度,剔除数据不全企业,A股124家上市房企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195亿元,同比下降16%。另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的近10年数据显示,这124家房企的一季度盈利峰值出现在2019年,彼时其归母净利润合计为384.5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房企比2年前出现峰值时少赚了约190亿元;平均每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也降至1.6亿元,比2年前低了一半。
“房地产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利润回归到正常水平是一个趋势。此前,房地产行业通过土地升值房价上涨,来收获较高的利润率,而目前由于土地价格较高,房价调控限制等原因,房地产行业毛利率下降。”在2020年业绩说明会上,朗诗地产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田明向《证券日报》等媒体表示,这对房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能有软肋和短板,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好都会导致毛利率受到影响。另外,他强调,土地红利已经没有了,容错空间越来越小,企业需要依靠精细化管理提升利润率,例如在内部缩减成本等。
毛利率下滑成趋势?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经营层面的固定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前期工程、建安成本及其他一些费用,其中土地成本占比较高,因此销售单价的高低几乎决定了一家房企的利润空间。《证券日报》记者与多家房企高管交流后获悉,一般大型房企都将“毛利率达到25%、净利润率超过10%”视为红线,若在拿地测算中达不到这一水平线,则会考虑放弃竞拍。
根据A股房企2021年一季度的表现,分层级来看,在124家上市房企中,销售毛利率超过25%的有71家,占比57%,2020年则为85家,占比69%;超过30%的有57家,占比46%,2020年则为67家,占比54%;超过40%的有31家,占比25%,2020年则为30家,占比24%;在10%-25%区间的有39家,占比31%,2020年为28家,占比23%。
不难看出,以往跻身高毛利率水平梯队的成员正在降档。“主要受土地成本提高影响,前期高地价项目进入结转期,推高了营业成本,导致盈利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副总监刘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同时,“房住不炒”政策持续,一线、二线热点城市限价政策抑制了溢价,企业盈利空间受到限制。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宏观经济影响,所持物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表现仍待恢复。
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亦有类似看法。他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毛利率下行是多方因素造成的,房企目前结转的项目,大多是在一两年前拿的地,拿地成本较高;同时,近年来房企融资成本进一步提升;各主要城市执行严格的限价措施,自然导致房企盈利能力下滑。
“行业毛利率下滑趋势短期仍会持续。”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上述高溢价土地尚未全部完成结转;另一方面,从目前集中供地的实际情况看,在土地溢价率下降的同时,其他配建需求不断增加,房企短期的土地、建设成本并未大幅降低。整体上看,预计房地产行业毛利率水平短期保持下滑,中期小幅回升,长期稳定在中等水平。
房企需避免冲动拿地
“要改变思想认识,行业利润率走低是大趋势,土地红利时代早过去了。”某头部房企掌舵人向《证券日报》记者直言,不要想着赚“大钱”,要学会省“小钱”赚“小钱”。
事实上,近期多家房企的高管在与《证券日报》记者沟通时表示,相比过去粗放型的管理,现在地产行业整体精细化程度在提高。比如,过去对于样板间成本控制并不严格,一旦老板看了说不满意,立刻拆了重新装修,但现在每笔支出费用都要报批后严格落实,也就是基本上很多房企都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管控成本支出,节省每一笔“小钱”。
当然,开发商最大的成本支出依旧是拿地。要想缓解毛利率水平不断下滑的情况,首先要“理性拿地,加强城市研判精准性,精准投资保证盈利空间。”刘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更要优化产品,赢得口碑与市场。另外,要进行数字化赋能管理,从各角度优化内部管理,实现高效运转和成本控制。
在潘浩看来,行业已经进入管理红利时代,成本管控能力将是对房企盈利能力的较大考验,包含土地成本、建设成本以及融资成本等,一些擅长高举高打的房企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
“不要冲动拿地,要降低拿地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和方式,通过多元、创新的融资手段,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自身运营效率,未来高周转对于大多数房企而言应该是标配。”肖云祥向《证券日报》记者直言,同时,房企需要开展多元化经营,转型盈利能力强的多元化业务,本身可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另外,产业能力的优势也可为降低拿地成本产生正向影响。
“目前位居第一梯队的房企具有较大规模优势,且多数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行业集中度加剧趋势将长期保持,梯队之间的内部波动会有,但跨梯队的跃进则不易在头部梯队出现。”潘浩认为。
“城市布局合理、产品与城市匹配度高、运营能力强、拥有多元拿地和融资优势的企业,盈利空间更加充足。”刘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长期来看,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房企毛利改善空间有限,但受运营能力、融资能力、品牌影响力等因素影响,行业毛利率表现为结构性变化。(作者:王丽新)
标签: 房地产行业
银保监会:防止租赁业务异化为“类信贷”工具
银保监会11月28日公布了《关于加强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合规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引导金融租赁公司立足主责主业,突出...
世界即时:上市房企再融资重启 “第三支箭”影响全解读
11月28日证监会官网消息称,为就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并自即日起施行。
河北省最大城中村改造工程 一期项目落成
河北省最大城中村改造工程,保定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工程王七里店安置区项目一期项目近日圆满完成,负责施工的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向建设单...
天天速递!北京:城市更新实行“留改拆”并举
25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5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条例明确实行“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等...
天天微动态丨楼市政策暖风频吹 地产银行多方受益
国有大行再次发挥“头雁作用”,落实监管部门政策部署,点对点为优质房企“保交楼”、开展并购业务等提供金融支持。工商银行、中国银行...
环球微速讯: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与龙湖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11月24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中国交通银行分别与龙湖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协议;加之23日完成签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
观热点:印度尼西亚经济持续复苏
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日前公布最新...
全球通讯!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
全球百事通!“乐绘江南里——中国浙江民歌海外云展”亮相埃及
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开罗中国文...
【世界报资讯】日本调查:因物价上涨 74%的贫困家庭感到经济负担太重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国内支...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
世界快看点丨美媒:越来越多中国老年人争当“网红”
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在网上分享自...
环球快看点丨港媒:报告显示香港城市公交系统世界领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新发表的...
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长沙下线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
全球连线 | 在丹麦,这个“黑五”有点冷
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夹击下,...
每日看点!全球连线 | 中非农业合作助力布隆迪改善民生
从“饭都吃不饱”到一大家人丰衣足...
天天实时:巴拿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巴拿马运河2022年至2023年“...
新消息丨韩国釜山举行亚洲创业博览会
“FLYASIA2022”亚洲创业博览会1...
讯息:家居行业前三季度财报解读 谁是增长背后的助推者?
10月底,60家泛家居上市企业三季度...
每日速看!18部门:严厉查处住宅工程质量不合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工业和...
当前看点!共享珑珠千万福利,收获公益加倍喜悦|龙湖集团2022龙民节圆满收官
11月21日,龙湖集团“2022龙湖龙民...
今头条!45万套交付量,提前八个月“交房即交证”,碧桂园做对了什么?
房企流动性危机导致各地出现项目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