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3月26日,中石油大庆油田正式对外宣布,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在大庆油田产出的25亿吨原油当中,有3亿吨是通过三次采油技术,从地下岩石的孔隙中“洗”出来的,这是怎样的一个技术呢?
据介绍,在石油界,通常把利用油层能量形成的自喷采油称为一次采油,向油层注水对其补充能量开采石油称为二次采油,而通过注入化学物质来改善油、气、水及岩石相互间的性能,开采出更多的石油称为三次采油。通常地下的岩石层在经过一、二次采油之后,缝隙中还会有部分剩余油存在。那么三次采油,就如同用洗衣粉洗衣服一样,将部分剩余的油洗出。
与其他同类型油田一样,大庆油田在经过连续27年5000万吨以上的高产稳产之后,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储采失衡矛盾日益突出,剩余油高度分散,液油比急剧上升,油田开发效益面临严峻挑战。据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规划室副主任孙洪国介绍,当时大庆油田综合含水已经高达接近89%,这也就意味着每采出100吨液里面的水量是89吨左右,而油量只有11吨左右。
面对逐年升高的综合含水,大庆油田急需攻破科技难关。部分国际权威专家断言,大庆油田根本不适合三元复合驱技术,而大庆油田的科技团队始终没有放弃,在历经5600多次试验后,大庆油田拥有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表面活性剂,实现了外国专家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三元复合驱技术。
通过几十年的攻关,大庆油田形成了一整套的符合自己油田的“三次采油”技术。据了解,三次采油技术是老油田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庆油田的一类油层和二类油层,采收率在二次采油技术的基础上提高14%至20%。2022年,大庆油田三次采油产量再次突破千万吨大关,并且创历史新高。这是大庆油田三次采油连续21年产量超千万吨,三次采油技术支撑了大庆油田高质量稳产。
大庆油田首席技术专家伍晓林向记者介绍,目前,大庆油田还在攻关“四次采油技术”。他们的目标是把原油采收率提高到80%。而在国外看来,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因为60%~70%已经是极限值了。
伍晓林说,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历程中,每一次大的技术突破,都对大庆油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据了解,64年来,大庆油田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1000余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成果,已经载入我国科技发展的史册。
标签:
环球热门:大庆油田累计产油突破25亿吨 油田开发技术世界领先
大庆油田累计产油突破25亿吨油田开发技术世界领先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 “洗”出3亿吨原油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洗”出3亿吨原油
当前短讯!龙龙高铁开始铺轨
龙龙高铁开始铺轨
各地航空公司和机场积极准备运力 迎接夏秋航季开启
各地航空公司和机场积极准备运力迎接夏秋航季开启
信息: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中欧班列货运量破千万吨
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中欧班列货运量破千万吨
微速讯:重庆大渡口:山下繁华都市 山上美丽乡村
重庆大渡口:山下繁华都市山上美丽乡村
全球快看:甘肃省公航旅集团多方面助力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获肯定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深入调...
每日讯息!以设计为媒 锡澳开启创新协同发展新篇章
顺应文化融合之势,以文创设计为...
观焦点:肯尼亚加强对外汇市场控制
随着外汇储备不断下降,肯尼亚央行...
【报资讯】即将启幕!2023中国药品国际合作大会暨第五届中国医药制剂国际化论坛将...
2023中国药品国际合作大会暨第五届...
世界新资讯:河南省洛阳文旅携手京东物流 助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3月23日,河南省洛阳市文化广电和...
服贸会搭建跨行业交流平台共享商机共促发展
多家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日照民间特色美食有哪些?日照旅游美食攻略分享
提到日照这个城市,您最先想到的是...
全球十大跳伞圣地有哪些?全球十大跳伞圣地攻略分享
很多人认为跳伞的魅力在于一种让人...
开封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开封旅游景点推荐分享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作为...
冰箱冷冻肉冻多久不能吃了?吃了有什么危害?
如今冰箱已经是每个家庭的必备家用...
为什么水煮鸡蛋最营养?每天一个水煮蛋 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好处?
鸡蛋被称之为平民养生佳品,具体的...
乙肝真的不能根治吗?乙肝患者不能吃哪些食物?
乙肝其实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
长期吃面条 对身体有益还是有害?吃面条血糖会升高吗?
在现实生活当中,面条的烹饪方式有...
经常踮脚尖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变化?经常踮脚尖有哪些好处?
脚部是我们身体的第2个心脏,根据...
哪些情况下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降压药可以与阿司匹林同服吗?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是一种有...
【世界播资讯】2023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3月26日起执行 科学有序平稳恢复国内国际航班
2023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3月26日起...
天天日报丨中国科学践行“绿色治水”
中国科学践行“绿色治水”
赴一场皖美春约,百家媒体采风团这样说……
赴一场皖美春约,百家媒体采风团这...
古生物学者发现约1.7亿年前的“花”
古生物学者发现约1 7亿年前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