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5日,西安鹰之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鹰之航”)再次更新招股书(申报稿),准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冲刺创业板上市,鹰之航拟募资约7亿元,第一创业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本次冲刺上市,鹰之航计划募资7亿元,将用于航空机载机械设备维修能力扩展项目、航空机载电子设备维修能力扩展项目、航空机载电机制造能力扩展项目、昆明易安飞科技服务产业园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资料图)
天眼查信息显示,鹰之航成立于2010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曾在新三板挂牌。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1.53亿元,法定代表人为薛进,股东包括薛进、陈树清、童育庭、孟祺等。
据招股书介绍,鹰之航是一家专注于航空机载设备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航空机载设备的制造和维修业务。招股书显示,鹰之航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分为机载设备维修和机载设备制造两个板块。
据介绍,鹰之航在机载设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体现在机载设备的国产化能力。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航空机载电机系列产品列装于多种型号的歼击机、直升机以及东风系列导弹车等重点军工装备,占据了该类产品的主要市场份额。
鹰之航在招股书中称,在航空机载设备维修领域,该公司及其子公司具备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的涉及35个系统、3408个项目、35322个件号的维修能力以及美国联邦航空局批准涉及18个系统、137个项目、1,161个件号的维修能力。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鹰之航的营收分别为2.02亿元、2.05亿元、2.23亿元和8343.1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234.02万元、6985.65万元、5852.22万元和1999.24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5537.13万元、6767.36万元、6235.72万元和1940.18万元。
贝多财经发现,鹰之航的收入结构变动较大,尤其是机载设备维修贡献的收入。报告期内,鹰之航来自机载设备维修的收入分别为1.61亿元、1.57亿元、1.67亿元和4374.2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22%、77.15%、75.05%和52.73%。
不难看出,鹰之航的机载设备维修收入增长有限,且占比持续下滑,并在2022年上半年降至约五成。相比之下,鹰之航来自机载设备制造的收入则分别为3979.76万元、4650.54万元、5546.79万元和3920.70万元,占比分别为19.78%、22.85%、24.95%和47.27%。
招股书显示,鹰之航的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鹰之航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28亿元、1.44亿元、1.59亿元和5021.24万元,占该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合计分别为63.38%、70.27%、71.23%和60.18%。
鹰之航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自2007年开始与海航控股、首都航空、天津航空等公司开展业务合作。报告期内,鹰之航对海航系单位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179.12万元、9828.45万元、8571.18万元和1028.8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56%、47.99%、38.38%和12.33%。
2021年2月10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受理海航系单位破产重整案件。2021年12月31日,该法院确认海航控股及其子公司重整计划已经执行完毕。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海南系相关单位已完成破产重整,与鹰之航的业务开展正常。
另据招股书介绍,凭借在航空机载设备制造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优势,深度挖掘客户需求,2022年,鹰之航的机载设备制造业务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为1.57亿元,较2021年增加1.02亿元,带动该公司2022年业绩实现进一步增长。
鹰之航预计该公司2022年可实现营收3.08亿元,较2021年增长38.06%;预计实现归母母净利润为8500万元至8800万元,较2021年增长44.86%至49.97%;预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8300万元至8600万元,较2021年增长33.10%至37.92%。
本次上市前,鹰之航的实际控制人为薛进,其直接持有该公司43.98%的股份。本次发行完成后,薛进将直接持有该公司32.98%的股份,仍为鹰之航实际控制人。当前,薛进现任鹰之航董事长、总经理。
IPO前,鹰之航副董事长陈树清持股12.10%,浩航中鹰持股8.51%,鹰之航副董事长、三零一五执行董事与总经理童育庭持股6.49%,鹰之航董事、昆明易安飞管理部员工孟祺持股5.68%,昆明众航持股4.70%。
同时,付峥持股2.64%,李晋持股2.61%,梅芬持股1.76%,杨爽持股1.72%,李欢持股1.60%,航电三零持股1.43%。
天天视点!鹰之航继续冲刺创业板上市:计划募资7亿元,预计全年营收3亿元
2023年2月15日,西安鹰之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鹰之航”)再次更新招股书(申报稿),准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冲...
实时焦点:突然!这个人人都用过的老国货品牌出事了
说到隆力奇,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个品牌。作为有近40年发展历史的“老国货”品牌,隆力奇也曾是国产日化产业内最受尊敬的老大哥。...
环球新资讯:港股日报 | 恒生指数跌1.43%,南向资金净买入59.12亿港元,消费者主...
截至2023年2月15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跌1 43%,报20812 17点;恒生国企指数跌1 3%,报7018 1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 97%,报4288
世界消息!河北尚义四台遗址实证中国北方地区早期定居村落的出现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15日在国家文物局举行。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考古的重要突破,专家在会上专门介绍了河北尚义四台...
信息:2023年1月江苏省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
2022年年底以来,多项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政策陆续落地,支持房企融资“三支箭”格局已经形成。2023年开年更是陆续释放积极信号,市场热...
面板多股走高!行业新一轮涨价潮再起 二季度需求或“强势反弹”
《科创板日报》2月15日讯(编辑郑远方)今早,面板板块开盘走强。截至午间,华映科技、彩虹股份涨停封板;TCL科技、宇顺电子、京东方A涨超5%;
热门看点:贵州今年计划引进成长性强的数字经济项目200个以上
贵州今年将在全省开展“大数据项目...
2022年乌克兰货物贸易总值下降29.4%
据乌克兰国家统计局官网14日报道,...
三大因素拖累日本经济复苏
日本内阁府14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
全球实时:合肥庐阳经开区:一体化光伏系统走向世界 预计年产10万套
日前,位于安徽合肥庐阳经开区内的...
精选!安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金融风险总体收敛
2022年,安徽银保监局围绕稳住宏观...
热点在线丨日媒:生态系统遭破坏加剧传染病风险
相继有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导致生物...
世界观察:创新提质 开拓海外中高端市场——河北部分外贸企业生产一线见闻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河北省一批外...
世界关注:新加坡经济增长放缓
2月13日,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发布2...
精彩看点:“徽动全球”万企百团出海行动安徽蚌埠团启航
初春季节,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
全球连线|我在雅万高铁当司机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高铁司机穆...
【全球聚看点】全球连线|把艺术带入生活——中国德化陶瓷亮相马来西亚
2月11日至13日,2023年“中国白·...
世界热点评!天津集中签约36个制造业项目 总投资668亿元
记者从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
全球球精选!日媒:新兴国家债务危机推高农产品价格
新兴国家的债务危机正在推高农产品...
天天动态:西媒:全球期待中国游客带来额外收入
全世界的旅游业已准备就绪,张开双...
每日消息!西媒:中企主导全球汽车电池市场
电动汽车市场继续稳步推进。汽车行...
全球快看:业绩太差劝退投资者?中信证券、鹏华基金、中银基金主动权益产品份额减...
对基金公司在管主动权益类产品(偏...
【世界新视野】福州本土拳种鸣鹤拳:古厝中传习非遗技艺
福州本土拳种鸣鹤拳:古厝中传习非...
8只基金6只“破面” 贝莱德基金出手尽毁太尴尬
《电鳗财经》文 林妍扎根中国15年...
世界焦点!低落的管理业绩与高涨的发行热情 东方基金新发混合基金有何出路
《电鳗财经》文 尹秋彤明知山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