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商品市场创新发展,对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拟在全国范围联合开展专项行动。
《通知》从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创新融合三方面提出了11项主要任务。在促进创新融合方面提出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其中就包括支持有条件、有实力、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市场“走出去”,探索与境外经贸合作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进一步畅通双循环
《通知》明确,要按照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商品市场在流通中的枢纽节点作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提高流通效率,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到2025年,培育一批商品经营特色突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功能强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商品市场示范基地。将商品市场打造成为商品流通的重要平台、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优化供给的重要引擎,基本建成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流通在畅通经济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畅通国内外贸易流通环节,优化商品和服务等专业市场布局,使其发挥促进供需适配的作用,提升商品资源市场配置的效率。
“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有条件、有实力和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市场积极‘走出去’,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形成联动,将进一步通畅‘买全球’和‘卖全球’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路径。”刘向东说。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引导有条件、有实力和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市场积极“走出去”,并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形成联动,不仅能够促进国内商品市场的发展壮大,也能够在逆全球化抬头背景下探索更多更具针对性的双边经贸合作,成为扩大开放的突破口。
多举措助力联动发展
在保障措施方面,《通知》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试点探索、加强政策支持、强化支撑体系等。
在刘向东看来,为更好推动商品市场“走出去”,与境外经贸合作区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支持各类企业抱团“走出去”,比如,以商贸企业“走出去”带动生产企业“走出去”,形成前店后厂的模式;再如,推动生产企业“走出去”,加快融入商贸企业构建的销售网络体系,共同参与海外建设,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促进贸易方式、业务模式、经营业态等融合创新,打造更加顺畅快捷和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提升抗风险能力。
陶金认为,要实现商品市场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未来一方面要优选出海商品市场和行业,在为合作国市场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有效获得国外市场;另一方面要精确定位合作国生产要素的禀赋优势,充分发挥双方的长处。“这就需要在合作过程中既着眼于进一步提高中国商品市场自身的技术和市场运行水平,也为对方提供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助力。”(本报记者 魏 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