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化学品列车脱轨事故已发生超过一个月时间。
但迄今为止,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涉及的民众安置、铁路安全监管等多个备受关切的问题仍未解决。
与此同时,美国两党政客围绕此次事故展开的新一轮争斗却愈演愈烈。
(相关资料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俄亥俄州的有毒物质泄漏正在释放有毒的党派政治
“你们说安全,我们不相信”
目前,美国环境保护署仍然在检测东巴勒斯坦镇周边地区空气和水体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含量。
美国联邦政府和俄亥俄州政府官员此前一再坚称,在事发地附近房屋内部没有检测到任何令人担忧的污染物,当地市政饮用水系统也是安全的。但许多民众还是对居住环境倍感担忧。
俄亥俄州州长办公室近日发布的东巴勒斯坦镇居民健康评估调查结果显示,事故发生至今,当地居民饱受头痛、焦虑、咳嗽等症状的困扰。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接受医生评估的近170人中,74%的人出现头痛,64%的人出现焦虑,61%的人出现咳嗽,58%的人出现疲劳,52%的人出现皮肤刺激/疼痛/灼热。
而在近日与当地居民举行的见面会上,面对民众的质疑,涉事的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副总裁达雷尔·威尔逊却表示,暂时没有重新安置受影响民众的安排,“这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对话,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对此,美国环保活动人士艾琳·布劳克维奇直言,相关部门在处理这起事故时一直试图掩盖真相。
艾琳·布劳克维奇:“这是环境灾难中典型的掩盖行为,让人们到处乱跑,希望大家不会发现问题,或者让人们都走开。但没有人会傻到坐以待毙。”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截图
此外,根据美国环保署的安排,脱轨事故造成的污染废弃物将被运至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几处地点,毒废水会被注入地下,而固体废弃物将会在焚化炉中被高温焚烧或填埋在垃圾场里。
这也再度引发了人们对环境和公共健康的担忧。因为科学家们警告,有毒物质泄漏引起的空气污染可能会对相关地区居民的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用东巴勒斯坦镇一个维权组织的话说,美国环保署官员“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美国俄亥俄州WKBN电视台网站报道截图
“有毒的政治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如此之多的事故后续问题有待处理,但美国两党政客却把应有的责任担当演化成了一场互相指责的闹剧。
自事故发生以来,共和党人对美国交通部长、民主党人布蒂吉格的攻击不断升级。
他们批评说,布蒂吉格在事发近三周后才到访东巴勒斯坦镇,而他本该更早前往现场。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布蒂吉格则回击称,特朗普政府曾废除了一项关于铁路运行的安全法规,这也是导致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布蒂吉格:“尽管是特朗普执政时期犯下的错误,但我却听说他跟这件事无关。如果他与此事无关,那就意味着时任政府官员违背他的意愿做了这件事(放松铁路安全监管)。”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事故发生后,美国总统拜登由于没有视察事发地而选择出访乌克兰,一直受到舆论的严厉批评。
就在十多天前,拜登还表示,他本人不打算前往事故现场,“但会派人实地了解情况”。
与之相对的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时抓住时机访问了东巴勒斯坦镇,并在当地高调批评拜登政府处理事故不力,同时吹捧自己的做法。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特朗普指责拜登选择突访乌克兰而不是国内受灾地区是一种“背叛”
白宫和民主党方面则将特朗普此举称为“政治表演”。
在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主持人看来, “有毒物质泄漏现场的清理工作才刚刚开始,但同样有毒的政治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它已经代表了当今美国政治的所有错误”。
△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访谈节目截图
迫于多方压力,拜登日前改了口,表示他将在“某个时间点”访问东巴勒斯坦镇。
△美国广播公司(ABC)网站报道截图
如此“马后炮”不免引起外界一片嘘声。
不少美国人在社交媒体发帖,质疑拜登的这一姿态究竟是为解决问题还是政治做秀。甚至有人根本不相信拜登会真地访问事故发生地。
△美国网友:“拜登永远不会访问俄亥俄州的东巴勒斯坦镇,除非他们把它移到乌克兰。”
为加强对铁路运营商的监管,改善行业安全法规,以防止未来发生类似事故,一个由两党国会参议员组成的小组于本月初提出了一项铁路安全法案。
然而外界普遍认为,在美国党争极化日益加剧的当下,这一法案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应各方关切,在分裂的国会又能否顺利通过,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正如雅虎新闻在题为《俄亥俄州正在处理一场环境危机以及一场政治闹剧》的报道中指出的那样,民主、共和两党应该倾听当地居民和权威人士的呼声,停止在列车脱轨事故问题上的争斗,为那些本不该被当作政治棋子的人提供支持。
△雅虎新闻网站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张哲
记者丨闫明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大型纪录片《走进西藏·高原之歌》第五集 求索
央视网消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拍摄制作的五集纪录片《走进西藏·高原之歌》2月28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综合频...
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学雷锋活动,志愿者们走进社区、车站、校园等地,提供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学习、弘扬...
全球视点!“它已经代表了当今美国政治的所有错误”
眼下,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化学品列车脱轨事故已发生超过一个月时间。 但迄今为止,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涉及的民众安置、铁...
卡塔尔宣布向最不发达国家捐款6000万美元
当地时间3月5日,第五次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幕。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在开幕式致辞中宣布,卡塔尔...
精彩看点:美国纽约出现抗议活动 民众呼吁解除对叙利亚制裁
当地时间3月4日,美国纽约街头出现抗议活动,要求美国及其盟国停止针对叙利亚的制裁和封锁。 活动组织者萨尔:大家都知道,叙利亚和...
土耳其外长:土方正致力于延长黑海运粮协议
当地时间3月5日,土耳其外交部长恰武什奥卢在多哈参加第五次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时称,土耳其正在为顺利实施和进一步延长黑海港...
天天微资讯!聚焦研发创新及应用落地 2023全球物流技术大会在琼召开
2023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于3月1日至3...
【天天新要闻】尼日利亚最高法院下令停止纸币更换政策
尼日利亚最高法院周五裁定,尼日利...
天天实时:俄罗斯名义月平均工资增长12.6%
俄罗斯统计局数字显示,2022年俄罗...
津巴布韦2月通胀率回落至-1.6%
津巴布韦国家统计局3月3日表示,该...
南非2月份PMI回升至50.5
标准普尔全球公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
全球微资讯!肯尼亚2月份PMI跌至46.6
标准普尔全球公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
当前快讯:外媒:看好中国市场潜力 百威计划扩大在华业务
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百威亚太)...
津巴布韦放松外汇管制 个人可携带1万美元外币现金出境
津巴布韦央行1日宣布,允许个人随...
看点:巴西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9%
统计数据显示,巴西2022年国内生产...
世界热点评!中国援纳米比亚医疗队举行交接仪式
中国第15批援纳米比亚医疗队2日在...
环球快讯:斯里兰卡举行仪式欢迎中国旅行团
斯里兰卡旅游部门3月1日晚在班达拉...
【全球速看料】欧元区2月通胀率降至8.5%
欧盟统计局2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
世界热门:全国政协委员施大宁——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国防科技人才...
环球快讯:俄财长:俄将以市场价格出售石油
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表示,俄...
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通车
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长71公里,包含...
天天滚动:抢抓农时育秧苗 田间地头忙春耕
央视网消息:随着气温回升,近日,...
全国已有12个省份625处大中灌区开始春灌
央视网消息:水利部发布的最新数据...
环球热资讯!全国小麦苗情好于常年 农业机械化推动育秧效率大幅提升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
环球快讯:全国早稻育秧达13% 小麦苗情好于常年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眼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