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加快发展光伏产业以促进能源转型。图为在希腊雅典郊区拍摄的太阳能面板。 莱夫特里斯·帕察里斯摄 (新华社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重因素造成欧洲在今年冬天陷入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究其原因,有乌克兰危机及对俄制裁导致的能源供应大幅减少的突发因素;有犯险冒进的绿色能源转型政策引发的电力供应不足的中长期结构性问题;也有螺旋式相互推高的通胀与能源价格飙升带来的市场极端不确定性。种种此类,都在考验欧盟决策者的操盘能力,也在不断试探欧洲人在高昂电价下“挨冻”的底线。
(相关资料图)
先看今年冬天欧洲可能会发生什么。
欧洲正在经历一个缺乏俄罗斯廉价天然气的冬天,这意味着更高的电力价格、能源短缺、物价飞涨和步步逼近的经济衰退。对供暖、工业制造和电力至关重要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今年已减少了80%以上,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与2021年初的价格相比,欧洲电力和天然气的最高批发价格飙升了15倍之多,无论对普通消费家庭还是工业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而且这个问题还在恶化。
为什么欧洲电价如此之高?目前欧洲主要依靠从美国或亚洲转运而来的大量液化天然气来替代原先的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其成本之高可想而知。另外,俄气断供很难在短时期内由核能或水力风力发电来弥补,即使有些欧盟国家重启煤电也远远不够。由于用电成本屡创历史纪录,欧洲出现大量“需求破坏”,即一些消费者被迫减少用电,高耗能企业如造纸、化肥等企业甚至停产破产。统计数据表明,与5年平均水平相比,欧洲11月份的天然气需求下降了近四分之一。供需两方面都出现根本的结构性变化,造成了市场的剧烈波动。
停电很可能成为欧洲人今冬的噩梦。虽然目前天然气价格已经从8月份创下的每兆瓦时350欧元的“天价”峰值降至135欧元左右,电价也开始回调,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解除。几乎与去年情况相同,入冬后欧洲的风力发电骤降,迫使众多电网更加依赖燃气发电,德国不得不重启煤炭发电,法国则因为许多核反应堆停工维修,从出口电力转为进口,日益紧张的电力供应导致电价飙升。在这种情况下,高昂电价不仅造成部分高耗能行业停工减产甚至倒闭,老百姓的冬季供暖负担也成为难以承受之重。对于局部地区如寒冷的北欧和缺电的中东欧,拉闸限电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再看欧洲各国如何应对能源短缺。
为了应付欧洲各地抗议物价高涨和能源短缺浪潮,许多国家不得不采取最直接的补贴办法,但这也仅仅是权宜之计,原因是花费实在巨大。截至目前欧洲已经花费7000亿欧元用于补贴,帮助家庭和小公司度过危机。有研究表明,如果各国政府完全承担多出的能源成本,总计将达到1万亿欧元,约占欧盟GDP的6%,可见巨额补贴不可持续。大规模政府补贴将催生更多的能源需求,同时也会要求更多的补贴,债务危机势必重演,这对苦于摆脱高通胀和经济衰退的欧盟来说可能会是巨大打击,将迫使欧洲央行进一步收紧政策。
温和措施也许不足以挽救危局。从欧盟层面看,各成员国目前虽然在个别问题上有所争议,例如关于天然气价格上限的谈判久拖未决,在能源补贴上各行其是,有的国家还坚决要求保留俄罗斯管道石油供应,但终究还是要在总体能源安全问题上采取共同政策。今年7月,各成员国政府承诺在冬季将天然气需求减少15%;9月欧洲理事会批准的行动计划包括:减少电力需求、支持中小企业以及低收入家庭、补贴高耗能企业等。明年初,欧盟委员会还将提议对欧洲电力市场进行结构性改革,将电价与天然气脱钩。与此同时,欧洲各国政府已在自救。一方面是减轻能源价格上升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影响,如设定发电公司高收入上限、调整关税、针对能源密集型企业设立支持计划,以及对公用发电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甚至是国有化。另一方面,出台各种补贴政策,旨在稳定和降低天然气批发价格;同时积极鼓励节能和限制能源成本的政策,以及增加供应并确保能源安全。
最后看解决之道。
目前来说欧洲西北部的天然气储存已经超过95%,理论上可以支撑到明年3月。能源危机是摆在欧洲面前最紧迫也是最难以应对的挑战,任何欧洲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因此,欧盟希望找到一条更可靠的能源供应安全之路,彻底解决这场危机。
有专家认为,更深入的能源体系一体化和加速绿色投资也许是唯一出路,欧洲可借此转危为机,实现向更清洁、可再生和更负担得起的能源的绿色过渡。欧盟长期目标是通过100%可再生能源用于电力、供暖、工业和运输实现能源独立。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在2022年至2027年间增加2400吉瓦,可再生能源将在5年期间占新增发电能力的90%,到2025年将取代煤炭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力来源。欧洲在增加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方面表现突出,预计接下来5年新增装机容量将是过去5年的2倍多。然而,脱碳将是昂贵而漫长的过程,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报告,“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确保能源供应链安全需要前所未见的投资水平”。预计到2030年开发新技术与新能源的投资缺口高达22万亿美元之巨。无论如何,欧盟都会坚持并加快其能源转型的步伐。
美国涉及数千亿美元的支持计划《通胀削减法案》也正是冲着发展低碳能源而去。竞争大幕刚刚拉开。当前的能源危机已使欧洲脆弱性显露无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很是让人玩味,“人们越来越担心,全球能源体系的重塑、美国的经济民粹主义和地缘政治裂痕会威胁到欧盟和英国的长期竞争力”。
近段时间来,强烈寒潮和低温天气横扫欧洲,直接考验着欧洲的能源系统是否安稳。但是,能源危机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欧洲,正如国际能源署警告说,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深度和复杂性前所未有的全球能源危机”。危机不仅威胁到一些负债较重的欧洲国家,而且威胁到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各地的能源净进口国。一如既往,穷人将遭受最大的损失,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将不可避免地承受能源和粮食危机带来的巨大负担。
明年情况或许只会变得更糟。 (翁东辉 来源:经济日报)
焦点热门:寒冬能否让欧洲清醒
希腊加快发展光伏产业以促进能源转型。图为在希腊雅典郊区拍摄的太阳能面板。 莱夫特里斯·帕察里斯摄 (新华社发) 冰冻三尺...
热资讯!望海楼:为世界经济复苏持续注入中国动力
“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经济作出重要判断,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
阳康后如何恢复体力
【 阳康后如何恢复体力 ?】居家治疗期间,部分患者会因长时间卧床或不活动,导致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下降。应急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
今日热议:应对新冠营养建议
【 应对新冠营养建议 】①感染新冠后,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发烧时要少吃高蛋白食物 ,不利于降低体温;②如果新冠康复了,饮食上要有哪些调整
环球观速讯丨2023年研究生考试今日开考 各地优化服务为研考护航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天(24日)开考,各地各校纷纷行动起来,以各种暖心服务助力考生。 江苏:“苏青驿站”服务研考考生...
天天热文:新华全媒+丨织牢基层医疗服务网——重庆两江新区创新机制强化重点人群保护
“有人给我们送药,还有医生上门问诊,是给老百姓办实事!”看着来到家门口的社区医生和工作人员,重庆两江新区天宫殿街道红枫路社区居...
信息:美国11月新独栋销售实现两个月连涨
美国商务部和住房与城市发展部23日...
世界观热点:美国11月PCE价格指数涨幅继续收窄
美国商务部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
驻比利时使馆举办“温暖迎春”新年文艺晚会和艺术展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举办的“温暖迎春...
今日观点!商务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力度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23日说,商...
世界即时看!商务部:加大对企业参展的支持力度 研究符合条件的展会适时重启线下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23日说,当...
每日聚焦:俄媒文章:中国月球开发计划雄心勃勃
中国计划在2028年建成月球基地,该...
环球短讯!“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
位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塔...
全球要闻:美国会参议院通过2023财年综合拨款法案
美国国会参议院22日投票通过总额达...
日本核心CPI连涨15个月
日本总务省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
当前热讯: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创新科技发展蓝图
香港特区政府22日公布《香港创新科...
天天新资讯:新疆塔什库尔干机场正式通航 帕米尔高原喜迎“空中来客”
23日10时59分,一架自乌鲁木齐起飞...
快讯:前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9.9%
商务部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
天天最资讯丨东盟秘书长:将推动东盟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东盟秘书长林玉辉22日表示,东盟高...
环球速递!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的两个输变电工程投产送电
12月19日—20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
【环球报资讯】海南自贸港明确首批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事项清单
海南省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新闻发布...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㉘】江苏无锡:多措并举保障“精准投递”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㉘】 为保...
天天亮点!落实落细做好重点人群医疗服务
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明显减...
“给需要的人,不收费!”
“接着吧,赶快回去吃一粒”近日,...
天天快资讯丨焦点访谈丨坚守一线勇担当
最近,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人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