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看我们在三年防疫中取得的成就和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打好防疫这场仗。
1、
理解中国的政治和政策,要理解几句话,第一句是“实事求是”,第二句是“与时俱进”,第三句是“摸着石头过河”,第四句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看两本书“实践论”和“矛盾论”。
(相关资料图)
啥叫“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根据客观存在的事物,研究寻找其中的规则,据此制定政策。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政策也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调整。这就是“与时俱进”。
啥叫“摸着石头过河”?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存在局限的。有些问题,不是一眼就能看清楚。但又不能没看清楚就不做。所以要先试先做,边做边总结经验,调整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成熟的案例可借鉴,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先试,先做,再说。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是要讲究多目标的平衡。控制疫情蔓延是目标,经济发展也是目标。不能片面的只关注一个目标,不管另一个目标。我们不可能为了防疫,把整个中国封几个月。同样,我们也不可能为了经济,就完全躺平不管防疫。最终要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这个合理的平衡,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变化随时调整的。
病毒的变化是客观事实。传染力越来越强,Omicron的传染力强, Omicron新变种比早期Omicron更强,清零越来越难,严格防疫需要投入的成本在不断上升。致病性,Omicron比Delta弱。这都是客观事实。
所以政策肯定要根据客观事实调整。从20条到新10条,就是调整。调整,观察,看效果,然后下一步再调整。
2、
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看世界各国在疫情这三年的表现,第一是看生命,第二是看经济。之前写文阐述过,因为死亡归因统计的标准不同,超额死亡率(不管是因为新冠死亡,还是因为其他比如封控之类的原因死亡,全部算进来)是最准确的统计指标。
2022年3月,WHO公布了2020和2021年两年,世界各国的超额死亡率的估计:
2020-21年,主要肆虐的是原始株和Delta。Omicron是2022年才开始发威。当然,我们对Omicron变种的最终防疫结果还没有尘埃落定,但至少原始株和Delta的浪潮我们确实靠防疫防住了!
2020-21年,美国每年多死千分之一点四的总人口,两年合计多死了93万人。按人口比例,中国差不多要多死接近400万人。
2020-2021年中国的防疫政策,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这句话一点不为过。
客观地说,2020-21年的抗疫优等生也不仅仅是中国,新加坡、韩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抗疫优等生,大中华区的香港和台湾,也是优等生。而欧洲,美国的答卷都并不理想。
2022年的情况,确实有所不同,防疫优等生纷纷破防。
过去十二个月的累计超额死亡率,香港飙升到了万分之十四,台湾接近万分之八,新加坡也超过了万分之五。目前只有新西兰,还在万分之五以下。即使这样,这几个国家或地区在整个疫情期间的超额死亡率,仍然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他们仍然是抗疫的优等生。坚持到Omicron时代才破防的国家,他们的疫情期间的超额死亡率远低于2020年就破防的那些国家。
除中国外,之前所有的抗疫优等生都逃不过去,已经都放弃了。我们真真实实是世界所有国家中坚持到最后一刻才放弃的。
等到疫情真正过去一段时间,哪个国家更好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数据将一目了然。
大家都跨越抗疫的终点线时,我相信,从保护生命的角度,那时,我们仍然会是全球抗疫的优等生。
3、
从经济角度,由于疫情大幅度扰乱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节奏,GDP增长率上蹿下跳。看短线的GDP增长率毫无意义。去年跌了20%,今年涨了25%,经济只不过回到原点而已。但如果单看今年数据,那真是出现了经济奇迹。
所以,看各国经济,得以疫情前的数据作为基准。我用OECD最新数据库,更新了一下最新的各国GDP,以2019年第四季度的GDP为100。
从疫情前的最后一个季度,2019年4季度开始计算,中国的GDP增长,超过了包括印度在内的主要经济体。从2019年第三季度,到2022年第三季度,这三年,中国的年均GDP增速是4.6%,印度是2.2%,美国是1.6%。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都在0.5%以下。
这三年,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经济一枝独秀,但和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有很大距离。2020年三季度,中国经济比2019年四季度上升了3.5%。而美国下跌了2.5%。差距达到6%。2021年,美国经济迅速恢复,但中国仍然维持了增量百分比差距。2022年,虽然中国经济遭遇疫情很大影响,但增量百分比仍在扩大。
2022年三季度,中国经济是2019年四季度的113.2%,美国经济则是2019年4季度的104.3%。差距达到8.9%。
日本从2019年四季度到2022年三季度,经济几乎没有增长,韩国增长了5%。
英法德意四个欧洲国家,从2019年四季度到2022年三季度,经济基本上原地踏步。
印度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在疫情前,经济增速已经超过中国。但疫情这三年,中国扩大了和印度之间的差距。中国2022年三季度,GDP是2019年四季度的113.2%,印度则只是106.4%。
如果我们看过去十年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可以看到,疫情前,印度的经济增速已经追上中国,在2016-2018年甚至超过了中国。但疫情后,印度的经济明显掉队了。
从GDP增长的角度,疫情三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可以说在主要经济体中一枝独秀。即使2022年经济增速大为放缓,但三年的总增速,仍然领先于上面的主要经济体。
GDP之外,外贸进出口,实物商品的生产,发电量,这些也都在证明中国经济在疫情三年整体表现跑赢全球大多数国家。同时还维持了较低的通胀率。
4、
怎么实事求是看防疫?等到疫情结束之时,我们再算生命账,算经济账。
我相信,等我们挺过感染高峰期,也进入“后疫情阶段”,无论是生命还是经济,中国仍然会是全球表现最好的国家。但我们还需要打好最后一仗,打赢最后一仗。
最后一仗,我们的挑战和之前截然不同。怎么打赢最后一仗?还是要靠那四个字“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做防疫。
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要尊重Omicron最新变种强大的传染能力。我们要随时根据感染状况,调整应对策略。在不同的阶段,应用不同的应对策略。把主要精力从防止感染,改到保护脆弱群体,保证救治重症的医疗资源上。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帖子,很令人感动。
网络上,我们看到一些负面信息。当然,中国这么大,这么多人,总有一些负面的事情在发生。但我相信99%的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民警都是优秀的,负责的。他们与病毒顽强对抗,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也很累,也很辛苦。我们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来源:西西弗评论)
环球快报:实事求是看防疫,实事求是做防疫
实事求是看我们在三年防疫中取得的成就和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打好防疫这场仗。 1、 理解中国的政治和政策,要理解几句话,...
前沿热点:能缓解新冠症状?东北“神秘力量”黄桃罐头火了…
香香甜甜的黄桃罐头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小时候一发烧感冒,妈妈就会给我买黄桃罐头”“吃了黄桃罐头,感冒症状真的减轻了”……如今...
“中国天眼”获得银河系星际空间高清图像
8月24日拍摄的“中国天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张泉)银河系内千亿恒星之间的广袤星际空...
美国艾奥瓦州校园枪击案又一名被告认罪
美国3月艾奥瓦州校园枪击案发生后,10名青少年受到故意伤害、谋杀等指控。据美国媒体11日报道,其中4人已经认罪,而第5名被告本月9日认罪。
【当前热闻】英媒:锂离子电池价格十多年来首涨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今年锂离子电池价格出现10多年来的首次上涨。原材料成本飙升,预计会对汽车行业将电动汽车转变为大众市场...
天天亮点!全力冲刺!各地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临近年底,各地在调整优化防疫措施的同时,千方百计提振市场信心,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基本盘,打好年底收官战。税收优惠、贷款贴息支持、...
【全球热闻】比亚迪电动汽车进入马来西亚乘用车市场
12月8日,比亚迪在马来西亚吉隆坡...
乌经济部副部长称2022年乌克兰GDP预计下降33.2%
据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9日报道,...
七家非洲证券交易所开始跨境交易
12月8日,非洲交易所联动项目推出...
天天观天下!“国际核医学与分子影像诊疗论坛”在安徽合肥蜀山区举办
12月10日,“国际核医学与分子影像...
中老铁路老挝段返程“一单制”铁矿石首发昆明
中老铁路老挝段返程首个“澜湄铁银...
天天视点!乌财长称2022年乌国家预算外部融资将达到300亿美元
据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8日报道,...
今日热议:中国驻塞浦路斯使馆向塞首都叶里区捐赠雕塑
9日,中国驻塞浦路斯使馆向塞首都...
全球观热点:加纳总统:中企承建的港口项目将刺激加纳经济增长
加纳总统阿库福-阿多8日说,中国公...
环球新资讯:黑龙江省商务厅:计划发放近1亿元消费券 推动消费复苏
黑龙江省商务厅联合多部门在多领域...
国产C919全球首架机正式交付市场 2023年春有望投入商业载客运营
12月9日9点19分,国产大飞机C919交...
全球看热讯:第五十六届工展会在港开幕 企业信心逐步回稳
由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主办的第五十...
世界微动态丨财政部决定发行2022年特别国债7500亿元
记者9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筹集财...
全球热议:证监会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展上证50股指期权交易
证监会9日宣布,近日同意中国金融...
焦点要闻:2022四川省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安举行 将打造川渝物流新高地
12月8日,以“做大做强现代物流...
汇丰调查:逾七成中国内地受访中型企业预计明年收入增长
汇丰集团12月8日在上海发布一项...
环球看热讯:新华全媒+ | 跨越千年,当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动”起来
珍贵的文物讲述着历史,描摹出多元...
每日精选:年轻人的字典里没有“不会”二字(青春日记)
我是江西省地质局的一名地质勘探队...
美国开始就美加重要输油管道泄漏事故进行清理工作
据路透社12月10日报道,美国已着手...
以色列华人华侨家庭参观特拉维夫首条地铁轻轨项目
以色列华人华侨家庭参观轻轨模拟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