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5月22日,尼日利亚卡焦拉货车组装厂迎来正式投产仪式。“当听到尼日利亚交通部长代表总统说‘卡焦拉货车组装厂是中尼两国合作的重大项目之一,也是尼日利亚铁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时,我热泪盈眶、感慨万千。”中国土木卡焦拉货车组装厂生产负责人庄艳辉说,在工艺基础十分薄弱、配件供应难以满足要求、物料运输和供应不通畅的条件下,实现投产太不容易了。
首要难题是成熟的产业工人特别稀缺。庄艳辉介绍,前期车间的当地生产工人大部分由建设期的基建工人转行而来,没有任何生产方面的经验。“我和同事集思广益,决定从理论培训着手培养生产工人,但工人们的学历普遍不高,看不懂货车的图纸和工艺介绍,相关的知识点重复讲好几遍,实操时仍有相当部分的工人出错。”
为解决这一难题,庄艳辉大胆探索,尝试培训模式创新,多次到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的汽车组装厂和钢结构生产厂调研取经,慢慢探索出“案例式”理论教学模式。“我果断摒弃了以往理论培训中枯燥、乏味的解说,而是结合分包商中车山东厂的优质技术资源,剪辑案例视频、制作安全动画,通过直观的视频、动画,加深工人们对培训内容的印象。”同时,邀请中车山东厂的技术人员来工厂手把手教。
实操训练中,庄艳辉也运用案例模式,“效果良好”。
穆萨是庄艳辉选中的重点培养对象。卡焦拉货车组装厂建设时期,穆萨是一名木工。厂子建成后,工人转岗,穆萨根据自己的意愿成为工厂第一批焊工。“和其他工人一样,穆萨只读过初中,看不懂图纸和焊接工艺介绍,只能现场模仿中国师傅的动作,但穆萨热爱学习、乐观积极,只要和中国师傅在一起,就问不明白的知识点,中国师傅亲切地叫他‘问题王’。”
在庄艳辉团队探索建立的“中尼导师带徒”“以老带新”“轮岗培养”培训体系下,通过理论案例+线下实操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穆萨对货车车型、组装技术、焊接工艺等有了整体了解,一步一步学会了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等手工焊接基本操作技能,并凭借优秀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精准掌握了焊接工艺基础技术,对焊接的坡口加工也能得心应手地处理。
如今,穆萨已经成长为焊接车间的班组长,不仅熟练掌握了焊接技术,还协助中国师傅教授当地员工焊接技术,辅助培养了许多优秀焊工,当地员工都喊他“焊工老师穆萨”。
“穆萨参与了第一辆平车的焊接工作,他对此十分骄傲,几乎逢人就说。”对自己的事一笔带过,讲起穆萨的事来,庄艳辉却滔滔不绝,“因为我真切地感受到卡焦拉货车组装厂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组装生产出了现代化的铁路货车,更在于为尼方培养了一批年轻的、能够独立作业的铁路货车组装技术人员,他们将成为尼日利亚铁路货车装备制造业的中流砥柱。”
卡焦拉货车组装厂在当地创造了千余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在庄艳辉看来,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为尼日利亚乃至西非地区的铁路货车产业带来持久的发展,是自己做的最精彩的事。
尼日利亚卡焦拉货车组装厂引进了中国先进的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化铁路货车制造生产线,实现了中国成熟的轴重23T、时速120km/h 70T级铁路通用货车制造技术、生产装备及相关标准“走出去”,具备500辆包括敞车、集装箱平车、罐车、棚车在内的现代化铁路货车的年组装生产能力。“卡焦拉货车组装厂是西非第一个现代化的铁路货车生产基地,对于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和相关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尼日利亚交通部铁路局副局长欧拉林德信心满满地表示,将来要把货车出口到西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