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网友乘坐火车去西藏旅游,意外用镜头记录下车窗外的震撼一幕: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白茫茫,冰天雪地里,一个人在岗亭前站得笔直,郑重地朝列车敬礼↓
(相关资料图)
还有很多进藏的游客,都见过这样的身影,让人不禁感叹:“本来想拍雪山,下一秒却出现了一座更高的山。”
有人在雪地踉跄前行,列车轰鸣而来,立即调整姿态,站定向列车庄严敬礼↓
还有人背着厚厚的毛毯,也会立即停下脚步向着列车敬礼,背着重物的身体为了维持平衡努力向前倾↓
高原上,铁路旁,孤单的身影,有人想知道他们是谁,也有人好奇他们为何要对着列车敬礼……他们就是西藏自治区专职铁路护路联防队员,青藏铁路开通17年来,一直默默守护着,而敬礼这个动作,背后蕴含的故事足以令无数人动容。
近日,总台记者找到了那位网友镜头下的护路员——次仁加措。今年35岁的他,已在护路一线工作了10年。今天是5月26日,“526”谐音“我爱路”,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01
青藏铁路东起西宁、南至拉萨,跨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路”。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保证铁道安全尤为重要。
护路员需要常年驻守高原,行走在铁道旁,默默守护行车安全。他们的工作很烦琐,甚至枯燥,要在负责的线路来来回回走上无数遍,排查隐患,还要防止牛羊上道……
△青藏铁路西藏那曲段
次仁加措是那曲市安多县措那湖大队二中队护路队员。他工作的地方海拔5000米左右,氧气稀薄,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天寒地冻,冬天的温度常常降至零下30℃。大风天气几乎四季不间断,他穿着厚厚的棉衣,依然感觉寒意刺骨。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次仁加措与同事们“三班倒”,24小时守护在青藏铁路沿线。脸部皮肤干裂、手上生冻疮、关节疼痛……次仁加措笑着说,“大家都有一些小毛病。”
每天上班前,护路员需要先赶到自己所负责区域的值班岗亭,也就是“守护点”。它的周边通常一片荒凉,屋内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简单摆放着简易床、桌子、取暖炉、热水壶等。
次仁加措说,上班时如果遇到极其恶劣的天气或者就餐,他才会短暂地在屋内停留。其他时间,他要往返巡逻,排查铁路设施的安全隐患、清理障碍物和垃圾等等。
次仁加措负责的路段虽然不足两公里,但一天内来来回回,他行走的路程接近二十公里,即使风雪天气也不例外。
高寒地带,吃上一顿热乎饭不容易。饭菜通常由工作人员送到值守地点,即使做好了保温措施,但一路寒风,有时候送到时已经冰凉。
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工作岗位,大多数工作时间是独自一人,“孤独”成为次仁加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他回忆,刚刚成为护路员那段时间,每次上夜班都“孤单又害怕”,四周空无一物,能陪伴他的只有过往的列车。
如同次仁加措一样,护路员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坚守在一线,助力这条高原上的“天路”畅通无阻。
02
自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以来,护路员们看到列车驶过都会立即停下步伐,立正站好朝着列车庄严敬礼,列车则会鸣笛致意。
次仁加措说,这个简单的动作蕴含了他们太多情感。“这是对远方客人的欢迎,告诉乘客们,我们一直在为列车的安全行驶保驾护航,同时,也是致敬铁路的建设者和往返高原的乘务人员。”
这个动作融进了每位护路员的心里。
每次敬礼时,次仁加措内心都无比自豪,“每年有很多游客来西藏,我很高兴能为大家做点事。”
△青藏铁路沿线风光
遇到节假日,青藏线客运量加大,他们的工作会更忙碌,也因此占用了很多陪家人的时间。有时候,护路员的孩子会到守护点看望爸爸,看到列车驶来,小小年纪的他们会学着爸爸的样子一起敬礼。次仁加措说,“我觉得这是一种传承。”
03
护路员们守护的这条高原“天路”——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建设过程惊艳了全世界,也包含了无数人的奉献。
建设期间,有外媒提出疑问:“西藏有5000米高的山脉要攀越,有12公里宽的河谷要架桥,还有绵延上千公里、根本不可能支撑铁轨的冰雪和软泥……怎么可能在这个稍一用力就需要氧气瓶的地方架桥铺轨呢?”
这些困难切实存在。有人回忆,工人们穿着两层毛衣毛裤,还要再套上带羊毛的皮衣、皮裤抵御严寒;施工现场修理机器,四五分钟人就冻得不能动弹;他们常常背着5公斤重的氧气瓶施工,难受了就吸几口氧……在海拔4600多米的昆仑山隧道工地,一年不到工人们就耗尽了约12万瓶氧气。
冻土带也是铁路最危险的敌人——冻土随着温度变化膨胀或缩小时,建在冻土上的路基就会变形。
从事冻土研究的王占吉,在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进入关键阶段时,身患重病住进了医院。临终前,他托付儿子将自己的骨灰送到青藏线,“将来我要看着列车通过”。
铁路建设者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高寒、斗冻土、护生态。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中国向世界宣告:铁路修到了拉萨!
这些年来,青藏线列车运行平稳。截至2022年底,青藏铁路累计运送货物8.03亿吨,运送旅客2.65亿人次,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路、幸福路。当前,青藏铁路正进行提质升级,“复兴号”动车组将驶上这条“天路”。
曾经,无数铁路建设者冒着风雪,在“生命禁区”创造伟大奇迹;如今,数千名护路员,正用脚步丈量这片神圣的土地。
正因为他们的付出,我们才得以长途无阻。
致敬每一位伟大的建设者
致敬每一位伟大的守护者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马文佳
总台记者丨李娟 普布次仁
编辑丨李娟
标签:
环球即时看!他为何要对着列车敬礼?
一位网友乘坐火车去西藏旅游,意外用镜头记录下车窗外的震撼一幕: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白茫茫,冰天雪地里,一
环球最新: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式发布十项重大科技成果 涉区块链、量子计算等
今晚,2023中关村论坛在京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十项重大科技成果。 重大科技成
百家融媒重庆行丨百家融媒记者走进彭水阿依林海 感知不一样的康养旅游_每日速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张馨月袁舒含)今(25)日,2023年全国百家融媒体记者重庆行来到彭水阿依林海
全球热点!百家融媒重庆行丨“两江四岸”起风景 百家融媒记者乘船游江直呼“好舒服”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张馨月袁舒含)吹江风,赏夜景,品味山城夜色!今(25)日,2023年全国百家融
中东“和解潮”持续 卡塔尔与巴林恢复直航航班 两国关系全面回暖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赵远方):当地时间25日,卡塔尔与巴林恢复直航民航航班,这是自2017年卡塔尔断交危机爆
世界热资讯!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开播,首部系列探寻古滇文明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第一季目前摄制完成,5月26日起将在央视综合频道
周大生:看好未来黄金珠宝销售环境
证券时报e公司讯,周大生(002867)...
A股新陈代谢加速!数据揭秘退市四大新特征
A股连续两年退市股票数量高位运行...
美债务上限谈判问题悬而未决 麦卡锡:不会让每个人满意 当前头条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5日,美国...
5月26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证券时报网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
航天软件等9只科创板股融资余额增幅超10% 天天头条
证券时报网讯,wind统计显示,5月2...
天天热资讯!联合国总部举行活动缅怀殉职的维和人员
新华社联合国5月25日电(记者毛磊...
国创高新贱卖深圳云房 地产中介业务不再吃香?
日前,国创高新公告,拟将房地产中...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
证券时报网讯,据商务部消息,5月2...
世界动态:深圳市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成立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5月2...
中信证券:人工智能的奇点时刻 创新复苏并举
证券时报网讯,中信证券指出,展望...
科创板融资余额减少1.57亿元 焦点观察
证券时报网讯,截至5月25日,科创...
国资委最新部署!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有望加快...
湖北融合共建300家零工驿站和爱心驿站_环球新消息
原标题:湖北融合共建300家零工驿...
今日热文:华泰证券:“AI+教育”C端潜力或更优
证券时报网讯,华泰证券指出,AI技...
全球快资讯丨别驾是几品(别驾)
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驾是几品...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 双方同意建立沟通渠道_环球百事通
5月2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赴美...
当前关注:伊朗军方举行"霍拉姆沙赫尔4"远程弹道导弹揭幕仪式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李健南):当地...
中方宣布美光未通过安全审查,白宫急忙回应,称正与中方沟通_焦点速递
环视频 制作王力 【环球网报道...
焦点访谈丨失控的直播打赏
近年来,网络直播新业态迅速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