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人社局会同市场监管、公安、司法部门,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规范新就业形态下餐饮网约配送员劳动用工的指导意见(试行)》,对餐饮网约配送员劳动用工予以规范指导,《指导意见》已于5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南京积极支持新业态模式创新,推动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分享经济等创新发展,带动一大批新生代劳动者投身快递、外卖、网约车服务、寻呼服务、家庭服务和网络营销服务等现代服务新业态,弹性就业、零工经济、在线工作、共享用工等新型用工方式大量涌现。今年1—3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52万人,同比增加1.19万人,增长18.8%,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中,零售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新职业、新业态参保职工数同比增加10.17万人,占新增就业参保职工数的43.76%,成为拉动全市就业增长的主要渠道。
“新业态”快速崛起,吸引一大批新生代劳动者
疫情防控期间,受影响严重的零售业,不得不转换思维自救求生。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品牌商开启“云逛街”,发力直播带货模式。
位于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内的南京宝姐科技有限公司主营珠宝,在公司工作5年的杨杨拥有比较丰富的珠宝知识,去年年初他转型成了一名“直播销售员”,为公司珠宝产品带货。“公司里有十几名年轻员工,去年开始转型做直播,大家感觉都还不错,公司正在加大对直播人员队伍的培训与扩充。”杨杨说。
这些新职业因新业态而兴起,伴随新业态的发展而发展,也为新生代劳动者孕育了众多就业岗位。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以新就业形态出现的平台企业员工达到623万人、同比增长4.2%,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约7800万人、同比增长4%。
据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发布的2021春招人才流动新趋势显示,“新业态”正成为新的就业增长引擎。游戏、新生活服务、智能硬件、新教育培训等新业态领域就业竞争度最小。线上经济人才需求已经超越疫情前的2019年。
“这些新的业态,一方面给学生制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更引导着产业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学生选择这些行业是考虑到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另外这些行业的薪水也不乏吸引力。”人力资源专家分析。
去年,美团发布的报告显示,56.9%的新职业从业者月收入超6000元,36.1%的从业者月收入超9000元,21.2%的从业者月收入超过1.2万元。其中,智联招聘公布的数据显示,直播主播的月平均收入接近1.5万元。
新职业不断涌现,释放大量高技能就业岗位
5月11日,在南京安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内,数十名“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正专注地在高清电脑大屏幕上敲击出让人眼花缭乱的代码。“做我们这一行,绝大多数时间就是跟电脑打交道,敲键盘、写代码占据了日常工作的主要部分,这一行行代码就像一个个音符,通过敲击键盘,可以组成优美的乐章。”公司员工小李这样描述自己的新工作。
随着信息化在各领域大显身手,尤其作用于电商服务、票务出行、健康问诊、生活购物等服务体验端,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成效显著。而以物流电商、外卖配送、在线销售为代表的“线上经济”,释放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让劳动者们“打工”越来越有技术含量。
2019年至今,人社部共向社会发布了3批共38个新职业。这些新职业中既包括能带领广大农民致富、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水平的“农业经理人”,也有与数字经济密切相关,能够赋予人工智能人类感知的“人工智能训练师”,更有“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等帮助国家提升智能制造实力、突破芯片等薄弱环节的前沿职业。
新经济业态的开放性、跨学科人才需求可以更多地吸引多专业学生加盟,拓展更多的就业路径。在南京,诸如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之类的新业态、新行业呈现快速发展与崛起的良好势头,带动扩大就业成效明显。
新机遇带来新挑战,亟待分类精准施策
记者采访发现,新业态、新职业的快速扩张,拓展了就业新空间。但和传统业态相比,新业态的人才需求更加多元化,也对新业态用工管理、职业教育培训、劳动权益维护提出挑战。
南京人社等部门正对这些新课题率先探索。比如,南京在全省率先出台的《关于规范新就业形态下餐饮网约配送员劳动用工的指导意见(试行)》填补了餐饮网约配送员群体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政策空白。《意见》明确,用人单位应当与“专送骑手”(包括全日制骑手、劳务派遣骑手、非全日制骑手)订立书面或口头形式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外卖骑手”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双方协商确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职业安全保障等事项。“非全日制骑手”可以按规定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意见》还鼓励用人单位为“外卖骑手”投保商业保险,加大职业伤害风险防范力度。
据悉,下一步,南京市还将研究制定针对“外卖骑手”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方面的扶持性政策措施,同时进一步探索建立行业集体协商和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新职业、新业态的产生,反映了中国经济亟待发展的产业和领域,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已经出现在行业层面、职业层面。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分类精准施策,在对新业态、新职业进行大力支持的同时,还要用心引导,健全监管机制,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进一步探索构建完善覆盖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南报融媒体记者毛庆余梦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