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精彩看点:江苏银行:银行界“黑马”被罚近800万,背后的黑料足够惊人!

中国有个词叫:“树大招风”!同理,无论是个人,还是某个团体机构,一旦声名显赫,往往容易招黑。然而,在招黑的背后,究竟是真的存在问题,还是子虚乌有,都需要一番调查,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还原事实。

近日,央行公布一项处罚通告,其中受处罚的江苏银行就被罚款773.6万、4名涉事人员均收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作为银行界的一匹黑马,无论是规模、质量、效益都全面提升的江苏银行,背后既有可圈可点的业绩表现,也有遍地开花的业务增长迅猛势头,可缘何会被突然罚款,还处罚了4名主要的涉事管理人员,这家银行究竟发生了什么?突然而至的负面消息,让原本倍受看好的江苏银行以下变得倍受质疑,一些相关的不利传闻也不胫而走,业绩可喜和涉及违法行为映射出正反两面极端,哪个才是江苏银行真实的概貌?


(资料图片)

亮眼的业绩,新零售银行增长迅猛的代表,依然掩盖不住那些屡遭出发的黑料和频频违规的行为,新年伊始被罚773.6万,不仅让公众看到了江苏银行正反两面的不同走向,也牵出了江苏银行那些“见不得人”的违规处罚过往。

屡遭行政处罚“已有前科”?

早在2021年之前,百万元罚单不止一次的出现,先前的处罚金额最高达490万元,被处罚金额达1290万元,算是2023年2月10日公布被处罚的773.6万,江苏银行罚单超过2000万元,暴露的是信贷管理不审慎、票据承兑业务违规等问题,加上投诉量多达19件,投诉量位列城市商业银行前列,2021年前半年就有14次处罚的先例,也让业绩亮眼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

明明业绩亮眼、利润值得称道,却存在虚假营销宣传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的行为,即便银行资产又到达一个新的台阶,个人消费贷款强劲增长,此前的多个违规行为还是屡遭处罚,映射出发展过程许多不规范的操作和缺乏有效控制管理等弊端,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落实不到位、信誉风险受影响等负面影响同样一一浮现。

银行机构未能严格规范营销行为和审批、放款等流程,尚且可以理解为一向强调数字化、智慧型的“机控”仍需完善,但如果看了以下那些渐入风尘的黑料,恐怕这种解释会显得苍白无力。

若非资深用户,断难知晓11年前那桩让人不寒而栗的“泄密门”。

黑料一:深陷“泄密门”

时间来到2012年,江苏银行因违规查询3.2万客户信用信息,被央行上海分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事件起源于江苏银行金桥支行在2月——4月间,在未经客户发生业务关系、切勿任何授权的情况下,为信贷公司提供授权查询书,并将部分查询结果提供给信贷公司,其中涉及到全国多个地区。

此举在社会上和用户群体中引起极大的反响,真可谓流言四处飞扬,将整个银行内部管控能力问题暴露得一览无遗,除了给客户造成极大的不满情绪,也将涉及该事件的江苏银行推向了浪口风尖。但在稍后的回应中,江苏银行声明从未对外泄密,试图用公告挽回信用危机,可惜此次危机历经多年才算时过境迁,逐渐被修复。

黑料二:房贷触雷,被罚235万

坊间有个传闻,叫“江苏银行乃是最大的‘忽悠银行’,慎入”!该说法虽然有草木皆兵的嫌疑,但也并非空穴来风,毫无道理。

2021年6月1日,保监会作出对江苏银行杭州分行处罚235万元的决定,其中的相关负责人被警告,罚款5万元。该事件的直接原因即是信贷管理不审慎,但暴露的却是只看重利率、不考虑风险的追求存款回报,而且资金比例不足、且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也可以获批贷款,多个资金用途不明、甚至流贷资金被挪用,整个放款管理几乎可以说是处于乱象中。

深挖之下,如此明知故犯的案例并非首次,2021年前共计收到35张罚单、累计罚款1323万元,处罚事由都是涉及内部管控和信贷问题。加上个人贷款不良金额超过25亿,江苏银行十几年一直存在的问题无人发现,显而易见的管理漏洞更是让人震惊。

结语:截至2月14日,江苏银行银行卡部、苏银消金累计投诉量已经达到220条和73条,共计293条的投诉量,与排名城市商业银行第三名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在2022年稳稳盈利254亿、获得银行界“黑马”称号的同时,却在新年被罚没近800万,银行界“黑马” 可谓黑料也足够惊人!能否真正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保护客户的权益,也成为一个新的命题。

标签: 江苏银行 一个新的 城市商业银行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