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9年之际,二月春风,带来新答卷。2022年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8倍,区域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九载奋斗,让京津冀大地硕果累累、气象一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产业澎湃发展新动能
2022年北京冬奥会,被誉为“雪国列车”的北京11号线西段电动客车惊艳了世界。
地铁出自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是当时北京研发、保定“智”造的最新成果。
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外景。
2023年,河北京车继续书写产业协同新故事。
就在3月,京投装备最新研制的氢能源混合动力轻轨列车即将在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下线。该车具有绿色低碳、轻量化、智能化优势,是北京研发、河北转化的又一典范。
承接一个转移项目,崛起一个新兴产业。
2017年9月,承接了北京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的河北京车造车基地项目,签约入驻保定市满城区,短短几年时间,一座现代化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基地迅速崛起。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车身车间生产线。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也是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的关键。
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河北以雄安新区集中承载地为核心,集中打造一批重点产业合作平台,累计承接京津转入企业和单位达4.4万家。首钢等一大批疏解项目落户河北,北京现代沧州工厂作为承接单体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基础上,三地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产业链深度融合、互补,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故事越来越多。
保定·中关村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今年省两会上,河北将“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发展,塑造现代化建设新动能新优势”列入今后五年的工作安排清单,明确提出加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数据显示,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网正式上线运行后,一批京津冀联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中心布局河北。2022年1-11月,全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为327.03亿元,同比增长12.84%。
如今,创新基因就像随风飘扬的蒲公英种子,源源不断地从京津向河北播撒,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向纵深的新引擎。
新速度激发通行新活力
9年来,不断“更新”的出行时间,让三地的空间距离越来越短。
高铁列车运行平稳。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周亚彬 摄
石家庄至首都北京实现1小时通达。2022年12月26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省会石家庄正式融入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路地合作不断深化,列车运行图还将持续优化调整,京津冀区域内广大群众将尽享‘轨道上的京津冀’发展红利。”
北京至秦皇岛车程将缩短半个小时以上。2023年2月4日,京秦(北京至秦皇岛)高速遵化至秦皇岛段正式通车运营。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要通道,遵秦高速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又向纵深迈进了一大步。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从效果图上看,大桥拱肋造型为巨大“舵轮”,寓意京津冀协同发展乘风破浪。
随着未来厂通路全线通车,大厂进京距离将缩短20公里,行驶时间缩短半小时。早春二月的厂通路和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建设工地机声隆隆,热火朝天。通州至大厂厂通路全长约7.9公里,这条跨省公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的重点工程。
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率先突破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河北着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发展。目前,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复兴号列车行驶在崇礼铁路上。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郑世繁 通讯员 曲志忠 摄
近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表示,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投资将安排1035亿元,助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建设投资额创“十四五”以来年度新高。
京畿大地上,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蓝图正逐渐变为现实。
新生活收获满满幸福感
2月中旬,石家庄的王先生准备去北京复查,当他按照以往的方式准备异地就医备案时,发现有了新变化,“之前去北京看病得先在线上填写参保地、就医地、备案类型等,我觉得有点麻烦,现在不用备案就方便多了,直接拿着医保卡去就行了。”
2月10日起,河北省取消参保人员到京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参保人员在相关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可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举行义诊活动。
前不久,保定的张女士听说北京的专家们要在家门口举行联合义诊,她赶紧带着家人赶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现场的专家非常耐心细致地为我们分析病情,嘱咐注意事项,讲解了20分钟左右,让我非常感动。”
9年来,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等6家医院成功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重大项目落地河北省。
让京津冀三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推动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长城。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廉明坤 摄
2022年,河北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人大附中全面托管保定三中,京津6所高职院校在我省投放单招计划3000余人,比2021年增加50%;积极推动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制定出台《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等一系列在全国具有引领意义的法规规划和标准指引。
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成效明显,加强大气污染联合治理,强化能源供应与保障,深入实施水环境治理,2022年签署新一轮京冀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2023年1月签署新一轮津冀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联合北京高质量完成张承坝上地区植树造林三年行动计划,永定河、南运河实现全线通水。
中国中化001大厦。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霍少轩 摄
春来万象新,岁首早谋耕。
新一批引进的京津重点项目力争2023年“开门红”。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九周年,2023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画笔,正在书写着美好的新篇章。
标签: 协同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科技成果
当前快播:奋进的春天 | 春风浩荡满目新 协同奋进正当时
奋进的春天|春风浩荡满目新协同奋进正当时
世界快报:奋进的春天 | 高原春光好 春耕备耕忙
奋进的春天|高原春光好春耕备耕忙
上海佘山天文台即将完成修缮向公众开放
上海佘山天文台即将完成修缮向公众开放
【环球播资讯】新潮能源股东大会在即,公司稳定有望彻底实现
新潮能源股东大会在即,公司稳定有望彻底实现
环球速读:中国通号建设三公司: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做开路先锋
中国通号建设三公司: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做开路先锋
精选!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广铁集团年内力争开通“2线1站”,“轨道上的大湾区...
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广铁集团年内力争开通“2线1站”,“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成型
热门看点:天津航空将复飞天津-郑州-悉尼洲际客运航线
记者从河南省机场集团获悉,3月24...
天天热讯:中国出境团队游在肯尼亚升温
肯尼亚旅游界以及当地媒体在2021年...
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超130%
记者24日从工信部获悉,2022年,我...
世界最新:卫星瞰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座城,崛起产业合作新高地
“近五年武清累计引进北京项目2583...
焦点热门:美联储预计继续小幅加息
当地时间2月22日,美国联邦储备...
当前资讯!“单项冠军”企业探访记|这家企业何以服务全球的糖尿病患者
盐酸二甲双胍,是二型糖尿病的一线...
商务部:数十家跨国公司总部对接近期来华商务考察
2月23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
多家银行落地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银企融资对接业务 外汇领域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
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银...
日本1月核心CPI涨幅再创41年新高
日本总务省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
全球即时看!世界旅游组织:中国重启出境游为全球旅游业带来积极影响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23日发布公告说...
快消息!俄将增加对能源领域的投资
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格拉布恰克近日...
哥伦比亚“中国电影节”圆满落幕
日前,为期4天的2023年哥伦比亚“...
电动汽车廉价电池研发今年掀高潮
各国初创企业正竞相利用两种丰富且...
西媒:矿业公司海底“淘金热”引发争议
一些矿业公司正在竞相挖掘海底矿藏...
全球连线|与中国企业携手7年:九旬巴西老企业家赴华觅新机
中巴家电合资企业SEMPTCL巴方创始...
致敬!89岁院士的“开学第一课”
致敬!89岁院士的“开学第一课”
世界关注:中国式“太空母港”、数字空间站……中国空间站系统总师杨宏带你探索
中国式“太空母港”、数字空间站…...
每日热点:广东恒兴: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助力“百千万”工程
广东恒兴: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助力...
世界滚动:又到乱穿衣时!这些城市气温将坐上“超级过山车”
又到乱穿衣时!这些城市气温将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