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此时并非传统的旅游旺季,不过,各大景区的客流人数并不少。人群之中,扎堆出现的旅行团分外显眼。
在过去三年时间里,传统团队游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旅游业务板块之一。如今,各地争相回归的旅行团似乎在高调宣布:旅游市场的热闹和春天一起回来了。
回归的旅行团
(资料图)
“目前团队游业务恢复确实比较快,我们公司从北京出发的团队人数一个月能达到3000人到4000人左右,和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数量上已经差不了太多。”玉屏旅游集团执行总裁汤佩玄说。
“从春节开始,团队游恢复的形势一直很喜人。北京的地接业务已经达到2019年的水平,从北京出发的团队跨省游也正在有序恢复,其中海南、云南的线路比较受欢迎。”北京春秋旅行社总经理杨洋对市场作出了相似判断。
“我们公司的客群以50岁至70岁为主。旅游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刚性需求。”汤佩玄认为,城镇老年人退休后拥有稳定的退休收入,又没有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压力,业余生活很空闲,特别愿意四处走走。“疫情三年,很多老年人的出游计划暂时搁浅了,现在开始慢慢释放。”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总统计师、统计调查所所长马仪亮注意到,不光是大城市的老年人,现在老年旅游市场的客源梯度逐步下沉,越来越多中小城市、乡镇甚至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加入到旅游行列。“特别是第一批外出务工人员逐渐超过60岁,他们长期在外工作,对家乡以外的世界充满期待,进入老年生活后更愿意出去旅游。”
从出游方式来说,团队游依然是很多人特别是老年群体的重要选择。“老年人对旅行社有依赖感,他们在出游时对健康和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更加谨慎,需要旅行社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服务。”杨洋表示。
“受体力下降等因素影响,老年人旅游自驾出游的比例不高,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参团的比例比较高。”马仪亮提供了一组数据,65岁以上城镇国内游客中,参团比例达20.8%,约为全年龄段平均水平的5倍。
“由于老年人对健康和安全更加敏感和看重,疫情以来老年旅游市场占比略有下滑。”马仪亮说。不过,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改变,老年人经过一段时间观望后,出游活动变得活跃起来,一些人甚至开始重拾出境游。
变化的消费观
举着小旗、戴着小帽,大巴一开上车睡觉、大巴一停下车照相,土特产、纪念品买上一堆……这是很多人对旅行团的固有印象。
“如今,这样的出游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单纯的低价越来越难以构成吸引力。”杨洋说,现在团队游的相当一部分主力是刚刚退休的“年轻”老人,他们身体好,积蓄不少,消费观念很新,消费能力很强,越来越需要品质化的团队游产品。
汤佩玄观察,老年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喜欢慢节奏的度假型产品,在一个目的地待的时间长一些,慢慢走、慢慢看,另一类“活力”老人,则喜欢一网打尽所有知名景点。两种需求有一个共同之处:老年人对旅游品质有了更多期待,希望能住得好一点,尝尝特色菜,再安排一些康养项目等。“老年人生活一般比较简朴,不愿意浪费,但是我们发现,在旅游这件事上他们是舍得花钱的,因为能让自己快乐。”汤佩玄说。
李宇彤是6人游旅行网的一名旅游定制师。定制游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出游方式,特点是可与自己的亲朋好友组成小规模的团队,根据自己的偏好设计线路等,不过,旅游成本相对较高。“找我们咨询和报名的老年人确实有增多的趋势,他们有两个特点,一是愿意为体验花钱,二是很‘懂’玩,特别喜欢挑自然风光优美又小众的目的地。”
马仪亮也发现了老年旅游需求的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三年疫情,人们对健康更为关注,对康养旅游的需求进一步升级——很多老年人会减少一次出游过程中游憩目的地的个数,选择在每一个目的地停留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当中,养身的同时养心,甚至有不少人会选择到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地方旅居上一段时间;“轻休闲、慢体验”的旅游需求更加显著,更愿意将旅游与养老、养生、轻体育、教育等结合在一起,通过旅游提高生命质量。
重置的吸引力
“我国老年人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大,人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针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老年人在隔代养育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减少,各方面因素都决定了老年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旅游将成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马仪亮说。
“对我们做团队游的传统旅行社来说,老年人是一定要抓住的目标消费群体。”杨洋坦言,“现在的问题是,旅行社针对老年人的很多旅游产品是‘过时’的,不能适应老年人新需求的产品是没有意义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以前公司推出过一款印度游产品,双飞一周左右的行程,价格只有几千块钱,但这款产品卖得一直不尽如人意。“后来我们仔细研究了一些印度游攻略,发现90%的游客并不是玩了一周就回来,而是用十几天的时间把印度几个有特色的城市都走到。”根据这个发现,公司重新设计了线路,推出了一款12天到15天行程的产品,价格在2万元左右,没想到市场反馈反而很好。
“这说明,光有单纯的价格吸引并不够。要做好老年旅游产品,必须重视研究老年出游需求、行为特点、消费习惯等。”杨洋说,过去设计团队游产品时,主要受资源驱动,“在哪个目的地有什么资源,可以安排什么酒店,包哪个时间的航班,总是优先考虑资源和价格,再反推产品设计。”现在,这个套路慢慢行不通了,需要向需求驱动转型,从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出发。
“老年人喜欢更多人际互动,更多融入目的地生活。当前的旅游产品大多只是在常规旅游产品上做适当改造,在老年优待、社区互动、培训教育、当地公共文化活动参与等方面的深度结合远远不够。”马仪亮认为,很多“年轻”老人能且愿意参与在目的地的徒步、骑行、露营、登山等轻体育项目,也喜欢参与到乐器演奏、非遗体验、旅游纪念品制作等活动中,从看景为主逐步转向融入当地人文风情,由此,“轻休闲”类的旅游产品可以更加丰富。
在汤佩玄看来,除了产品设计要按需定制,在推广引流渠道上也需要与时俱进。“以前我们主要通过报纸、电视等渠道营销,现在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了,我们要重视短视频、直播等渠道。”马仪亮也提到这一点,“老年人无论在旅行前还是旅行中都更关注人际互动,更愿意接受与自己相似的人的推荐,通过社群进行产品和口碑裂变的营销效果可能更好。” (记者 张 雪)
标签:
今日观点!团队游引领老年旅游市场
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此时并非传统的旅游旺季,不过,各大景区的客流人数并不少。人群之中,扎堆出现的旅行团分外显眼。 在过去三年...
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机组投产
今天(3月25日),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广西防城港核电3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这是我国第三台投入运行的华龙一号机组...
四川瓦屋山半个月内拍到三只野生大熊猫活动珍贵视频
央视网消息: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瓦屋山区域在野外布设的红外相机,半个月的时间内先后拍摄到三只野生大熊猫外出活动的珍贵视频。...
热讯:新疆且末县达西湖上 白鹭“衔草修巢”繁衍生息
央视网消息:眼下,正值各类鸟儿繁衍的季节,在新疆且末县托盖布拉克景区的达西湖上,成双成对的白鹭“夫妇”在金灿灿的芦苇丛中仔细挑...
青海都兰近千只灰鹤集结 补充体力再出发
央视网消息:近日,随着天气转暖,灰鹤、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等鸟类在青海都兰县巴隆乡集结。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数...
三大电信运营商2022年均实现稳健增长 云计算成拉动增长主力
央视网消息:截至3月23日晚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022年年报业绩全部出炉,三家企业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云计算成为拉动增长的
全球快看:甘肃省公航旅集团多方面助力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获肯定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深入调...
每日讯息!以设计为媒 锡澳开启创新协同发展新篇章
顺应文化融合之势,以文创设计为...
观焦点:肯尼亚加强对外汇市场控制
随着外汇储备不断下降,肯尼亚央行...
【报资讯】即将启幕!2023中国药品国际合作大会暨第五届中国医药制剂国际化论坛将...
2023中国药品国际合作大会暨第五届...
世界新资讯:河南省洛阳文旅携手京东物流 助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3月23日,河南省洛阳市文化广电和...
服贸会搭建跨行业交流平台共享商机共促发展
多家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日照民间特色美食有哪些?日照旅游美食攻略分享
提到日照这个城市,您最先想到的是...
全球十大跳伞圣地有哪些?全球十大跳伞圣地攻略分享
很多人认为跳伞的魅力在于一种让人...
开封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开封旅游景点推荐分享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作为...
冰箱冷冻肉冻多久不能吃了?吃了有什么危害?
如今冰箱已经是每个家庭的必备家用...
为什么水煮鸡蛋最营养?每天一个水煮蛋 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好处?
鸡蛋被称之为平民养生佳品,具体的...
乙肝真的不能根治吗?乙肝患者不能吃哪些食物?
乙肝其实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
长期吃面条 对身体有益还是有害?吃面条血糖会升高吗?
在现实生活当中,面条的烹饪方式有...
经常踮脚尖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变化?经常踮脚尖有哪些好处?
脚部是我们身体的第2个心脏,根据...
哪些情况下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降压药可以与阿司匹林同服吗?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是一种有...
焦点热议:马来西亚5月将送别“谊谊”和“升谊”两只大熊猫回中国
据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3月24日公布...
全球观察:一批海洋卫星融合产品实现自主可控
光明日报北京3月24日电(记者杨舒...
实时:俄方:美国一直阻止俄方调查“北溪”事件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坚称美国与“...
观察:外交部发言人:中方反对美国“有罪推定”和无理打压有关企业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