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是宋代诗人苏麟留下的诗句。相传,范仲淹在杭州为官时,当地不少官员得到过他的提携,大家也感谢他的知遇之恩。苏麟由于在杭州之外任职,与范仲淹很少来往,无缘得到提拔。后借到杭州办事的机会,献诗一首,范仲淹领会其意,满足了他的欲求。此后,“近水楼台先得月”遂成为传世名句。
(相关资料图)
“近水楼台先得月”,揭示的是人情社会的普遍现象:要在成功的道路上走捷径,得有人鼎力相助。至于这样的相助是否合乎规则,如果不合规的话是否可取,反倒容易被人忽略。
近水楼台的故事被传颂了千年,而在现代法治社会,这样的“成功之路”有时就难以行得通了。
近日,“青海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阿进录以笔试面试第一名的成绩,拟录取为该校2023年民族学博士研究生”事件引发关注。4月13日,青海民族大学发布公告称,经复核,阿进录不符合该校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取消其拟录取博士研究生资格。
这是一起典型的“反转新闻”。先是校方工作人员回应称“他(阿进录)只是一名考生”,“报考资格通过了审核”,很快校方正式发布,称阿进录“不符合报考条件”,拟取消其录取资格。经过这样的戏剧性变化,从“近水楼台先得月”变成了“近水楼台‘莫得越’”。
对于这个事件的结局,网友们普遍颇感欣慰:“近水楼台先得月,想打酱油了。”“虽然举贤不避亲,但这太可疑了。”“如果不扒出来,事就成了。”“及时排雷,恰到好处。”
有人说学历正在趋于贬值,但从实际情况看,博士学历依然受追捧。博士研究生招生,从招生简章发布到资格审查再到拟录取公示,每个环节无不受到关注。按说程序的公开和透明,不该给徇私舞弊留下可乘之机。但这个事件表明:仅有程序正义还不够,舆论监督依然需要。
避免学历贬值,需要在博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两个环节严格把关。只有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切实提高了,不让“打酱油”的人搭招生的便车。招生的篱笆扎紧了,也有利于培养过程严格把关。相反,如果招生这个入口关没把好,培养过程的亡羊补牢将难上加难。
严格博士研究生招生,不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新增多少更为严苛的条件,只要把现有的招生要求严格执行到位,基本上就可以让那些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人望洋兴叹。
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真正喜欢学术的人,读书也要趁年轻,早一些在学术的海洋里徜徉,才能不断积淀,逐渐通往学术的殿堂。相反,如果等到功成名就,把博士学历纯粹当作“外墙瓷砖”来装潢门面,深造的动机不纯,动“近水楼台”的脑子,就值得警惕了。
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需要做不同的事情,攻读博士学位也是如此。现在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都设置了年龄限制。青海这所高校的《招生简章》,同样将报考者的年龄限制在45周岁。虽然只是原则上的限制,但如果突破限制,一般也不能超出2岁,且必须给出超限允许报考的理由。这个事件引发舆论关注的主要原因,就是报考者的年龄明显超过了上限。
如果说年龄限制还有点弹性的话,为防止招生中的徇私舞弊,招生单位还会严格控制本校教职工报考。博士研究生培养忌讳“近亲繁殖”(要么是招收本校的教职工,要么将自己培养的博士生留校任教,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为此,教育部要求学科评估在B+以上的学科专业,才有资格招收本校的教职工。至于涉事学校招生专业的学科排名,相信查阅相关数据,即可了解是否具备招收本校教职工的资格。
为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国家从严控制博士研究生的类型,在职博士研究生正在成为历史。全日制学习不仅是全脱产在校学习,有工作的研究生必须将档案转入读书的学校,其档案变成学生档案,这意味着毕业后将重新择业。对于公职人员来说,变成学生身份的规定显然最为苛刻,因为一个人的所有东西,并不是都可以重新再来。
博士研究生招生,国家的政策历来是宁缺毋滥。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不想“浪费”招生名额,也总有人在效仿范仲淹,对有求于己者来者不拒。“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多了,规则将趋于失灵,规则意识也将淡化,“近水楼台”周围挤满了越来越多的熟人和关系户。这样的“近水楼台”,跟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应当被摒弃。
只要承认社会的纽带性质,就无法避免“近水楼台”的客观存在。不论什么年代、什么事情,“近水楼台”者总希望把好处留给自己。不让近水楼台者先得月,要让近水楼台“莫得越”,唯一办法就是坚持原则,让原则成为近水楼台的“忠实卫士”。只要规则得到捍卫,无论“近水楼台”周围如何人头攒动,他们终将无法越过规则的雷池半步。
标签: