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是国内的人均消费不断走低。以2019年为例,当年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仅有38.8%。但美国的这一比例则为70%,欧洲、日韩的比重则为55%左右。为何国人不敢消费,未来又要如何增加居民收入呢?
一、原因分析
事实上,从当前国内的现状来看,我们也不能解释为何我国居民不敢消费。首先疫情在国内仍在持续反复。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疫情对很多行业都构成了严重的冲击。餐饮行业客流量下降,旅游业几乎瘫痪等等。很多企业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纷纷开始大规模裁员,这也导致社会失业率不断上涨。
对已经失业的人来说,短期之内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靠手中仅有的存款度日,自然是不敢消费。而对于没有失业的人来说,由于企业效益不好。他们也只能尽量地压缩消费,生怕那天自己失业了。很多实体老板在抱怨电商对实体造成冲击的同时,电商的日子也不好过。当越来越多多国人不敢消费,实体和电商何谈生意会好呢?
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小李同学,透露了自己的近况,自己虽是某家企业的餐饮经理,但自己的工资是和店内的营收挂钩的。由于疫情爆发,导致餐饮行业客流量锐减,自己的收入大幅度下降。若在以前,自己可能还会考虑跳槽。但整个餐饮行业现状都是这样,就算跳槽的话,下一家的工资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种情况下,自己只能尽可能地压缩自己的消费。现状特别担心的是,万一自己那天失业了。二是当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为何发达国家的人们敢消费呢?这还不是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当地的人们没有后顾之忧吗?但在我国,由于当前的社会保障还处在发展阶段,大家必须要增加手中的存款为后续提前打算。
比如说,当前我国构建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农民即使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高档次缴费,每个月到手的养老金也不过600多元。试问在物价不断上涨的今天,每个月600多元能够实现养老自由吗?
中国老话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对很多农民来说,必须要增加手中的存款才能解决自身的养老问题。再比如说,虽然目前国内有城乡居民医保体系和城镇职工医保体系。但问题是,在这2种体系下,我国居民发现即使按照当前医保体系进行报销,各位需要支付的医疗费用也是很高。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没有谁知道自己家人哪天会不会生病,若家人真的生病后,在相对高额的医疗费用面前,这个时候又要怎么办呢?所以对很多中国家庭来说,只能节衣缩食的过日子,才能应对后续可能出现的这种问题。
三是为了子女考虑,也不敢消费。老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对很多家庭来说,当孩子出生后,必须要提前为孩子考虑的一切。读书期间的教育费用,成年之后的结婚费用等等。虽是目前国内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可对中国的父母而言,生怕自己孩子落后。
很多父母会把孩子送到教学水平相对高的民办学校,这也增加了孩子的教育成本。而在当下的中国婚姻市场上,家中有儿子的家庭,在儿子结婚时需负担儿子的结婚费用、房子首付等各种费用。家中有女儿的家庭,也想为女儿多攒点嫁妆,以免女儿结婚后,被婆家看不起。而近些年来,国内的结婚成本到底有多高,想必大家都有感同身受。
很多家庭也想消费,但当他们一想到,未来子女结婚的种种费用,也就放弃了消费的念头。国家想要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没有任何问题,但当种种现实摆在国人面前,谁又敢消费呢?那么未来又要如何增加居民的收入呢?
二、增加居民收入的方式
一是要改变国内的收入分配方式。我们说社会主义的蛋糕是在做大,但在蛋糕做大的同时,很多人的收入并没有提高,国内的贫富差距问题正在逐渐拉大。虽说由于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导致每个人的收入情况不同,也属正常。但我们说,当贫富差距过大时,是不是也在说明当前国内的收入差距有问题呢?
一边是富豪榜上国内富豪们动辄千亿的身价,一边是国内很多人每个月节衣缩食的过日子。在这种巨大的收入差距下,又何谈让居民实现消费自由呢?人均GDP这个数字本身意义就不大,很多人实则是被平均了。
二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多元化经济。近些年来,以网约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平台,正在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对很多上班族来说,闲暇时间跑网约车来补贴家用,成为了很多人赚外快的方式。随着国家对网约车市场监管力度的增强,网约车市场也正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我们说未来国家应该大力扶持这些产业。因为这些行业在增加很多额外收入,吸纳就业人口等方面,都可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有关部门也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组织各种就业培训,以提升低收入人群的就业能力,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当然对于身在职场中的人们来说,也不要天天摸鱼了。
收起自己的懒惰和浮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现在有的心灵鸡汤不是说,当一个人无法改变外界环境的时候,就想办法改变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