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实现对外技术输出,其背后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资料图】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向小鹏汽车投资约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收购后者大约4.99%的股权,双方将联合为中国市场开发大众品牌电动汽车。消息一出即引发业界震动。在业内人士看来,大众此举是向中国造车新势力投下信任票,代表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实现对外技术输出,其背后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强强联手
大众汽车集团表示,合作初期,双方计划面向中国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预计2026年推出。同时,奥迪与其中国合资伙伴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进一步深化现有合作。这两项协议均设想在未来联合开发用于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ICV)的全新本土化平台。
据了解,新近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将成为小鹏在开发领域的合作伙伴,公司汇集研发、创新及采购功能,是大众汽车集团除沃尔夫斯堡外最大的研发基地。与当前车型项目相比,通过联合开发及采购,合作双方将实现显著的协同潜力及成本优势。
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表示:“我们正在加速拓展本土电动汽车产品组合,同时为下一步创新变革做好准备。与小鹏汽车携手,让我们在中国的关键技术领域有了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在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将把核心竞争力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协同效应,更快向市场推出符合中国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同时,我们还能优化合作各方的开发和采购成本。”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孟侠表示:“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长期推进电动化战略。伴随电动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我们希望开拓更多的市场机会。”
各取所需
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指出:“大众和小鹏合作是新老势力的融合,也是车企发展方向的新探索。”
“大众的业务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但目前纯电动汽车产品线在中国市场不具竞争力。”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在今年大众集团资本市场日上坦言。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欧洲共售出21.71万辆纯电动汽车,同比大涨68%;而在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国,大众汽车集团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约2%,至6.24万辆。
旗下电动产品在华销量始终不佳,为顺应智能化发展趋势,大众汽车集团积极成立汽车软件公司,将其视为转型突破口。但事与愿违,大众汽车集团多次被曝因软件研发进度慢导致诸多重要车型被迫推迟。智能化转型屡屡碰壁,大众汽车集团被迫转换思路。2022年10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与中国芯片和自动驾驶算法初创企业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开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2023年4月,与中科创达成立合资公司,开发智能互联和信息娱乐系统。
近期,大众汽车集团再次将目光锁定自成立之初便高举“智能化”旗帜的小鹏汽车。大众汽车集团瞄准小鹏智能化领域的优势,以实现产品升级;小鹏汽车则能够变现自身智能化优势,谋求长远发展。各取所需的双向奔赴为两者长期战略合作打下坚实基础。正如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所言:“大众汽车集团和小鹏汽车高度互补的优势是双方长期战略合作的基础。”
具有里程碑意义
任万付分析称:“近期小鹏汽车发展遭遇瓶颈,借助外力突破不失为一种新尝试。对于大众汽车集团来说,自身电动汽车发展缓慢,小鹏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智能化表现颇为优秀,通过入股的方式,从与小鹏汽车的合作中汲取造车新势力的精髓,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事实上,近期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及出口国的地位。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无疑让各路国际品牌垂涎欲滴。去年,拥有大众、奥迪、奔驰、宝马、保时捷等知名汽车品牌的德国也向比亚迪砸下10万辆大单。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30%,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0%。大众汽车集团要迅速抓住市场增长的巨大潜力,满足中国用户对高品质产品的期待。”贝瑞德如是说。
一直以来,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由于外资品牌掌握着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核心技术,占据绝对的产品主导权。随着近年来电动化与智能化重塑行业格局,产品认知体系完全颠覆,外资品牌在燃油时代的优势几乎荡然无存。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属于国内汽车行业里程碑式事件,标志着国内车企电动智能化能力得到行业认可,为后续国内整车及零部件出海打开想象空间。而大众汽车集团车型价格多在10万元-20万元区间,也将推动智能座舱和高阶L2+及以上智能驾驶的渗透率快速提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