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和慕尼黑国际车展先后在德国举行。
在“无缝衔接”的两大国际展会上,中国企业与产品备受关注。
柏林消费电子展管理董事会总经理奥利佛·梅林表示,欧洲消费者对中国产品越来越青睐有加,中国产品正成为欧洲主流产品,中国产品设计新颖、质量过硬,口碑正在一步一步向上走。
(相关资料图)
《韩民族日报》网站报道截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董一凡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和生产国。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子产品的主要供应国,中国的很多品牌受到越来越多国外消费者的认同,中国产品和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同时,中国有着巨大的电子消费品市场。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如果能获得更多的研发投入,在产品中赋予科技含量,就能在尖端消费电子产品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路透社报道截图
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参展商受到高度关注。
多国汽车产业人士表示,各国要实现汽车工业向新能源转型,就必须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有全球领先的汽车集团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燃油车业务依然能够产生利润,但未来一定要降本增效。而转型的一个高效方式,就是在产业链方面增强与中国公司的合作。该负责人表示,希望同中国企业的合作能够“紧密而长期”。
董一凡分析认为,中外车企加强合作,能够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车企与全球传统车企相比,有着不同的竞争优势。
国际传统车企目前还是以燃油车为主,这些企业在全球的汽车市场具有很好的品牌知名度;中国车企则在电池技术、数字技术以及智能驾驶技术等方面具有越来越强的地位和优势。
中外车企加强合作,能够帮助传统车企实现电气化和电动化转型,实现共赢。
《日经亚洲评论》网站报道截图
董一凡进一步分析指出,国际商界表达了同中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愿望,这印证了:西方部分政客心心念念要推动的对中国“脱钩断链”,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工业体系,对于世界经济的稳定以及价值链、供应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各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选择是理性的,它们需要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拓宽更多的市场,建设更加安全稳定的供应链。“脱钩断链”以及所谓的“去风险”并不是好的选择。
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风险是保护主义的风险、也是经济阵营化的风险。无论是各国企业、还是各国政府,都应该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通过携手合作、增强互信,来减少世界经济和产业合作面临的真正风险。
《外交学者》网站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总台记者丨陈濛、董晶晶、印梅梅
编辑丨林维
签审丨黄涛 江爱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