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人在维修巴尔的摩的供水管道。 资料图片
□ 本报记者 吴琼
(资料图)
近期,非裔等少数族裔占比高地区的供水危机和用水安全问题引发美国国内外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指出,非裔等少数族裔居住区频繁遭遇“水危机”,凸显出美国积重难返的“环境种族主义”问题。
“水危机”缘何扎堆出现
近年来,在美国,非裔等少数族裔占比高的地区发生供水危机和用水安全问题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缘何“水危机”会扎堆出现在以少数族裔为主要人口的某些美国城市?这真的是巧合吗?
据法新社、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多家媒体报道,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中,美国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市接连遭遇三次严重“水危机”,该地区老旧、缺乏维护的供水站,提供的往往是锈褐色、被铅污染的自来水。耐人寻味的是,杰克逊市15万人口中,八成以上是非裔和原住民等少数族裔。
杰克逊市居民詹姆斯·布朗对媒体抱怨说,这座城市已经有很多年无法持续保障供水,即使水压充足,居民也需要把水烧开了才敢用于饮用和烹饪。杰克逊市市长也在公开场合承认,过去两年,该市持续因供水问题出现紧急状况,“这不是供水系统是否会崩溃的问题,而是何时会崩溃的问题”。
在当地居民看来,当地政府乃至美国联邦政府之所以对“水危机”不闻不问且束之高阁,正是因为在这一地区,约83%的居民都是非裔等少数族裔。
实际上,非裔等少数族裔占比高的地区遭遇供水危机和用水安全问题并非孤例。深受“水危机”荼毒的少数族裔居住区,在美国并不鲜见。例如,在马里兰州最大城市巴尔的摩,自来水龙头就经常流出锈褐色的水,这种问题在非裔社区尤为明显。
就此,美国非裔民权活动人士塔尔伯特·斯旺指出,在美国,白人占多数的城市不可能长时间没有干净的饮用水。目前,能够印证这番话的例子在美国比比皆是:在非裔占比约85%的密歇根州小城本顿港,早在2018年就检测出自来水铅含量超标,但当地政府从未予以重视。直至愤怒的居民向环保部门发起请愿,政府才发出自来水禁令,同时向民众发放瓶装饮用水。极为讽刺的是,仅与发生“水危机”的本顿港市一桥之隔、白人占多数的圣约瑟夫市,居民们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安全的饮用水,与本顿港居民的遭遇可谓天壤之别。
“环境种族主义”结恶果
“数十年来,种族歧视侵蚀了美国多座城市及政府机构,进而殃及了城市的自来水管道”“美国的少数族裔、有色人种群体经常是‘环境种族主义’的受害者”……不止一家美国媒体在报道中这样评论。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台记者凯特·滕巴奇更是直接地指出,少数族裔占比高的地区遭遇“水危机”,是“环境种族主义”结出的恶果。美国多地发生的供水危机对非裔和原住民造成的影响同他们的人口比重相比不成比例,这符合美国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环境种族主义”模式。
法新社也援引观察人士的话评论说,经常遭遇“水危机”的城市有个共同之处,即居民大多数是非裔等少数族裔,“这证实了美国存在‘环境种族主义’,非裔美国人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更为严重”。
美国非营利组织“黑人选民也重要”联合创始人拉托莎·布朗和克里夫·奥尔布赖特在一份声明中指出,“水危机”的根源是系统性种族主义以及美国地方各级政府渎职。地方政府忽视少数族裔的权利和基本需求。
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也持有类似观点,指出非裔、原住民等少数族裔社区及有色人种社区始终无法摆脱用水危机,其根源在于这些社区往往在联邦和州政府层面就受到歧视和区别对待,长期得不到与白人社区相同和对等的关注,往往被视作不重要的甚至是可以被忽略的社区。
不止是美国国内,国际社会也对此予以关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当代形式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问题特别报告员在一份声明中指出,“环境种族主义”严重威胁非裔美国人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居住权等在内的各项人权。
环境不平等问题频遭曝光
事实上,不仅仅是“水危机”,在美国,非裔等少数族裔长期以来面临着多种严重的环境不平等问题。相较于白人,他们更多地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垃圾填埋场附近和铅中毒等环境中毒发生率较高的贫困社区。
“美国的少数族裔经常是‘环境种族主义’的受害者。”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指出,“许多少数族裔生活在危险的污染源附近,这些污染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与白人社区相比,非裔和拉美裔社区暴露于空气污染、有毒废料场、垃圾填埋场、铅中毒等环境下的比例更高。1987年,《美国有毒废弃物与种族》成为美国首个将有毒废弃物与种族歧视联系起来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发现60%的非裔和拉美裔美国人生活在受有毒废弃物影响的社区。
20世纪70年代,美国曾兴起“环境正义运动”,抗议有色人种被更多地暴露于有害废物、空气污染等环境里。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问题不仅在全美各地依旧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可以说,美国的“环境种族主义”至今没有丝毫改观。追根溯源,是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毒瘤在作祟。
英国《卫报》的一篇评论文章将“环境种族主义”称作“美国肮脏的鸿沟”,并认为其将少数族裔抛在了身后。文章批评说,美国少数族裔遭遇的种种环境不平等并非巧合,而是源于长期的种族主义和歧视性做法。在美国,非裔等少数族裔连续几代人都在争取获得清洁、安全、健康环境的权利,却不可得。系统性的种族主义意味着,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富裕的国家,获得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和适当的卫生设施并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更令人唏嘘的是,由于制度性及结构性问题,“环境种族主义”这片笼罩在美国少数族裔头上的阴云,始终难以被彻底驱散。
作为一个在美国长大并谙熟美国社会的非裔公民,美国保护法基金会罗德岛中心副总裁达雷尔·布朗无奈地指出,他深知“美国的种族主义是制度性和结构性的,并由法律、制度和文化所支撑”,“在美国,‘环境种族主义’等无所不在的种族主义做法持续存在,种族主义继续受到美国政府与企业的保护并不断蔓延”。
世界即时看!巧合?美少数族裔居住区频繁遭遇“水危机”
图为工人在维修巴尔的摩的供水管道。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吴琼 近期,非裔等少数族裔占比高地区的供水危机和用水安全问题引发...
全球速讯:土耳其南部发生强震 多国提供援助
当地时间2月6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当天早晨土耳其南部强震发生后,欧盟启动民事保护机制,为土耳其动员了搜救队,目前已有13个成员国向土耳其
【独家】国际热评:亚太不是地缘对抗的角斗场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张乃月)近期,美国和北约官员扎堆到访亚太地区,大谈“中国挑战”,频提“同盟”与“延伸威慑”。 美国拉上北约...
全球即时看!外媒批拜登一贯热衷于战争
国际在线专稿:欧洲《现代外交》(ModernDiplomacy eu)网站2月6日发表题为《为了乌克兰的和平:坦克还是谈判?》的署名评论文章。文章作者、
世界消息!今日辟谣(2023年2月6日)
2023年2月6日 真相:近日,关于“退休人员领取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的传言再起。经核查,“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美国健身教练Rose:相信春节习俗能带来好运
过年前,Rose来到自己的健身房,按照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打扫卫生、贴对联窗花、给员工发红包、线上发送祝福… Rose坦言,尽管2022自...
快看:连云港港商品汽车过境专列成功首发
1月31日上午9时许,一列装载泰国商...
每日播报!4台“中国造”量子计算机将首次免费向中国公民开放参观
2月12日,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
磨香油、挑甘蔗、吃江米棍……外国友人逛曹庄大集,感受地道中国年味
“大集上的食物种类丰富多样,热闹...
热门:江苏省去年RCEP签证出口货值全国居首
2022年,江苏省RCEP签证出口货值48...
快消息!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入选文化和旅游活动热度榜单
2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新媒体平台“...
环球热点评!“花式”招工 搭桥拓路——招聘会里看就业新活力
2月4日正逢立春,在中国沈阳人力资...
焦点报道:专访:三大因素增益中国经济韧性——访IMF亚太部副主任赫尔布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副...
天天看热讯:中国美食抓住巴西民众的胃 更抓住他们的心
巴西女士杰阿妮手中捧着一个热腾腾...
世界热消息:饱口福、品文化、享玩乐——元宵节消费市场一线观察
老字号汤圆创新“中西混搭”满足年...
埃及学者:广东折射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尝试走上对外...
中国经济暖意渐浓
新年伊始,中国经济已显现暖意。...
央行上海总部:人民币在上海地区涉外收支中的占比连续5年攀升
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举办...
内蒙古阿拉善“绿电招商” 签约32个项目总投资1688.17亿元
内蒙古阿拉善盟举行2023年“绿电招...
“晋商故里”山西晋中“筑巢引凤”激发招商引资新活力
人勤春来早,招商正当时。“晋商故...
【天天报资讯】沈阳市2023年首批项目集中签约 投资总额逾5300亿元
2月4日,2023年沈阳市首批重点项...
全球今日讯!火树银花福兔跃——台湾各地欢喜庆元宵
2月1日拍摄的新北灯会一景。新华社...
台湾女孩的大陆年“味”
中新社南京2月5日电题:台湾女孩的...
外交部:衷心祝愿土耳其和叙利亚人民早日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陈青青...
洪森将访华,毛宁: 他是2023年农历春节后中国首位接待的外国领导人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陈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