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闪耀太空;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全球单机容量最大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下线……一项项重大工程、一个个国之重器、一次次创新突破,在2022年留下了科技创新的里程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点火发射。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远征。
“我们最后把这个空间站,在我们手上,真正建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邓清明说。
11月30日清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11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交流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
“我觉得很荣幸能赶上这个时代。真心希望,祖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好,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参与到中国航天事业。”神舟六号、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费俊龙说。
载人航天事业是一场接力跑。昨天的梦想,成为今天的现实;今天的梦想,将是明天的约定。
全球首架C919有着特殊涂装和专属“身份证号”,机身前部印有“全球首架”的“中国印”标识(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12月9日,国产大飞机C919的全球首家用户东航,正式接收首架C919飞机,标志着国产大飞机迈出市场运营的“第一步”,也标志着中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
国产大飞机C919在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进行飞行展示(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大飞机梦不光是中国商飞的梦,也是中国民航人的梦。”民航上海审定中心副主任、C919大型客机型号合格审定审查组组长揭裕文说。
这是5月2日拍摄的珠穆朗玛峰。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2022年5月4日,执行“‘巅峰使命’——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的科考队员,从珠峰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开始冲顶。他们在海拔8830米处,架设了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并在8848.86米的巅峰,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冰雪厚度。
“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5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5月9日,冰川与污染物考察分队完成在海拔6350米的科考任务,对冰川的“全面体检”史无前例。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升空高度达到海拔9032米,创造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珠峰科考登顶工作小组队员们安全返回珠峰大本营(5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我觉得能够投入到国家的一些重大的科学这种任务,是一种荣誉,也是骄傲自豪的一件事情。”珠峰科考登顶工作小组组长德庆欧珠说。
从雪山之巅到大海之滨,攀登科技“高峰”永无止境。
这是11月23日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2022年11月23日,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该机组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
这是11月23日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长期以来,我们的轴承都是从国外引进,现在我们通过学习、创新,自己的国产轴承也能够在这个风机里担当重任。这是我们在大型化驱动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的壁垒和难关。”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说。
白鹤滩水电站一景(12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金沙江上,白鹤滩水电站,一座拱形大坝横亘在高耸的山谷间,承受1650万吨的最大水推力。
12月20日,随着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这个世界技术难度最高、单机容量最大、装机规模第二大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从合作到自主创新,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从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现在成为了领跑者。”白鹤滩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主要设计人员之一的胡奇说。
白鹤滩水电站一景(12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从“超级棉田”到5G工厂,从科技育种到智能制造,如果科技发展有气质,自立自强一定是“中国创新”的底色。
落笔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正阔步走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
编导:吴炜玲、袁亨瑞
配音:胡函博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出品
聆听2022|听,创新涌动
中国空间站闪耀太空;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全球单机容量最大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下线……一项项重大工程、一个个国之重器、一次次创新突...
年终经济观察|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在上半年同比增长2 5%的基础上,于较短时间
环球百事通!新华全媒+丨全国多地景区有序迎客
12月,天气很冷,景区却在逐渐回暖。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全国各景区恢复营业、升级服务,人们的旅游意愿也在逐渐释放。烟火气,...
看热讯:高校师生自制抗原检测试剂盒!网友:学以致用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生自制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消息引发热议将实验室作为临时“生产点”为助力学校应对疫情该校化学化工学院曾景斌...
【天天速看料】统筹调配全国资源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
央视网消息: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备受公众关注。那么目前,我国住院床位、重症床位等的准备情况如何?是否能够满足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呢...
我国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幅增长 每年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教育部27日的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通过各方面努力,我国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幅增长。 据介绍,我国中职、高职学校...
当前简讯:俄罗斯202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将超过8200万公顷
俄罗斯农业部长帕特鲁舍夫日前在部...
速讯:美国凯斯-席勒房价指数连续四个月下跌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27日公布的数据显...
全球快报:“小家政”成“大产业”,中山首个南粤家政产业园开园
12月23日,中山首个南粤家政产业园...
中国贸促会:超9成受访外资企业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更有信心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27日说,...
综述:贫富分化加剧英国公共政策难度
随着生活成本大幅上涨引发的“生活...
环球热资讯!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的淮南潘集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投产
12月26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
天天微资讯!国家统计局:1—11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7179.6亿元
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
环球观速讯丨中国农科院与粮农组织共建平台促进农业科研创新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近...
苏里格气田年产气突破300亿立方米
截至目前,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
【环球时快讯】土耳其宣布在黑海发现580亿立方米天然气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26日说,土耳其...
今日热文:2022年中国国际中医药论坛开幕
12月26日,2022年中国国际中医药...
天天视点!俄媒:中俄加强体育赛事合作
根据俄中两国最近签署的一项协议,...
全球连线|埃及央行宣布延长两项举措重塑旅游业
当地时间12月25日,埃及央行宣布,...
中企承建柬埔寨41号公路升级改造项目举行开工典礼
柬埔寨41号公路升级改造项目26日在...
青岛:“产教融合”打通人才供需
青岛市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市教育局...
【天天聚看点】各地加强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发物资 保供暖 送关爱
根据实际需求,个性化定制礼包;实...
【时快讯】爱尔兰青年马修:“我在中国的三个月充实得就像三年”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李琳):马修来...
全球聚焦:奋发有为 行稳致远·经济大省挑大梁丨山东: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
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
极端冬季风暴席卷美国 冰封场景宛如《后天》
自当地时间22日开始受冬季风暴大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