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9日,为期三天的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在此起彼伏的抗议声中草草收场。
会议重点讨论了俄乌冲突,并试图在北约内部就向乌克兰持续提供军事支持协调立场,但并未达成广泛共识。
更吊诡的是,在这一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出席的全球性安全论坛上,目前持续引发全球震动的美国“炸管”黑幕成了禁忌话题,参会的西方政客个个对此绝口不提。
(相关资料图)
这在由美国和北约挑起的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将满一周年的当下,显得尤为不同寻常。
这事,“拜登政府永远不会承认”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近日发表长篇重磅文章,详尽叙述了美国策划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整个过程。
其中,“美国”和“北约”成了这起惊人破坏事件中的关键角色。
但面对如此猛料,美国以及涉事欧洲国家要么矢口否认,要么保持沉默。
△美国《政治报》: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19日在被记者问及此事时,再次重复了美国政府的老调:“这是一个完全虚假的故事……美国和美国的任何代理人都与此无关”。
但盖子一旦揭开,放出的魔鬼便很难再被收回。
赫什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进一步表示,他可能会报道更多关于美国政府筹备破坏活动的具体“机制”。
不过他认为,无论自己披露多少细节,拜登政府永远不会承认参与其中。
△美国独立调查媒体Consortium News网站报道截图
其实在赫什揭出更多黑幕之前,美国自由撰稿人约翰·杜根已经向俄罗斯媒体提供了有关“北溪”爆炸的新证据。
杜根说,去年9月爆炸事件发生后,他收到一封匿名电子邮件。写信人自称去年6月参加了北约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举行的演习。而“北溪”管道发生爆炸的位置就在博恩霍尔姆岛附近。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报道截图
写信人说,当时他看到一批美国潜水员到了演习现场,但这些自称参加“排雷演练”的潜水员似乎并未携带排雷设备,而是携带了适用于深海潜水的呼吸器以及一些神秘的箱子。
事实上,这些潜水员并未前往演习海域,而是戴上呼吸器消失在水下6个多小时,且返回时没有携带那些箱子。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报道配图:“北溪”管道爆炸海域
外界认为,这封匿名信进一步佐证了赫什关于美国政府策划破坏“北溪”管道的调查文章的真实性。
作为一位曾揭露出美国大量惊天黑幕的著名调查记者,赫什的爆料究竟可不可信,国际舆论和美欧舆论迥然不同的反应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近日,多位欧洲议会议员怒斥欧盟唯美国马首是瞻,迟迟不就新证据展开调查。
欧洲议会议员克莱尔·戴利:“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想知道答案……欧盟居然对此不闻不问,我为自己是一个欧洲人感到羞耻。”
△克莱尔·戴利
欧洲议会议员米克·华莱士:“欧盟怎么变得对美国如此惟命是从了?甚至都不敢去问问美国人(这事)到底是不是他们干的!”
△米克·华莱士
“榨干”欧洲,美国赢了?
美国为什么要破坏“北溪”管道?
看看美国能源企业在乌克兰危机升级后向欧洲高价卖了多少液化天然气(LNG),或许不难找到答案。
俄乌冲突爆发前,欧洲40%的天然气供应依赖俄罗斯。冲突爆发后,跟随美国禁运俄罗斯能源的欧洲首先遭到反噬。
而毁掉“北溪”,正是美国把欧洲能源命脉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的必有设计:没有了俄天然气的欧洲不得不转向进口此前一直缺少竞争力的美产LNG。
△芬兰《赫尔辛基时报》:尽管西方主流媒体一直指称俄罗斯炸毁了自己的管道,但赫什的说法振聋发聩,美国对“北溪”管道的破坏堪称“9·11”事件之后最大的恐怖主义行为,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后果。俄罗斯对欧天然气供应中断的主要受益者是美国,自断气以来,美国一直在以贵三倍的价格对欧洲出口LNG。(题图为赫什)
大宗商品交易分析公司克普勒(Kpler)的数据显示,2022年欧盟LNG进口量达到9473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远高于2021年的5727万吨。
其中,从美国进口的LNG占总进口量的41%,同比大幅增长154%。
△2022年欧洲天然气进口从管道天然气转向液化天然气趋势图(红色和白色分别代表俄罗斯天然气和美国LNG)
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日前警告,虽然这个冬天欧盟为克服天然气短缺做出了努力,但由于能源危机持续,欧洲在下一个冬天将更加艰难。
△比罗尔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截图
有媒体指出,为了“帮助”欧洲应对更加艰难的未来,美国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
由于欧盟已指定2100亿欧元用于在2030年前完全停用俄罗斯天然气,美国的LNG成了欧洲的主要替代能源。“‘俄罗斯输了,美国赢了’这句冷战格言,现在正应验在天然气市场上”。
△雅虎财经网站:在全球12只最赚钱的天然气股票中,除占据榜首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股票外,其余全部属于美国和加拿大的能源企业。
正如路透社评论所说,虽然欧洲从美国进口LNG的成本平均每月接近40亿美元,但在痛苦地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关系之后,欧洲仍然只能依赖进口能源。
这意味着在2023年,“美国LNG既是欧洲的生命线,也是欧洲的‘榨干机’”。
△路透社报道截图
全球热门:快一年了,美国“坑欧”何时休
当地时间19日,为期三天的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在此起彼伏的抗议声中草草收场。 会议重点讨论了俄乌冲突,并试图在北约内部就向
全球热推荐:普京:俄罗斯暂时停止参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当地时间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发表国情咨文时宣布,俄罗斯暂时停止参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普京表示,如果美方进行核试验,...
真实的谎言——俄乌冲突卫星调查系列之二
“美国建立在密谋和谎言之上”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事务系教授斯蒂芬·诺特曾在《外交政策》杂志上这样写道苏联解体后美国主导的北...
【天天新要闻】新时代,我在中国|克罗地亚教授:最重要的桥梁建在人民心中
来自克罗地亚的莫帕现在是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授,目前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在他看来,春节是很重要的家人和朋友之...
每日报道:碰撞出创新的火花——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创平台扫描
新华社深圳2月21日电新年伊始,位于深圳光明科学城启动区的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正在紧张组装,预计今年将部分投入使用。 合成生物大科...
天天快看:英媒:乌克兰收到的财政支持不到西方承诺的一半
据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20日报道,根据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分析结果,去年以来乌克兰实际收到的财政支持不到西方国家承诺的一...
世界热消息:19个国家的旅游者可凭宾馆预定获得赴俄6个月的签证
俄罗斯政府近日批准一份包含19个国...
世界快看:全球连线|德国科隆狂欢节迎来200周年欢庆高潮
德国科隆狂欢节的重头戏——“玫瑰...
总投资超8800亿元 四川省59个交通项目集中招商
2月20日,四川省高速公路项目招...
天天新动态:宁夏:131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2月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2023年...
今日热文:出境游市场加速恢复
近半个月来,出境游快速升温。
观天下!中国移动发布企业跨境数据流动安全合规白皮书
中国移动20日在京发布了《企业跨境...
德国科隆狂欢节迎来200周年欢庆高潮
德国科隆狂欢节的重头戏——“玫瑰...
视点!2022年俄罗斯鱼类产品出口增加4.5%
俄罗斯联邦渔业署20日发布消息说,...
每日视讯:中国企业在白俄罗斯通用商品交易所2022年交易达5300万美元
白俄罗斯通用商品交易所20日消息说...
【世界聚看点】开年首月我国吸收外资超千亿元 同比增长14.5%
商务部2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
【快播报】俄罗斯新车零售价加速上涨
俄罗斯中央银行在最新报告中指出,...
环球今亮点!深圳市坪山区投资合作交流座谈会在德国举行
深圳市坪山区-德国投资合作交流座...
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开启日本精准招商模式
为深化与日本企业界的合作交流,进...
每日头条!1月份中国成为格鲁吉亚第二大出口市场
1月,中国成为格鲁吉亚的第二大出...
天天观速讯丨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
春光无限好,奋进正当时。近日,中...
荷兰阿姆斯特丹环卫人员因薪酬争议发起罢工
当地时间2月20日,荷兰首都阿姆斯...
天天热推荐:土耳其拒将北约“北扩”与美国军售“捆绑”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当地时间...
全球速读:无视“毒列车” 访问乌克兰 美国网友批拜登无能更无耻
国际在线专稿:近两周来,美国俄亥...
每日视讯:实干中国 | 戈壁滩上输气人
塔里木油田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