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当前简讯:生活不能重来 全力活在当下

2022年去而未远,2023年新春的钟声敲响。这是一场道别,也是一种重逢——在改变中与曾经的自己道别,也在改变中与新的自己重逢。岁末年初,我们该如何回顾、如何记忆,又当如何展望、如何求索?

同去年此时一样,《天天副刊》的“年终问卷”再次与读者见面。九个简单的问题,迎来很多不同的回答。这一年,“每个人都不容易”,在这“不容易”的岁月,又有什么是我们“不更易”的精神追求?


【资料图】

对您个人而言,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记录2022年,您会选择哪三个词?为什么?

杨再春:

关键词1:平常心

在有着很多不确定性的2022年,我常常会想起杭州灵隐寺的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有时太希望追求“事事如意”,反而会事与愿违。这一年,我常提醒自己,用更多的“平常心”面对生活和工作中一切未知和不可控,无需追求尽善尽美,“平常心”会给生活带来更多轻松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2:不服老

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我八十岁了,经历了几次癌症手术,可我的性子比较倔强,并不愿“躺平”度过晚年。虽然年龄不断在增长,体力肯定不如年轻时,但我这“不服老”的心态始终如一。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艺术不断传承下去,生命不止,教学不停。

关键词3:期待

除了爱好书法,我还是个摄影发烧友。疫情前,每年我都会和影友一起驱车两三万公里,驰骋祖国大地,北到漠河,南到三亚,东起抚远,西至红旗拉普……2022年我一直怀着期待的心情,希望疫情逐步转好,活动可以更加自由。随着现在全国各地放开的脚步,我也继续怀着这份期待步入2023新的一年。

王磊:我想应该是三个“友”字组成的词:网友相见、胜友如云、呼朋唤友。

我的工作经常要下沉到基层学校,去听课、调研、培训等等,都是需要面对面交流,但是因为防疫需要,想肉身见面是不可能了,大家都是线上办公、线上教学,所以我也得调整工作方式,把线下的工作放到线上来,原来的面谈都改成网聊了。

在这期间也有很多的不适应、不顺畅,好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最大努力克服,保证工作圆满完成。大家既是同事,也是战友,这是胜友如云。

到年底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我们也成功扛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大家终于可以在线下相见了,所以每个人都很开心,那就呼朋唤友,嗨起来,燥起来,享受生活的美好。

李光洁:

幸运——幸运地参与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和许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合作。

成长——陪伴小朋友,和小朋友一起长大,为人父母的我们也在成长。

坚持——在工作上坚持自己的标准和态度。

这“每个人都不容易”的一年中,您在疫情中闯过的最大难关是什么?

杨再春:我闯过的最大难关是自己身体上的病痛。年初,全身体检时意外发现肿瘤。从2011年至今,这已经是第三次了。2022年3月,我在协和医院进行了肿瘤切除手术,4月、5月又分别进行了两次介入的化疗小手术。术后每个月到医院进行复查,现在还每日口服靶向药物。这个过程对于我的身体而言是个很大的挑战,我自己挺高兴,又闯过一关。

《吕氏春秋》有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石头可以被打碎,但无法改变它坚硬的质地;丹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变它朱红的颜色。白居易有诗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两句话都不断激励我自己闯过2022年这个身体上的难关。我常对朋友说,“不容易”用书法写出来挂在墙上其实“很容易”,身体力行去体会“不容易”,并脚踏实地坚定地走过来,是我们一生要不断修习的课程,我想我还会不断面对这样的难关,那就继续以“平常心”走下去吧!

王磊:应该就是年底“阳”了的经历吧,发烧、咽痛、咳嗽、浑身疼、丢味觉全都感受了一轮。唯一庆幸的就是我和爱人的感染之间有一个小小的时间差,真正两个人都趴窝的时间不算长,还留下一个能干活的,不至于让整个生活陷入停摆。

李光洁:最大的难关大概就是大家阳了都还在继续坚持拍摄,而且在这期间大部分是动作戏,这种体验是从来没有过的。

2022年的疫情中,有没有一段亲身经历,曾带给您温暖和感动,让您很难忘、很受鼓舞?

杨再春:10月,我收到一段视频,让我感到特别温暖,也很受鼓舞。视频是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柯寨镇张家湾九年制学校发来的。很多年来,我一直在为不同的公立学校公益题写校名,以往更多是在出差或摄影旅行途中遇到的学校。疫情这几年没怎么出门,从2022年开始,网络上陆续有一些公立学校联系到我们工作室,我就通过网络和他们相识相知,并通过网络联系,为这些学校题写了校名。

在我收到的这段视频里,很多位小朋友坐在新制作好的校名前,小脸上充满笑容,朝着镜头一起挥手,齐声说着:“杨爷爷好!杨爷爷好!感谢杨爷爷为我们学校题写校名!”看着孩子们的笑容,我心里暖呼呼的,尤其是在不能和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的限制下,这样的视频更是尤为让人感动!

我想一定要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让孩子们在小的时候就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中国书法之美,也许会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吧!

王磊:年初的时候,我所在的城市疫情防控形势比较紧张,作为党员我报名成为了防疫志愿者,我们去了很多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维持出入秩序,搬运防疫物资,组织核酸检测,给岁数大的老人家送点菜,捎个药什么的。当时大家都挺疲惫,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有一个大娘,特心疼地跟我说:“哎哟,这孩子太不容易啦,自己爹妈都顾不上,还来管我们。”

我当时就说:“大娘您别担心,我爸妈还年轻。再说了,我来照顾你们,同样也有别人家的儿女替我照顾我父母嘛,咱这相当于能量守恒了。”说完我俩都笑了。那一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惦记,是最让我感到温暖的。

这一年中是否有哪一刻,是您想重新来过的?

杨再春:2022年末到新年年初,我陆续收到一些老友、老同学离世的消息,这让我分外难过。如果有机会重新来过,我真希望自己在这一年里,有机会更多地和老友叙叙旧,聊聊天,见见面。我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爱的传递,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珍贵的东西,也是我们生活中克服困难的力量源泉。

王磊:没有。可能是因为研究历史的人,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历史不能假设,生活不能重来。所以我更关心的是全力活在当下,努力迎接未来,而不是幻想改变过去。

李光洁:和家人的相处时光里有太多难忘的瞬间,我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刻或者重新来过。比如,给小朋友洗澡时,他拿一个玩具小鲸鱼对我说:“爸爸你看,小鲸鱼准备跳水了,它准备好了,准备1,2,3……”我看着小朋友,以为下一步他会把小鲸鱼扔进水盆里,结果小朋友数完3之后一直数到了29。本来的小鲸鱼跳水突如其来地变成了数数。

2022年,哪一种“全新事物”进入了您的生活?给您带来什么变化?

杨再春:疫情3年,我一直在尝试一个“全新事物”——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传统书法文化的教学与传播。虽说已经做了将近3年,但对于我这个80岁的老头子来说,其实每一次选题、拍摄,还都是一个全新的学习过程。原来我通过电视讲座、出版书籍、回复读者来信为学生答疑解惑,那些是我相对熟悉的事情。但现在,要通过两三分钟的短视频去做教学,如何将更丰富的内容用最有趣精炼的语言,最清楚明白的方式充分表达,还需要我不断去学习、琢磨和探索。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汉字的历史。在互联网时代,我想尝试用符合大众口味的“快餐”文化,用新颖的传播方式,吸引更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喜爱书法艺术,让大家把“快餐”慢慢吃、慢慢品,和我一起体会其中无穷的乐趣。

王磊:我们家多了一位颜值爆表的新成员,是我养的一只布偶猫,叫多肉。它会在我工作的时候撒娇拖我后腿,又会在我赖床的时候喊我起床去干活。宠物的陪伴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焦虑感,也让我无形中成长了不少,变得更有责任心,更有奋斗欲了。

李光洁:这一年小朋友长成了“全新事物”。他会说话了,逐渐有了自己的思维,每天都会问各种“为什么呢”,我和妻子随时随地回答着各种意想不到问题。

这一年中,会有一些作品(无论书、影视剧、综艺、脱口秀、展览,还是短视频、网课……)给您留下较深印象,您会选哪两个分享给大家?理由是什么?

杨再春:一位朋友推荐给我一本小册子,费新我先生所著《我的写字生活》。费老把写字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没有说教,完全是自己学习书法的亲身经历,感人又实用,让我产生很大的共鸣。这让我想起之前两本书,沈尹默先生所著的《学书有法》和启功先生的《给你讲书法》。这几本小书共同特点是,并非大部头的高深学术作品,却又是老先生们一生对于书法艺术探索的精髓,读起来毫不费力,妙趣横生,收获颇多。

沈尹默先生的行书可称为大师,我年轻时就酷爱沈先生的书法。启功先生是我的老师,我自己许多出版的书稿都是经过启先生亲自审阅并不厌其烦帮助我修改后才最终出版的。费新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大家,他在右手不能书写后,又重新苦练左手的神奇经历令我非常钦佩。

虽说是三位书法方面的大师,却都给我们留下了最朴实、最通俗易懂的文字,娓娓道出书法艺术的奥妙。他们是真正的中国传统书法普及教育的先驱者,更是我永远的榜样!

王磊:居家期间,我重读了一遍流沙河老师的《白鱼解字》,我手里的版本是手写稿的影印版,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各种涂抹、增删的痕迹,一字一句,一笔一画中都让我感受到了老前辈的严谨与认真。

同时我在这一年也完成了一本我很满意的作品《人间惊鸿客》,用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脑洞去解读了二十位古代的大文豪,讲那些语文老师在课上不会讲的“冷知识”。比如李白为什么总当赘婿啊,苏轼为什么走到哪吃到哪啊,唐伯虎有没有娶过秋香啊。看过的人会觉得,哦,原来你是这样的李白啊,杜甫还有我不知道的另一面啊。能让读者拥有获得感,对我来说就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

李光洁:这一年里有“诸葛亮”“曹立新”“赵垒”这些真真切切的人物呈现给观众,还首次尝试了真人秀节目和脱口秀。

这一年您做成的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

杨再春:2022年我最满意的是历时3年创作的一本书《小诗与对联创作百图》出版了。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将我几十年书法教学与研究和临习众多先贤优秀作品的经验,以少字数作品的形式给书友们做一个示范。五言七言对联和二十个字的绝句诗,既是初学书法的朋友们容易上手的学习内容,又可为有一定书法学习基础的朋友提供创作上的参考。这本书中的120幅作品我反复书写,尽量做到满意,没想到写书本身并不是此书出版最不容易的部分。这一年间,和设计师、编辑沟通只能通过网络,见面不易;印刷厂受疫情影响,开机不易;读者购书,遇到年末疫情,快递送达不易。所以虽说是本不厚的小册子,但拿到成品书的一刻我还是非常开心的!

王磊:我以“半个”主持人的身份,参与了辽宁卫视新推出的综艺《王牌搭档》的录制。这是一个兼具问题提出者和知识分享者的双重身份,和各路答题大神的现场切磋,让人在哈哈大笑中获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让我感觉自己的讲台被扩大了无数倍,能让更多的人听到我的声音,是我最开心的事。

李光洁:平平安安地度过了这一年。

年头岁尾,如果您有一番话一直想说给某个人却始终未能说出口,它是什么?对谁?

杨再春:这个问题我想稍微扩展一下回答,不具体指某个人,而是想说给多年来一直支持、爱护我的每一位书友、网友。从80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大家认真听着我的讲座,学习我出版的书法书籍,现在又继续刷着我的短视频。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肯定,我才能够一直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书法创作与教学工作;因为有了你们的鞭策,我才有动力不断精益求精,在书法艺术上追求进步。你们给予了我无穷的力量和勇气,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自己人生中的困难。这些发自肺腑的感谢,便是我这个老头子年头岁尾最想说的一番话。

王磊:这个也没有。可能是因为东北人的性格属于比较“莽”的那种人生态度,心之所念,口之所述,有什么都直说,可以被拒绝,但绝不能留遗憾。

2023年,您可能已经给自己设立了些小目标、flag,选两三个跟我们分享一下(且不去管它们能否实现)?

杨再春:我是个出版人,所以2023年给自己设立的小目标还是和出版新书有关。《行草章法》是我在80年代首次出版的书,至今再版很多次,印刷几百万册。记得2011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期间,还有多位书友带着已翻阅得有些破旧的20余年前首版的《行草章法》前来请我签字留念,我甚为感动。重新出版《新行草章法》的工作已持续几年了,因为作品内容、品类众多,我也是写写停停,反复斟酌修改。这次筹备新书的同时,我还希望配套录制视频教学的课程,希望新书和课程,能早些和读者朋友们见面。

王磊:一年写完三本书!减肥成功,让体重重回十年前!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历史,也喜欢上我。

杨再春问卷采写/本报记者韩世容

李光洁问卷采写/本报记者张嘉

标签: 书法艺术 呼朋唤友 活在当下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