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天天聚看点】境由心造 园为心居——感悟园林生活中的文心雅韵

【艺境观象】

光明日报记者 田呢


(资料图片)

秉持高洁、寻觅风雅的文人士夫,在群山树林间与清泉顽石相伴,于园林中安置自己内心世界的一方净土。隐与仕、物与心,连接着中国文人的精神内质,也是中国园林延绵千年的理由。

沧溪图卷 文徵明 故宫博物院藏

正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的“信有山林在市城”展览,以明代书画家文徵明的诗句为题,联合辽宁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国内重量级文博单位,展出自元代以来的古代书画作品48件套。赵孟頫、戴进、周臣、祝允明、文徵明、唐寅、陈淳、仇英、陈洪绶、石涛等名家之作,仿若一扇扇可窥中国文人园林生活的菱窗,移步异景,引人展开一场身临其境的游园之旅。

林榭煎茶图卷 文徵明 天津博物馆藏

林木苍郁,山峦幽静,居所“沧溪”隐于湖山之中。近处小桥流水,有高士或策杖独行,或静坐扁舟。《沧溪图卷》是文徵明75岁时为友人吴俦所作的别号图,勾皴与渲染结合,敷色冷逸,颇有苍古之气。吴俦辞官后归隐老家荆溪之上,自号沧溪居士。文徵明不仅在《沧溪记》一文中以水格物,以物品人,喻示吴俦居官清廉,更是以此为蓝本在《沧溪图卷》中传写出仕宦文人书斋庭园的清幽景致和其高隐达观的生活意趣。

茶事图不仅可以表现内容繁多的茶事,也体现着以茶会友的雅事。画面中,篱墙围绕的院落内,一人凭栏远眺,童仆悉心烹茶,不远处友人正持杖而来,一派闲适惬意、文雅清幽的园居生活图景。图中山石以花青、赭石赋染后,再以焦墨干笔反复皴擦,墨色厚重,层次丰富。

北京画院美术馆艺术总监王亚楠介绍,参展作品并没有按照创作年代排序,而是希望观众能够由远及近,在看到山林丘壑中的园林景象后,像访客一般步入园林,观物赏景,看一树一石,看盆栽与鱼塘,而后闲居其中,体会清风与明月,感悟近水与远山。

蕉林酌酒图 陈洪绶 天津博物馆藏

此幅是陈洪绶晚年人物画代表之作,描绘一位高士在蕉林独自酌饮的情景。高士倚案而坐,举杯独饮,神态闲适。两位女子在旁,一位正拾花煮酒,另一位高捧着酒壶款款而行。

画中陈设的器物如鼎与壶等,皆为文士生活中的常见之物。“瘦、皱、漏、透”的湖石,古朴的几案,厚重的书函,精美的青铜爵、盍等,反映出主人是好古博雅之士。全图勾线染色未用皴法,体现了中国画的线条之美。

于园中游山玩水、赏月对弈,诗酒唱和、书画谴兴……园林不仅是古代文人生活的居所,也是他们交游的空间。众多传世的雅集图像,为此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西园雅集图》便是明代画家李士达根据这一经典母题绘制的“名园留像”。

西园是北宋驸马都尉王诜府邸,宋时文人墨客多雅集于此。元丰年初,王诜请画家李公麟将自己和友人苏轼、苏辙、黄鲁直、秦观、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仪、郑靖老、张耒、王钦臣、刘泾、晁补之以及僧人圆通、道士陈碧虚等人的交往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绘成《西园雅集图》。或挥毫作画,或吮笔构思,或谈禅论道,或抚琴唱和,以工笔重彩刻画的5组共22个人物神态各异,并以树石或小桥自然分隔,又借童仆的回首反顾使各组之间呼应相连。“托情寄缣素,聊即今日事”,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仿佛能照见千年前的丝竹管弦、吟唱欢笑。由于画中人多为翰苑奇才,后人景仰之余纷纷摹绘,使之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不断被描写的主题。

玉溪梦隐图 张培敦 苏州博物馆藏

画家以清雅笔法绘青山微耸,溪流环绕。山中有一石洞,洞口四周繁花盛放,令人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禁要循着山势去找寻石洞那边的世界。在画卷另一侧,似“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茅屋之中坐着几人,仿佛在谈论着什么。画面如梦境般宁静淡然,令人心向往之。

品茶韵,闻酒香,花窗前的翘头案上,精心摆放的一组雅致的茶酒具,让人顿时沉浸在风雅诗意间。园林,如同“壶中天地”,于方寸世界映照着文人心中的丘壑。石、砚、瓶、架这些手边清供雅物,为它增添了生活气息;鸟、兽、虫、鱼这些鲜活的生命,为它补足了灵动之趣;梅、兰、竹、菊清逸高洁,更是为它附着了人文意蕴。

明代画家陈淳的《墨花八种卷》绘制于1540年。这一年,57岁的陈淳出行归家,见春华繁盛有感而发,单以水墨绘八种春花:绣球、栀子、兰花、牡丹、桃花、瑞香、月季、玉兰。画面运用分段折枝的构图方式,淡墨勾花,重墨勾筋,欹侧俯仰,纵逸多姿。再看清代书画家金农所作《雪浪灵璧图》,绘雪浪、灵璧二石。雪浪石是苏轼任定州知府时偶然所得,此石黑地白脉,上如百泉涓涌的水波纹甚得苏轼喜爱,特将书斋定名“雪浪斋”,该石也因此而闻名。自唐宋时起,名人雅士赏石、玩石蔚然成风,叠山理水成为中国园林经典的营造手法。

西园雅集图 李士达 苏州博物馆藏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创作的抒情诗赋。言辞朴素畅达,情感真挚饱满,传颂不衰。元代赵孟頫所书《归去来兮辞》,笔法娴熟精炼,洒脱自然,笔锋藏露交错,笔速疾缓有度,字形虽取法王羲之,却也呈现出赵氏遒劲清新的书风。全卷六百余字一气呵成,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超然心境。

园林,承载着中国文人对于外物与内心的观照,蕴藏着东方独特的哲学与美学,成为千百年来士人涤荡心灵的理想居所。“跟随这些画卷,人们能够体会中国文人倾心营造的园林意蕴,领悟那种卧已游之的旷达闲适的心境,从而可以学着安然牵手当下与未来。”正如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所言,除却与古人跨时空的观看与对话外,或许我们还能够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找到园林与当代生活之间的链接:或如人格的自修与胸怀的开拓,或如在自处中找到灵魂的陪伴。

古人云:心外无物。境由心造,园为心居,且在这片“宛若青山在”的自然天地中,寻一方自我之境,在心的安放之处,诗意地栖居。

《光明日报》(2023年04月16日 09版)

(来源:光明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标签: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