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房地产各项数据,其中前2月房地产销售、投资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再度破万。2月70城中55城二手房房价指数环比上涨,环比涨幅最高的为上海,上涨1.3%;较去年同期同比上涨的城市有49个,深圳同比涨幅以16%继续领涨。
自新一轮政策集中出台以来,房价和地价已经成为各城市不可逾越的红线,一旦市场出现过热的征兆,短期内城市地价、房价过快上涨,调控政策大棒必将尾随而至。
与此同时,各地楼市正在掀起一场针对购房首付资金来源的全面狙击。
其中广州进一步严查首付款来源,购房“首付”必须为家庭自有资金,如果首付来源为借贷、垫资过桥、他人借名贷款的情形,则严禁准入;深圳各大银行将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作为按揭贷款参考依据。
事实上,此轮针对购房首付资金来源的严查,正是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两道红线”,严控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节奏,并对购房者首付资金来源、债务收入比等加大核查力度,尤其要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管理,严防经营贷、消费贷、信用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联系到各地房价上涨情况,后续上涨幅度较高的城市面临收紧的压力,而后续全国房价是否会维持在万元以上的均价水平,仍然有待于观察,但“房价破万”将是大势所趋。基于此,各城市严查力度或将不会放松。
01
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再度破万
2021年前2月,全国新房销售价格呈现同比上涨趋势,涨幅趋于平稳。各能级环比涨幅有升有降,其中一线城市环比涨幅最高。具体来说,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二线城市上涨0.4%,涨幅与上月持平;三线城市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图:2019年2月-2021年2月
70城及各能级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走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为11030元/平方米,重回五位数区间并创下历史新高,相较12月末上涨1271元/平方米。核心原因在于东部地区成交大幅放量,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全国比重升至44%,拉动整体价格结构性上涨。
2020年6-9月,全国新建商品住宅单月成交均价分别为10113、10263、10540和10191元/平方米,连续4个月稳站一万关口,全国房价进入万元时代,随后10月至12月单月房价并未延续上涨,跌出万元以下。
从历年全国房价上涨情况来看,自2016年以来,全国房价均价整体保持5%以上的上涨幅度,其中,2016年、2018年和2021年前2月,房价涨幅均超10%以上。
图:2013年-2021年前2月全国房价均价走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02
银川、深圳分别领涨新房和二手房
具体城市而言,我们通过对70个重点城市自去年2月以来的新房、二手房房价走势进行梳理发现,银川以14.9%的涨幅领涨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其次为徐州;深圳二手房价涨幅高达16%,排名70城首位,宁波位居第二。
新房涨幅较高的城市以热点二线城市为主,一线城市仅广州入榜前十;二手房成交均价,四大一线城市涨幅均排在前十位。
相比之下,仍有部分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较去年2月同比下降。其中新房房价同比下跌的城市有6个,北海以4.2%的跌幅领跌70城;二手房房价下跌的城市相对较多,数量达到了21个,其中牡丹江同比下降9.9%。
实际上,房价上涨过快也意味着楼市过热,在行业进入全面去杠杆的背景下,部分城市房价“虚高”的潜在危险正在萌发。
表:2021年1月、2月二手房价格同环比涨幅前十城市排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首付资金来源成各地严查对象
当下,房价仍然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比如深圳,受供应端影响,深圳新房房价同环比涨幅均排在30名开外,而二手房成交价格排名却连续多月靠前,其中同比涨幅更是连续7个月排在首位。二手房房价上涨过快,深圳自2020年7月多次加码调控,并于今年2月,多家银行发布的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作为按揭贷款的参考依据。
3月12日,深圳展开了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排查,这是去年以来的第二次,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贷款需限期收回。根据深圳银保监局、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深圳已提前收回21笔、5180万元涉嫌违规贷款。
据媒体报道,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地银行均开始收紧经营贷、消费贷贷前审批,并重点对存量贷款进行逐户排查。为了切断与信贷中介的灰色产业链条,各家银行除了自查外,还重点排查与第三方业务机构的业务合作情况。
此外,广州、上海也有动作。
3月17日,广州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严查首付款来源行动,购房“首付”必须为家庭自有资金,若经核实首付来源为借贷、垫资过桥、他人借名贷款的严禁准入。
3月18日,上海地区135家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个人住房信贷管理专项自查工作,并发现部分个人消费贷、经营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首付款来源核实不审慎,少量首付款资金来源为非自有资金等四大问题。
此外,房价涨幅较高的银川已明确分类分档对不同银行采取不同的监管标准,对首付资金来源进行严查;西安则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不得诱导、协助购房人以“信用贷”“消费贷”等方式支付首付;不得提供垫资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规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购房意向登记信息核验时,要严格核查首付存款证明。
房价,是判断市场热度增减的关键指标。一旦触碰房价这条潜在红线,市场出现过热的征兆,调控政策大棒必将随之而来。
以热点城市为风向标参考,未来将有更多“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严查首付款来源,房地产行业将全面转向去杠杆。
从政策内容来看,购房首付的资金来源将成为各大城市的严查对象,居民部门也将转向稳杠杆,甚至是去杠杆。自2020年末央行推出房贷“两道红线”之后,各地将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严控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节奏,并对购房者首付资金来源、债务收入比等加大核查力度,尤其要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管理,严防经营贷、消费贷、信用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标签:
银保监会:防止租赁业务异化为“类信贷”工具
银保监会11月28日公布了《关于加强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合规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引导金融租赁公司立足主责主业,突出...
世界即时:上市房企再融资重启 “第三支箭”影响全解读
11月28日证监会官网消息称,为就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并自即日起施行。
河北省最大城中村改造工程 一期项目落成
河北省最大城中村改造工程,保定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工程王七里店安置区项目一期项目近日圆满完成,负责施工的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向建设单...
天天速递!北京:城市更新实行“留改拆”并举
25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5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条例明确实行“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等...
天天微动态丨楼市政策暖风频吹 地产银行多方受益
国有大行再次发挥“头雁作用”,落实监管部门政策部署,点对点为优质房企“保交楼”、开展并购业务等提供金融支持。工商银行、中国银行...
环球微速讯: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与龙湖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11月24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中国交通银行分别与龙湖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协议;加之23日完成签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
观热点:印度尼西亚经济持续复苏
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日前公布最新...
全球通讯!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
全球百事通!“乐绘江南里——中国浙江民歌海外云展”亮相埃及
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开罗中国文...
【世界报资讯】日本调查:因物价上涨 74%的贫困家庭感到经济负担太重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国内支...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
世界快看点丨美媒:越来越多中国老年人争当“网红”
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在网上分享自...
环球快看点丨港媒:报告显示香港城市公交系统世界领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新发表的...
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长沙下线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
全球连线 | 在丹麦,这个“黑五”有点冷
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夹击下,...
每日看点!全球连线 | 中非农业合作助力布隆迪改善民生
从“饭都吃不饱”到一大家人丰衣足...
天天实时:巴拿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巴拿马运河2022年至2023年“...
新消息丨韩国釜山举行亚洲创业博览会
“FLYASIA2022”亚洲创业博览会1...
讯息:家居行业前三季度财报解读 谁是增长背后的助推者?
10月底,60家泛家居上市企业三季度...
每日速看!18部门:严厉查处住宅工程质量不合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工业和...
当前看点!共享珑珠千万福利,收获公益加倍喜悦|龙湖集团2022龙民节圆满收官
11月21日,龙湖集团“2022龙湖龙民...
今头条!45万套交付量,提前八个月“交房即交证”,碧桂园做对了什么?
房企流动性危机导致各地出现项目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